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供需紧张依旧

时间:2022-09-03 01:17:37

煤炭供需紧张依旧

我国经济正处在一个快速发展阶段,经济发展对能源的需求将有较大幅度的增长。煤炭是中国的基础能源,煤炭工业能否持续、协调发展,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关系极大。据专家预测,不仅是2005年存在煤炭供需缺口,2010年、2020年煤炭市场需求分别在20.5及24亿吨,煤炭生产企业包括在建矿井规模在内实际生产能力仍然不能满足需求,缺口增大的可能性依然存在。所以,必须运用科学的发展观,通过挖掘现有煤炭生产潜力和加快在建煤矿投产,增加煤炭产量,缓解当前煤炭供应紧张,保障经济快速发展。

开足马力,多拉快跑

2004年1―11月份, 全国原煤产量完成175508(调度数)万吨,同比增加26260万吨,增长17.6%。其中,原国有重点煤矿84390万吨,同比增长13.3%;国有地方煤矿28487万吨,同比增长9.2%;乡镇煤矿62632万吨,同比增长28.7%。

原国有重点、国有地方和乡镇三类煤矿原煤产量分别占全国原煤产量的48%、16%、36%,增产量分别占全国增产量的38%、9%、53%。三类煤矿产量的比重由前几年的 6:2:2 变为5:2:3。

截止到2004年11月末,全国煤炭社会库存10700万吨,比年初下降237万吨。全国煤矿库存3000万吨,比2004年10月末减少101万吨,下降3.3%,比2004年年初增加154万吨,上升5.4%。

主要用煤行业煤炭库存在国家调控作用下变化明显。直供电网在铁路运输保证下,回升较快。到2004年10月末煤炭库存1299.1 万吨,同比下降67.9万吨,下降 5.0% 。重点钢厂煤炭库存基本持平。主要港口煤炭库存略有增加,2004年10 月底煤炭库存939.2 万吨。同比增加13.7 万吨,增长1.5%。

从近期煤炭库存变化情况看,下降趋势明显。2004年年底社会煤炭库存将保持在1亿吨左右,同比减少950.0万吨,下降8.6%.其中煤矿3000万吨以下,同比基本持平。直供电网库存将下降至合理水平以下,重点钢厂煤炭库存基本持平,港口煤炭库存将有较大幅度下降。

增长旺盛,大幅上升

据国家统计局预计, 2004年国内生产总值将增长9.5%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7.0%左右。电力、冶金、化工和建材行业产品产量预计分别比上年增长17.4% 、14.0% 、11.0% 和17.0% 。

主要用煤行业产品产量的大量增加,带动煤炭消费大幅度上升。在主要煤炭消费行业中,电力(含热电)消费 9.68 亿吨 , 同比增加1.24 亿吨,增长 14.8%;冶金消费2.83亿吨,同比增加 0.51亿吨,增长21.8%;化工消费0.91 亿吨,同比增加0.1 亿吨 , 增长12.0%;建材消费2.09 亿吨 , 同比增加0.3亿吨,增长 17% 。以上四个行业共消费15.51 亿吨,占全国消费总量的 83%, 同比增加2.2 亿吨 ,其它行业煤炭消费同比增加0.4 亿吨。预计全年煤炭消费将达 18.5亿吨,同比增加 2.5亿吨。

综上所述,2004年煤炭经济运行基本情况是,全年煤炭供应总量预计为18.3亿吨,同比增加2.3亿吨,增长14.4%。其中,生产量19.5亿吨,进口0.1亿吨,煤炭出口0.8亿吨。全年全国煤炭消费总量将达18.5亿吨左右,同比增加2.5 亿吨 ,增长15.6%。由此可见,国内煤炭消费缺口0.2 亿吨。从国内煤炭供需总体情况看,煤炭供求总量稍有缺口。由于受铁路运输等因素的制约, 大部分地区呈现煤炭供求紧张状况。

煤炭供需紧张仍是主要矛盾

2004年煤炭企业开足马力生产,基本满足了市场的需要,特别是重点保证了电煤的供应,满足了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对煤炭的需要,企业的经济效益也有所提高。但制约煤炭工业良性发展的诸多问题依然存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煤炭后续能力不足,部分企业正超能力生产。调查显示,全国1/2的国有煤矿存在采掘失调和水平接替紧张问题,大部分固有煤矿企业后续能力严重不足。在煤炭市场好转、煤价上升的拉动下,部分企业不同程度地存在超能力生产问题,煤矿企业超能力生产将直接影响到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根据目前的煤炭产量增长趋势预计,全年煤炭产量将达到19.5 亿吨,超过现有核定生产能力水平幅度较大。依靠老矿挖潜、超能力生产来满足经济高速增长对煤炭的需求,对煤炭企业发展将带来较多的问题,其状况也难以持续。

煤矿投入欠帐多,安全生产基础薄弱

近年来,由于煤矿安全生产工作不断加强,全国煤矿安全生产总体上呈现相对平稳,趋于好转的发展态势。但是,由于受生产力发展水平等诸多因素的制约,目前全国煤矿安全生产基础依然薄弱。 煤矿安全投入不足,主要生产设备老化,事故隐患严重,在防范伤亡事故特别是重特大事故方面欠帐较多,造成重特大事故时有发生,不仅影响到煤矿安全生产和可持续发展,也直接影响到煤炭的稳定供应。

铁路运力紧张制约煤炭市场稳定供应

据铁道部门统计,2004年以来铁路日均货运装车始终保持在 29万左右,高峰期超过30万辆,满足率只有35% 左右。在国家保电煤政策调控作用下,煤炭装车达到4.3万车左右, 是历史最好水平,但满足率只有40%左右。运力紧张状况一定时期内不会明显改变,将制约煤炭市场稳定供应。

煤炭需求增加,供需矛盾将加剧。2004年国内煤炭消费比上年增长为15.6% 。预计2005年国内煤炭消费将增长11.4%左右 , 2004年煤炭产量为12.7%,预计2005年煤炭产量为9.2%左右,供应和需求的差距虽有减小,但差距仍较大。在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下, 2005 年工业增长速度虽比2004 年有所下降,但仍将保持在较高的增长水平。从当前的煤炭市场发展趋势看,需求的快速增长与供应增幅减缓的矛盾将加剧。

根据国家统计局预计, 2005 年国民经济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 ,国内生产总值将增长8% 左右,主要煤炭消费行业受国家调整结构等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其增长速度将有所回落,但仍将保持较高的增长水平。展望2005年的煤炭市场形势,总体来看,受多种因素影响,煤炭市场在2004 年四季度高位惯性运行的基础上,不会发生大的波动,稳定仍将是市场发展的主流。

工业经济的增长拉动煤炭快速发展

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将成为煤炭市场稳定的重要前提。我国是世界上以煤炭为主要能源的消费大国,煤炭在全国一次能源消费中占70% 以上,特别是重工业与整个工业经济的比重达到60%以上,如钢铁、冶金、机械、化工、水泥等等行业要保持一个快速增长幅度,就必然加大煤炭的需求量。权威机构统计数据预测2004 年 中国的GDP 增长将是9.4%, 2005年 GDP 增长率将有所回落,但仍可保持在8%以上的水平,经济大环境的改善将进一步促进煤炭市场向好的方向发展。

尽管2004年年初开始,国家为防止经济过热,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采取了一些调整措施, 但固定资产投资仍将持续增长,由此将继续拉动原材料工业快速增长,为煤炭需求增长提供条件。

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带动用电需求全面增加。2005年煤炭需求量将占煤炭总消费量的60%以上,电煤的增长是煤炭需求增长的大头。按照国民经济发展的弹性关系,GDP 每增加1%,电力需求增加1.2% 左右, 由此推断,受国民经济发展影响,预计2005年电煤需求量将比2004年增加1亿吨左右。

2004年建材行业煤炭消费增量预计在3000 万吨左右, 这种增长势头2005年将继续维持下去,由此拉动对煤炭的需求。

由于冶金、电力、建材等大的用煤行业的快速发展,将给煤炭市场注入活力,预计2005年国内煤炭消费需求为20.6亿吨,同比增加2.1亿吨,增长 11.4% 。

2004-2005年国有煤矿共投产能力1.9 亿吨,同时报废能力0.13 亿吨,净增1.77亿吨。考虑到投产期的因素,扣除企业统计误差,预计2005 年煤炭生产总量可增加 1.6亿吨,增长9.2% 。

受国际需求增加、国际油价高位运行及中国国内市场价格较高、资源略紧的影晌,预计2005年国际煤炭市场有望继续看好,国际市场价格仍保持在较高水平, 我国煤炭出口总量趋于稳定,但品种结构将进一步优化。预计 2005 年我国煤炭出口仍将稳定在1亿吨以内,焦炭出口在1500 万吨左右,但出口企业考虑效益,将对产品结构做出调整,附加值较高的炼焦煤出口量增加,动力煤出口数量减少,由此可能加剧焦煤市场的紧张程度。

由此可见, 2005 年在煤炭进出口量保持不变的情况下, 煤炭供应量可增加1.6亿吨,煤炭消费需求将增加2.1亿吨,供需缺口约0.5亿吨,大于2004 年缺口水平,因此,2005 年煤炭供求关系将继续保持紧张的态势,而且紧张状况将有所加剧。

上一篇:汽车产业:由超高速回归平稳增长 下一篇:中国信息产业波动中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