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院里德文艺母子

时间:2022-09-03 06:22:13

中国美院里德文艺母子

汪正虹,和向京一起冉冉升起的青年雕塑家,和泥巴打了八年交道后进入欧洲最老牌的安特卫普皇家美术学院,又攻读了近四年首饰设计,并回到母校中国美院创AT首饰设计系和自己的工作室L&w。而对于儿子TWilliam而言,中国美院、杭州、法国卢浮宫和蓬皮杜,他一直生活

在妈妈为他营造的艺术宫殿里,潜移默化地成就着扎实、敏锐的艺术洞察力。且在30岁不到时,就已成为圈内小有名气的雕塑家。

她的雕塑作品《盘》2004年入选中法文化年展览;同年,作品《对话》入选雅典奥运会当代艺术展;2005年,作品《移植地风景》入选中美文化年雕塑展,并在美国华盛顿肯尼迪当代艺术中心展出;学习首饰设计之后,她又先后在米兰、比利时参加了当代首饰联展。现在,汪正虹有许多雕塑作品可以在杭州的西湖边和南宋御街上看到,而她的L&W工作室则提供高端首饰定制。

William从小浸淫在艺术里,几个月大就跟着妈妈环游世界,到过卢浮官和蓬皮杜,看过蒙娜丽莎和掷铁饼者,也去过威尼斯双年展和米兰设计周。但汪正虹从未教儿子学过艺术。她只是在儿子乐意的情况下“请”他在白纸上、沙堆里自由创作,她美院的同事也会带着William玩折纸、编织,这些都刺激着小家伙艺术神经的成长。

前不久,William在幼儿园自己画了一幅“久与魔鬼”,“这幅画虚实对比,用笔、构图都很老练,我当时都吓了一跳。”汪正虹说。William的用色也很有风格。他的画,至多用三个颜色,或为一个色谱里的搭配色,或为张扬浓郁的撞色。“他偷懒少用笔是一个原因,对色彩有天生的敏感性是另一个原因。”妈妈对自己遗传在儿子身上的基因很满意。

Willlam的父亲Leslie de Vries是古汉语博士,也是吉他、贝斯手。而Leslie的父亲经营酒吧和乐队,其祖父则是二战期间第一批犹太人乐师。William爱金属乐,爱迪斯科,爱口琴,也爱乌克雷雷(一种小型的吉他)。喜欢的歌只听一遍,儿天后都能准确哼出旋律。William的奶奶是比利时国家一级曲棍球运动员,而小姨则是FIFA的女足边裁。这小鬼从小一看到操场就要兴奋地奔跑,才五岁就已收集了好几个国家足球队的球衣。他还酷爱汽车,一岁时刚刚学说荷兰语,结果有六七成是汽车类词汇;长到两岁时,他就开着电动的迷你吉普玩具车在小区里“风驰电掣”,没人教过他!

生活在跨国之家

空旷的水泥房里,帷幔高垂在窗前,William像精灵王子一样在阳光与影子之间奔跑。捏了一半的真人大小泥塑,焊接的铁艺、各种石膏像,五岁男孩的游乐场很特别。这里是中国美术学院的雕塑工作室,William妈妈汪正虹的工作地。她于2008年毕业于欧洲最老牌的美术院校的安特卫普皇家美术学院,专攻首饰设计、此前她曾在美院攻读了本、硕的雕塑。

汪正虹出身于工程师和会计家庭。1993年,她考入中国美术学院的雕塑系,2001年又考入这一专业攻读硕士。美院里学雕塑的女生凤毛麟角,因为这是体力活。汪正虹从师兄眼里“这辈子见过的最细胳膊”变成不敢穿露胳膊装的壮女,汪正虹成天和泥巴、机器打交道,她要开着拖车去拖泥,在高大的雕塑上爬上爬下,一干就是七八个小时。当然,这个曾经瘦弱的女子除了长出肱二头肌外,在艺术上也突飞猛进。早早地便收到中法文化年雕塑展的邀请,在巴黎杜勒里皇家公园展出作品,当时一同参展的还有当代艺术家向京的作品。

一个艺术家的气质,一定是与其作品的气场相吻合的。汪正虹的艺术作品,和她的人一样大气、前卫、张扬。她的首饰作品,有大片大片萤火虫翅膀组成的胸针,有茶杯和咖啡勺相连的项链,有伸展着利刺的肩章,有将天使翅膀和像章结合的项链。这些好比T台模特身上的衣服,时尚至极却不适合街头穿着,因为它们传达的是美学上的概念。

当然汪正虹也设计首饰产品——那些适合日常佩戴的首饰。但是这些产品绝非普通的金银珠宝——摄影时汪正虹戴在自己手指上的那枚18K戒指就是如此。它指环宽厚,上有两片方形突兀而出,一长一短,仿佛太空飞船的两翼;她手指一转,长片上那粒钻石兀自闪耀。如此首饰,只要一出现,其气场便强调了自身的艺术价值,至于钻石的大小、黄金的纯度,已让人无暇顾及。

“国内喜欢按珠宝的贵重程度定价格,但是国际上更看重创意和设计感。”所以,汪正虹不把自己的事业称之为珠宝设计,而是首饰设计,现在,汪正虹在杭州自营L&W工作室,提供高端私人首饰定制。可以根据客户需求,定制独一无二的首饰。比如婚戒,她可以把两个人的指纹印到戒指的戒壁上;甚至可以把爱人身上的性感部位,比如嘴唇、锁骨的皮肤纹理印到戒指内,让情感与手指日夜缠绵。

灵性的艺术理念来源于大胆的艺术家。汪正虹一直胆子很大,二十几岁的时候,她一个人,一只包,走过金字塔,穿过撒哈拉,到过耶路撒冷。她说,人年轻的时候必须把想做的事做掉,而且一旦要做,就必须执著地做好。当汪正虹走到比利时的那一天,她的姻缘在安特卫普徐徐展开。汪正虹在当地教堂许愿祈求一位Mr,Right。几个月之后,她在朋友的聚会上遇见了来自安特卫普的Lesliede Vries。他说,上帝真的听到你的祷告了她还在安特卫普邂逅T--位专门为教堂窗户制作彩色玻璃的大师,大师用玻璃做首饰,给了她很大启发。

几个月后,汪正虹就申请到安特卫普皇家美术学院首饰专业学习。

Wilam出生一年后,2008年,一家人凹到杭州,汪正虹在美院任职,而Leslie一边继续做学术研究,一边开始筹办

一路音乐相伴

每年做上百个文化活动,往返于上海和巴黎之间,作为法语联盟上海培训中心市场部和文化部主管,Alice还有—双“挑剔的耳朵”。她用“最奢侈的方式”犒赏自己的耳朵!无论是意大利的乡间,还是美国的盐湖城,最好的音响设备都一路陪伴。

疯狂是工作的注脚

在上海外国语大学法语系读大四时,Alice获得了前往法国普罗旺斯政治学院(巴黎政治学院普罗旺斯分院)游学一年的机会。Alice说,暂别法国前,她采用了一种近乎疯狂的方式:从米兰到了里昂,又乘火车赶到巴黎,然后是戴高乐机场,最后直飞上海,这个过程她只花了24小时。也许疯狂的基因便在此时显现。“疯狂运转绝对是一种素质与能力!尤其对于我现在做的工作来说。”超负荷运行对她来说是家常便饭。尤其是,培训中心推出了国内首个法语游学项目之后,Alice要经常往返于中法两国。时差根本不是考虑的问题,因为事情已经忙得让你无暇顾及这些了。

“疯狂有时还能带来一些特别的幸运。”Alice说自己的爱情便来自于一个“不太靠谱”的朋友的“乱点鸳鸯谱儿”:“你知道吗,我跟我先生约会了N次之后才发现,那位朋友其实跟我们俩谁都不熟。可是,这并不妨碍爱情,不是吗?”这就是Alice,用疯狂来做工作的注脚,也用疯狂来充实生活。

给每种声音最恰当的通道

Alice就这样在疯狂中收获了自己的爱情。她先生经营着一家在音响发烧友中颇具声誉的圣谛影音机构。“我是做语言工作的,声音本身就是语言的一部分,接触了音响之后,你会对声音有新的发现。”这段美好的爱情,也开启YAlice的探寻声音之旅:“我们去意大利,去了zingali品牌的工厂,老先生让我们听各种音响,只有学会聆听,你才会知道音响之于声音的意义。”现在音响在她的生活中无处不在,不同的音响设备只为不同的效果而存在。除了家里,她的旅程里也少不了音乐。随身的耳机是少不了的,各种品牌都有相关的便携式音响设备,一个旅程如果没有好音乐相伴,那也实在是寂寞。“声音是一种艺术,音响这个东西最终服务于不同的人的感受。”Alice说,在和音响的接触中,她体悟到即使是声音也要“以人为本”,文化活动一直都应该尊重受众的感受。这一点体悟不仅是对生活的,亦是对工作的,给每种声音一个最恰当的通道,工作再忙再疯狂也可以轻松玩转。

上一篇:做一场亲民范儿的艺术节 下一篇:白百何事业生活皆淡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