谈写作教学在阅读教学中的有效渗透

时间:2022-09-03 01:41:24

谈写作教学在阅读教学中的有效渗透

2013年11月14日上午,淮滨县第二协作区每期一次的语文教研活动在谷堆三中如期举行。这次教研活动的主题是:写作教学在阅读教学中的渗透。按照惯例,先听课,后研讨。听了一节九年级的语文课,执教者教学的是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古代长篇小说《水浒》的名段节选――《智取生辰纲》。她的整节课是这样设计的:前面用了三十多分钟分析了杨志之智,探究了杨志失败的原因,归纳了杨志的性格特征和刻画人物所运用的描写方法――她归纳为:语言和动作;然后,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做了一个小练笔,选择一位同班同学为描写对象,运用描写方法,写出他(她)的精神风貌,并让大家猜猜所描写的是谁,执教者给学生留了大概有五六分钟的构思与写作时间;然后指名一位男同学起来展示读自己所写的内容,其他同学听完后很快地说出了他所描写的对象。就在这个时候,下课的铃声响了。

看得出来,这节课上老师看似坦然,实则内心非常紧张。整节课她的脑子里想的不是“学生在思考什么,他们应该怎么思考”,而是“我接下来该做什么了?怎样将我这节课的教学计划顺利地完成”。所以在很多时候,她提出问题后,由于有顾虑,干脆用自己的讲解分析取代了学生的自主思考与展示,这导致这节课的每个环节都像“蜻蜓点水”,很飘。这大概是这节课最致命的缺憾吧,因为教师面对的是几十个思维活跃的学生,怎么可以用一个计划应付这么多的思考?

这些姑且抛开不论,单看本次教研活动的主题在本节课的教学中落实得如何。在这节课中,涉及到写作教学的环节很明显就是那个小练笔。先看她出示的要求:“运用描写方法”,训练目标很模糊,描写方法有很多,老师着重要训练学生运用什么描写方法来刻画人物呢?不得而知。要说用这短短的几分钟时间让学生把所有的人物描写方法都用上或有选择的用上,这也不现实。人物描写方法多了去了,可分为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其中正面描写又包括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等,不一而足,学生能顾得过来吗?学生不可能完成的学习任务,布置下去还有什么意义呢?再回过头来看这节课的学习目标之一:学习《水浒传》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则更大而无当了。最贴切的说法应该是:学习本文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这样方能定位。那么本文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有哪些呢?很显然,本文人物形象的塑造除了语言、动作、神态描写等,一个个生动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也起着功不可没的作用。由此可见,这节课的写作教学没能有效地渗透进阅读教学中去。这里的写作片段练笔,有点“硬贴”之嫌,是为“渗透”而“渗透”的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的“结合”,走的是形式主义的路线,哪里还会有什么实效呢?

那么,如何有效地将写作教学渗透进平时的阅读教学中去呢?

一、要让学生在阅读课中获得丰富的积累

俗语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写作文就是这个道理。“米”从哪里来?只能是积累而得。其实学习语文要积累的道理是大家都懂的,如何积累呢?课外大量的阅读是一条途径,但在阅读课中积累也同样重要。“从理想的角度看,学生当然应在广泛的阅读和社会生活中进行丰富的积累,但我们都知道现在学生学习语文的环境并不好。环境不好并不是要我们有理由放弃责任,而是更应该看重阅读课的积累。”

对于作文来说,最基本的“米”就是语言。语言的积累包括词语的积累、句式的积累、片段的积累,乃至篇章的积累、思想情感的积累,这些都很重要。如果说语言是作文的血肉的话,那么作文的思想和情感就是作文的灵魂,思想和情感也可以在平时阅读教学的积累中得到丰富和深刻。一个人的生活阅历、了解生活的广度和理解生活的深度,无论对阅读还是对写作都非常重要。

二、要找准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的结合点结合课文练笔

写作是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的一种脑力劳动,而中学生的学业繁重,作文课时严重不足。如何在现有的情况下,在不增加学生学习负担的前提下,有效地提高他们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呢?将平时的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结合起来结合课文练笔,不失为一种好办法。语文教材不乏文质兼美的篇章,其中储藏着无穷的思想力量、情感力量和写作智慧,可以引导学生在读中悟写,在读中练写。

如何引导学生结合课文练笔呢?要解决这个问题,语文教师非认真、深入地钻研教材不可。只有把教材吃透了,才能抓住文章的特点;抓住了文章的特点,才能正确地把握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的结合点,从而有效地引导学生结合课文练笔。

上一篇:领悟教学真谛 超越平凡课堂 下一篇:浅谈中国古典舞身韵训练在舞蹈教学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