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应用文写作课程学习兴趣浅薄分析与对策研究

时间:2022-09-03 12:17:25

中职学校应用文写作课程学习兴趣浅薄分析与对策研究

应用文写作作为一门基础课程,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纵深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专业要求越来越高,掌握应用文写作技巧、熟练应用文写作显得尤为重要。然而目前,由于多方面原因,中职学校应用文写作课程教学的现状不尽如人意,其中突出表现为中职学生应用文写作课程学习积极性较低。本文在分析这一现状出现的原因基础上,试图探讨相应的对策。

一、原因分析

1.整体上,由于学生主观心智尚未成熟以及客观上升学压力的缺乏,中职学生一般处于目标追求缺失状态。在高中升学率稳步提升的今天,中职学校学生大多来源分数线未能达到普通高中的初中生,错失进入高中进而可能接受更高层次教育的机会。与此同时,这个年龄阶段的中职学生对未来缺乏一定规划意识与忧患意识,这导致了他们在目标与追求上显得较为滞后。和普通高中相比,职业学校相对轻松,没有繁重的作业负担、没有高考升学的压力。对心智尚未成熟的中职学生来说,这份轻松与自在恰恰构成一种难以承受的生命之轻。面对这种生命之轻,中职学生的学习、生活显得过分安逸却又无所适从。在这些主客观原因的作用下,中职学生缺乏较明确的追求、丧失向上的动力。

2.主观上,中职学生对应用文写作课程的重要性存在误区。一是,无用论。学生普遍认为,在今天这个注重时效、科技发达的社会中,应用学写作课程所学的各种应用文种类在实际生活中用途甚少。二是,学生过于依赖网络而轻视常规练习,无须进行深入学习。由于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网络资源丰富而便捷且基本能实现实时共享。应用文所学的各种应用文书的模板几乎均可以在互联网这个平台上获取,这也是导致学生认为没有必要学习应用文写作这一门课程的重要的外部原因。中职学生错将互联网这一资源平台的共享当成了自己获取知识的一种途径,把完成任务当作了追求的全部,这样一来自然就降低了学习应用文写作的兴趣。

3.客观上,教材的陈旧化、教学的模式化,使得应用文写作课程本身较枯燥乏味,难以吸引学生的兴趣。通过对比不同版本的应用文写作教程,不难发现,虽然教材在内容编排上略有偏差,但其中设计到的应用文文种的编排,基本上都遵行这样一个思维逻辑。这种教材编排的模式化、格式化、统一化本身就较难吸引中职学生本已就焦点涣散、模糊的学习兴趣。从这层面上说,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中职学生学习应用文写作课程积极性不高这一现状。另外应用文写作课程版本教老,更新滞后,教材所选用的例文大多与时代脱节,难以引起学生阅读的欲望,从而达不到教学的效果。

4.中职学生的知识能力与行为习惯难以达到应用文写作课程的要求。中职学生文化基础薄弱,其能力达不到应用文写作课程的要求。由于我国高等教育办学规模的逐年扩大和普通高中的不断普及,中职学生的生源质量逐年有所下降。中职学校学生文化基础较为薄弱,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有所欠缺。而应用文写作课程强调语言应用的规范、严谨,逻辑性强。中职学生的实际语言表达能力与应用文写作课程的要求之间存在一定差距,较为容易挫伤其学习积极性。掌握一定知识的基础上,应用文写作课程相比较其他的学科更注重强化练习、注重写作。相比较其他学习能力,动手写作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中职学生长期以来形成了较为懒散的行为习惯。课程本身特点与要求与学生行为能力之间的差距也使得难以调动中职学生学习应用文写作兴趣。

二、对策研究

1.完善知识板块,提高综合素养。应用文写作课程除了常用公文写作外,还包括商务应用文、诉讼文书、公关礼仪等专业性强的文种。因此,它要求教师不仅要具备良好文字表达能力,还要求教师熟悉一定专业理论知识,具备较高的综合素养。目前承担应用文写作课程的教师主要毕业于汉语言文学专业,他们的文字表达能力扎实,但缺乏经济、科技等相关学科的知识储备以及实践经历。单一的知识结构使得教学工作陷入了从理论到理论的怪圈,而且知识结构的不完善使得教师教学显得较为勉强,学生与教师在此教学过程中较难感受教学的乐趣。

2.优化教学内容,提高教学针对性。目前的应用文写作课程版本单一,基本上是一本教材走天下。教材内容全面,普适性强,针对性较弱。本着应用文写作课程的实用性原则,教师应首先重新整合教材,对教学内容进行梳理,根据教学班级的专业设定、学生的整体素养、教学时间安排,确定教学重点、难点,并在教学过程中有的放矢,提高教学针对性。同时针对应用文写作课程版本较老,案例陈旧的特点,教师要致力于广泛搜集大量新鲜事例,使案例尽可能贴近学生生活贴近现代现实,最大可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3.常抓互动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由于现实条件的制约,应用文写作课程主要依赖老师讲、学生练进行,而讲与练之间交互性不强。互动教学有利于打破单一教学模式。互动教学在普通高中教学中是评价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指标。实际上,由于中职教学的特性,中职教学更应该强调互动教学。通过有效提问、讨论交流等加强课堂师生互动,有效激活课堂。

4.开展专题活动,丰富教学方式。针对目前中职学生升学压力较小、课程时间安排相对宽松的情况,根据学生的心理因素等现状,教师可有效利用课堂灵活开展针对性的教育。如开展专题讲座、校外调查、身边典型个例经验分享、播放兼具教育意义和时尚元素的励志电影。课程的灵活安排既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一贯的课堂教学带来的枯燥感与疲倦感,产生一定的教学亮点,从而吸引学生更多关注。

5.注重意识教育,改善学生心理面貌。教师要高度重视中职学生目标与追求的缺乏导致学习欲望低下这一现象,进而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通过各种办法,积极干预,尽可能改变、改善学生的心理亚健康状态。应用文写作课程教师要视学生心理教育为自己的本职工作,不能认为已经超出自身教学范畴而听之任之。同时针对中职学生对应用文写作课程的重要性普遍认识不到位的情况,加强应用文写作课程重要性的意识教育十分必要。教师自身要从心理层面提高应用文写作课程的重要性认识。如果教师自身对所教课程重要性认识不够或者不到位,反映在教学上是消极怠工,对学生产生的潜移默化的作用是不容小觑的。教师只有在心理意识层面提高认识,才有可能将意识贯彻到日常教学过程中,产生积极主动行为,从而给予学生积极的影响,使之学有所获,学有所乐。同时通过教师的引导,提高学生对应用文写作课程的重要性认识,从而是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上一篇:浅论如何搞好班主任与师生关系 下一篇:让艺体生的学习兴趣增而不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