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应用对话进行中学物理教学

时间:2022-10-19 05:37:44

如何应用对话进行中学物理教学

伽达默尔认为,对话就是对话双方在一起相互参与着以获得真理.伯布勒斯与布鲁斯认为,对话是一种教学关系,它以参与者持续的话语投入为特征,并由反思和互动的整合所构成.巴赫金认为,对话是同意或反对、肯定和补充、问和答的关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中指出,通过对话和各自阐述自己的理由进行争论,这是21世纪教育需要的一种手段.将上述观点应用于教学可理解为,对话是师生之间以言谈和聆听来进行沟通和交流的过程;是师生之间在平等、互信和合作的基础上,敞开自己的心扉、亮出自己的观点、聆听别人的意见、尊重和理解他人的立场和观点的言语交际过程;是思维的激发、思想的碰撞、情感的共鸣、经验的共识和认识的创造等视野交融的过程;是对话者在提问、聆听、应答、赞同等方面积极参与并互相教育的过程.

中学物理教学对话是科学教育对话,是以引导学生探究物理现象和物理规律的对话.其特殊性是对话者所追求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了追求科学真理,所以对话者的不同见解仅仅是尚未达到认识的一致而不是可能存在的对立面和永远的不一致.中学物理教学对话指教师为实现教学目标,以对话为手段,以教学文本为依据,就某一物理现象和物理规律所进行的沟通和交流活动.那么,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如何应用对话进行教学?应用对话进行中学物理教学至少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 营造对话的氛围

1.1保持谦逊的对话态度

罗杰斯认为,对话的前提是要真实地表达思想,积极地参与交流和活动;良好的教学气氛的创设又是以良好的人际关系为基础或前提的.弗莱雷指出,只有建立在平等、爱、谦恭、相信他人的基础上,对话才是一种平等的关系.如果缺少爱、谦恭就不会产生信任,也就失去了对话的条件.在中学物理教学中,要达到师生之间的无困难沟通与无障碍交流,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人格和话语权;善待学生的差异,平等地对待学生、学生所提的问题和学生所谈的内容;同时为学生创造对话的机会,让学生感受到他们就是对话的主体,使对话成为学生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只有真正形成对话的氛围,才能使对话正常进行并产生良好的效果.

1.2形成肯定的对话情绪

对话受情绪支配.肯定的对话语言和聆听式的态度,会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对话积极性.在这样的氛围中,习惯于沉默的学生会打破沉默参与对话.叶澜教授说,要学会聆听孩子们的每一个问题,每一句话,善于捕捉每一个孩子身上的思维的火花.在中学物理教学中,教师要用专注的神情、亲切的微笑、信任的目光,认真聆听学生的疑惑和思想观点,切不可训斥、讽刺和嘲笑学生,否则将得到的永远的缄默.

2 选择对话的话题

话题即谈话的主题、问题或中心内容.话题是对话教学的核心和关键.中学物理教学中的话题一定是物理教学中遇到的或者是与所学物理知识相关联的问题,是学生容易发生疑问的问题.话题的选择要具有开放性、理解性、多样性、延伸性和交互性等特点.话题的开放性表现为围绕主题的信息资源丰富,对话各方所具有的对话所需的信息资源差异不大,对话者的对话资源具有对称性;话题的答案具有不确定性、解决办法是开放的;中学物理教学话题的答案应该是可以预期的;话题要紧扣教材文本,不能脱离物理教学盲目设置.理解性表现为话题通过对话能达到加深对话题的理解,实现在理解的基础上对话,在对话的基础上理解.多样性表现为话题具有综合性,预期答案非唯一性.延伸性表现为话题是可变的,通过对话发现在原来话题的基础上可以引伸出新的话题.交互性表现为话题具有易传播的特点,即实现对话作为一个过程,传者发出讯息并通过受者的反馈来确认传播的效果;而受者不但接收讯息,而且也会根据自己的理解做出相应的反馈.

3 搞好对话的设计

话题设计的恰当与否直接关系到对话的质量.教师要精心设计对话的话题,通过话题设计激发学生的对话欲望.中学物理教学中,话题设计要做到以下内容:

3.1围绕教学要求设计话题

新课程要求中学物理教学落实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话题设计要服务于三维教学目标,要围绕课程内容、教学事件展开,要有利于突破教学中的重点难点,能够解决本节课的关键问题.

3.2依据学生素质设计话题

学生素质决定话题的难度、深度和广度.中学物理教学中,话题设计要考虑学生的知识基础、能力素质和兴趣点.注意话题的启发性、趣味性和可理解性.话题的启发性指话题能够启发学生独立思考,激发学生的思维.话题的趣味性指话题能引发学生主动积极发言,调动学生对话的积极性.话题的可理解性指话题是学生利用现有知识能够理解和参与讨论的话题,也是通过他们自身的努力和经过相互启发后能够解决的话题;同时话题能够通过学生的对话进行纵向关联和横向拓展.

3.3贴近生活实际设计话题

生活就是话题.如果对话能解决实际问题,说明物理学有很好的应用价值;如果能从实际生活的事例中归纳出物理学的思想,说明物理学理论来源的现实基础.越是贴近生活实际的话题越能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生活世界,越能激发学生潜在的对话欲和表现欲,也越能凸显物理学的科学价值.中学物理教学中,设计话题要尽量选择生活实际问题或者是与实际生活关联度高的问题,和设计出能将所学知识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话题.

4 创设对话的情境

对话情境指在对话教学过程中,教师创设的以形象为主体、具有情绪色彩的场景.对话情境是对话产生和维持的依托,是能唤起学生的对话热情和对话欲望,引导对话向纵深推进,是对话进行和持续的背景因素.对话情境包括实物情境、图文声像情景和教师的口头语言、肢体语言(如点头、手势、目光)、思想、情感、态度、精神、气氛、习惯和规范等影响对话的一切内容.对话情境把教师与学生的心灵沟通起来,把学生的既有经验与要探究、解决的新问题关联起来,把学生的理智与情感结合起来.因此,要开展理想的教学对话,就应善于创设对话情境.中学物理教学中,要改善对话的物理环境,方便学生进入与体验对话的情境,提高对话的有效性.对话情境的创设要注意以下几点:

上一篇:观察和利用生活学物理 下一篇:DIS背景下“发电实验”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