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范类本科院校新建工科专业导师制的实施与探索

时间:2022-09-03 10:40:08

师范类本科院校新建工科专业导师制的实施与探索

摘要:以淮南师范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为例,论述了专业导师制对新建本科工科专业的重要性。实行专业导师制有利于对学生进行专业指导,使学分制得到进一步完善;有利于对学生进行学术引导,提升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有利于对学生进行品德培养,充分发挥教师教书育人的作用及增进师生友谊。为此,探讨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实行导师制的意义及导师的素养和职责问题,同时论述了导师制建设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本科生;专业导师制;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新建专业

作者简介:刘团结(1982-),男,河南驻马店人,淮南师范学院电气信息工程学院,助教;杨国诗(1954-),男,上海人,淮南师范学院电气信息工程学院,教授。(安徽?淮南?232038)

基金项目:本文系淮南师范学院质量工程建设项目(项目编号:HSJY201024)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22-0008-02

为适应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培养能够从事设计制造、研制开发、试验分析、系统运行、自动控制、电力电子技术以及电子与计算机技术应用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为实现由单一师范教育向多科性、综合型本科院校的转型,淮南师范学院在2010年开办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由于是新建专业,大部分教师是新聘的老师,没有足够的经验,导致学生的质量存在问题。为此,淮南师范学院电气信息工程学院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2011级学生中试行导师制。该专业有110名学生,由学院指派两名专业导师对学生的专业、学习、能力和素质的培养等各方面进行指导。

一、新建工科专业实行专业导师制的意义

目前,很多院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由辅导员教师承担,每个辅导员要带好多班级,工作压力大,学生的思想素质明显下降。学生的专业教育由专业课教师通过课堂传授,下课后学生和老师的交流少之甚少,使得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差,专业课基础薄弱,对未来的前途没有很好的规划。淮南师范学院从2009年实行学分制,这使对专业认识不清的本科生更加迷茫,他们迫切需要教师的指导。针对以上情况,为发挥教师在学生培养中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推行专业导师制具有更加现实的意义。

1.充分发挥教师教书育人的作用,增进师生友谊

高校教师只负责教学科研、辅导员专门负责学生管理是高校普遍存在的一个现象,造成学生的专业教育和思想教育分离,不利于教师教书育人作用的发挥,更不利于学生的成长。再者,由于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是新建专业,学生进校之后没有师兄师姐的指导,往往对学习和生活感到迷茫。实施专业导师制,导师以自己良好的品德指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认识社会。在师生频繁的交往过程中,导师的道德修养、人格魅力会给学生以深刻的影响,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同时,导师也可以在业务知识上指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四年规划。通过在思想和专业课方面对学生的指导,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爱和引导,也对自己的任课教师有了更好的认识,从而对于教师威信和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建立提供了重要的保证,有利于充分发挥教师教书育人作用、提高教学质量和增进师生友谊。

2.有利于使学分制得到进一步完善

学分制是教育模式的一种,学生选课,教师辅导,是以学分积累为核心的高等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在提高学生的自主性和独立性方面有重要作用,但也存在着一些弊端。学生刚进入大学,学分制的管理模式与高中教育的管理模式差异很大,学生往往感到无所适从,觉得选课是一件相当迷茫和复杂的事情。一部分学生贪图轻松,在选课时专门选一些好拿学分的课程;一部分学生为了就业,选一些热门专业的课程,忽视全面发展,表现出过分的职业化倾向。为了避免学生盲目选择,在高校实施专业导师制有利于学生更好地适应学分制的管理。通过导师对学生的专业指导和言传身教,学生可以认识到学习内容的完整性和系统性,使学生能够理智选课,促进全面发展。

3.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目前,很多高校存在科学研究和教学与本科生培养分离的现象。一些教师专职从事科研工作,不介入本科生培养;一些教师主要从事教学工作,几乎不参与科研工作;还有一些教师虽然既从事教学工作又参加科研工作,但科研内容与本科生教学的联系并不紧密。科研工作在本科生的培养中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实行本科生导师制既可以让学生参加到教师的科研活动中,又可以在教学中增加科研的内容和实践环节。这有利于高校科研工作与本科生培养之间加强结合,从而强化本科生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二、导师制建设的具体措施

1.合理选聘专业导师

电气信息工程学院在2011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本科新生中实行专业导师制,共配备2名专业导师,由一名教授和一名具有硕士学历的青年老师担任。这样组成的“导师团队”兼顾职务职称的高低搭配,既可以减轻教授导师的指导压力,也可以提升职务职称较低的教师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专业导师是学生直接接触的对象,因此导师良好的自身素质是实行专业导师制的重要保障。

(1)专业导师应为人师表,言传身教,热爱学生,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这样能够在实际工作中耐心地帮助学生,付出实践和精力开展学生工作,拉近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增进师生友谊。

(2)专业导师应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还要熟悉学校的教学管理文件和专业培养目标。这样能够在学业上给予学生进行学分制的指导和专业指导。

(3)专业导师应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学会用现代技术手段获取信息,进而指导学生,保证学生科研能力的提高。新建本科专业导师遴选确定后,由电气信息工程学院存档备案。

2.专业导师工作考核

学院成立导师制工作小组,一方面负责管理学院的专业导师队伍,另外还要负责对专业导师的考核。专业导师每学年考核一次,对不称职的导师应停止聘任,考核合格者给予合理的报酬,对工作成绩优秀的指导老师给予奖励。专业导师考核与年度考核同步进行,考核方式由学生和学院分别进行,按4∶6比例计算。专业导师考核内容主要依据是各指导教师平时的工作日志以及相关成绩等,包括导师工作职责的履行、导师指导活动的数量和效果、所指导学生的学业成绩、学生获奖与违纪、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参与等方面。

上一篇:论高中物理实验在理论中发挥其高效性 下一篇:高校招生宣传工作的理性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