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教育中创新人才的培养

时间:2022-09-03 06:28:27

浅谈小学教育中创新人才的培养

【摘要】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是中华民族走向全面复兴的通行证,是我国教育真正从接受教育走向创新教育的关键。小学教育必须围绕这个重点,转变教学观念,改革教学方法,建设具有创新素质的教师队伍。

【关键词】创新人才 教学观念 教师队伍 教学方法

Brief talk about how to cultivate the innovation talent in the elementary education

Shen Jiqin

【Abstract】To actualize the innovation education and cultivate the innovation talent is the passport for the Chinese Nation to step into the complete renaissance, is the linchpin for our Chinese education our education to change from the acceptance education from the innovation education. The elementary education must round this emphasis to change the teaching ideas, to reform the teaching methods and to build a teacher team with the innovation quality.

【Keywords】Innovation talentTeaching ideaTeachersTeaching method

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社会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要想赢得竞争就必须有所发展、有所创新,这是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是中华民族走向全面复兴的通行证,是我国教育真正从接受教育走向创新教育的关键。小学教育必须围绕这个重点,鼓励学生打破常规,勇于标新立异。

1.教学观念转变。要真正树立起创新教育观,把创新人才及其创新能力的培养贯彻到教育各个环节,必须克服两方面的错误倾向:一是为教学而教学,教学活动纯粹是为了完成既定的教学计划,只要把学生培养毕业送出校门就万事大吉,或者以学生考试成绩作为评判教学质量的标准,以平均成绩高分率衡量教学效果的高低,而不管学生的实际能力如何。二是为创新而创新,不顾学生和课程的实际情况,片面追求新、特、异,最终造成学生无所适从,也达不到真正的创新教学效果。创新教学要把知识传授与素质培养并重,把基础知识学习与个性发展并重。

教学观念的转变,具体落实在科学的教学建立上。创新教育的核心追求是从知识转向发展,从继承转向创新。教学应克服传统教育的弊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战略转型,是我国教育真正从接受教育走向创新教育的关键。培养创新人才需要创新教育,首先需要在宏观上进行教育思想、教育体制、教育体系、教育模式、教育管理等方面的大胆创新,既要大力提倡敢为人先、敢冒风险的精神,又要大力倡导敢于创新、勇于竞争和宽容失败的精神,创造一个有利于创新型人才成长的良好氛围。其次需要在微观上把创新意识带到人才培养具体过程中,夯实基础,大胆质疑,突破定势,使学生想创新、敢创新、能创新、善创新。

2.教师队伍建设。要培养出创新人才,教师首先必须具备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教师的因循守旧对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只能起到抑制的作用。教师不仅要提高自身知识水平,更要注重具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开明”的科学精神,只有了解科学探索的一般规律,具备科学探索的求实精神以及对他人取得成就的“开明”态度,才能正确引导、激励学生的创新活动,促进其创新能力的提高。当前条件下,关键是要加强对整体教师队伍创新素质的培养。

3.教学方法改革。教学方法既有其具体性,又有其抽象性,不管是什么具体的教学方法,只要是适应了学生的学习需要,有利于学生接受知识,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就是好的教学方法。如实行启发式、讨论式、探究式等有助于发挥学生主动性的教学方法,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但是,适应创新能力培养,在教学方法改革上,最重要的应该是彻底改革师生之间的关系,教师与学生之间要由原来的教与被教的主从关系,转变为引导与被引导、服务与被服务的平等的合作关系。

总之,开展创新教育,要以创新教师为前提,带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更新观念,强化素质,具备创新的基本能力;以人为本,注重教学生学会学习;引导兴趣,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从多方面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激励想象,培养创新思维;引导个性,鼓励学生在“模仿”中创新,充分展现自己的特长;形成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及社会的创新教育的合力。教师要以科学的态度、民主的精神对待学生。创新活动既需要热烈的内在冲动,也需要宽松的外部环境。民主、公正、开明地对待学生,有利于给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以发挥作用的空间,最终达到创新人才的培养。

上一篇:磨难教育是父母根治独生子女“现代病”的一剂... 下一篇:浅谈示范课应注意的几个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