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氯气性质实验改进

时间:2022-08-12 08:26:59

浅析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氯气性质实验改进

摘要:作者针对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氯气性质实验改进做了一些理论和实践的探讨,内容主要包括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氯气的性质和制备方法的实验改进,并对氯气与铜反应进行了全面的介绍。

关键词:高中化学 实验教学 氯气 实验 改进

新课程教育十分重视培养学生实验动手能力和实验探究意 识,同时我们在实际实验教学中教师更要重视演示实验的示范作用,更重视演示实验的改进和创新。演示实验是为配合教学内容由教师 操作表演示范的实验,是深受学生欢迎的实验形式,是教师施展教 学艺术的独特方法,是实验教师创新实验展示教学能力的机会。它 能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把枯燥的知识变为生动有趣,把要研究的 化学现象清楚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更能激发学生探究问题分析现象 的兴趣。我国著名化学家戴安邦先生曾经说过:“化学实验教学是 实施全面化学教育的一种最有效的形式。”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 今天,在化学教学中更应充分应用实验这一手段[1]。

1、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氯气的性质

氯气是一种有臭味、有毒气体,学生在做这个实验时都很困难,在做这个实验时,很多学生开始有很大兴趣,但随着实验的进行,中途学生因受不了氯气的气味就离场。因此通过查阅资料对此实验做了改进,既可以观察氯气的物理性质和氯水成分的鉴定——次氯酸的漂白作用及氯离子的鉴定,又节约药品、时间和能源,且实验现象明显,还对尾气进行了处理、安全、环保无污染。

以往我们教学中对氯气的制取,在分析得出此实验装置时从反应原理 ( 即反应方程式 )分析讨论反应物的状态、反应条件、除去杂质气体、气体的收集、尾气处理等方面考虑从而选择反应的发生装置,这样教学对学生本身的知识水平要求比较高,这也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对氯气的性质教学我们从氯气的结构推出氯气有强氧化性,从而推出与 KBr、KI、Fe2+、NaOH的主要反应。对这些实验我们也是采用事先制取好的氯水去和各溶液反应,现象较为明显,但感觉颜色变化比较混杂,几个实验参杂在一起 ,容易引起学生的视觉疲劳。 在新课程中高一化学必修 1中, 有关氯气的制取已经淡化处理,因此在教学中氯气的制取可不过多做解释,但氯气的氧化性实验必须掌握,所以通过以下微型实验,更好的展示了氯气的性质,增强了对比性,也更利于学生的观察和理解[2]。

2、制备方法的实验改进

氯气的演示实验是高一化学中必做的实验。

2.1传统法的缺点

1)实验装置繁琐;2)制得的氯气不经洗气会含有较多氯化氢气体;3)浓盐酸的浓度在10mol/L以上,故利用率很低;4)多余的氯气不能充分利用,只能用NaOH溶液吸收。

2.2快速法

1)原理

3)优点:可快速产生少量氯气。

4)缺点:易造成空气污染。

2.3改进法

2.3.1实验原理

2.3.2实验药品

2.3.3实验步骤

2.3.4实验现象

盐酸滴入烧瓶与漂粉精片接触反应后,即产生大量黄绿色气体,气泡较为稳定、持续地从固体表面产生,在集气瓶中可得较纯净的氯气。反应趋于停止时再加入盐酸能继续生成氯气。

2.3.5实验分析(优点):

2)由于该反应是较为彻底进行的,因而只需通过对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量,做简单的计算即能得出反应产生的氯气的量。

3)由于该实验采用了近似启普发生器的制取原理,因此制得的少量氯气可在集气瓶中暂时储存,避免了用NaOH溶液吸收尾气,造成药品浪费。

4)所需装置简单,因此该方法不论是在氯气的制备和在有机物的卤代反应中都显而易见地具有实用价值,较全面地克服了传统方法的缺点,较之传统方法有较大的优势性,可以说它是代替氯气制取方法的新途径。

3、氯气与铜反应

3.1传统实验中的缺点

1)由于灼热的细铜丝在移入集气瓶时热量容易散发,反应达不到所需温度,有时只产生棕色的烟,而达不到燃烧现象;2)实验在敞口的集气瓶中进行,有氯气逸出,污染环境,影响课堂气氛和师生身体健康;3)由于反应不完全,生成的氯化铜较少,加水后溶液的颜色浅,现象不明显。

3.2改进方法

3.3实验分析(优点)

4、结论

总之,化学实验的改进有助于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思维能力、 创新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演示实验能以其独特的魅力激发学生的 求知欲,唤起学生的新奇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使 学生意识到知识来源于实际,而不是随意臆造的。通过演示实验。不仅可以使学生比较容易地接受新知识 ,还可以使学生了解正确使 用仪器及试剂的方法和操作过程,以便 日后独立进行实验时能使用 或容易学会使用这些仪器和试剂,并进行正确的实验操作打下坚实 的感性基础,同时也为学生勇于做实验,敢于改进实验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云华,侯仰龙.氯气制取及其性质实验装置改进[J].克山师专学报,2000,(3):43

[2]师素方.制取氯气实验设计[J].中小学实验与装备,2004,(2):26

上一篇:提高高中生物探究性实验教学有效性的探讨 下一篇:动机激励法对篮球训练的作用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