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技术影响下的对外汉语教学探讨

时间:2022-09-03 05:35:29

传媒技术影响下的对外汉语教学探讨

摘 要:对外汉语教学是一种面向其他外国人士的汉语教学方式。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在国际上的地位日渐升高,为了增强国家之间的信息交流与合作,世界各国的人士到中国留学的规模也慢慢的扩大,对外汉语教学模式也要适应时代的发展而不断的进行改革。而今传媒技术在教学中的发展,给对外汉语教学带来了怎样的影响,是需要我们进行探讨研究的。

关键词:对外汉语;传媒技术;教学

中图分类号:C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3)05-0143-02

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正以一个全新的面貌在发展,对外汉语教学也渐渐成为对外文化信息交流的一个重要环节,引领着外国留学生的积极参与。对外汉语教学不是一项简单的教学活动,它承载了中国与世界各国文化交流的重要使命。在不断发展的教学环境下,结合当前的发展形式,完善对外汉语教学。

一、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历史

中国的对外汉语教学始于汉代,兴盛于唐代。在当时有很多外国留学生、僧侣,还有一些商人来中国学习汉语。他们多数以学习、经商和传教的形式,更重视口语。也或者是专门以研究汉学为目的,在书面语上进行重点的学习。在当时有两部比较具有代表性并且影响很广的汉语教材:一部明末金尼阁的《西儒耳目资》,另一部是清末威妥玛的《语言自迩集》。对外汉语教学发展到今天已有上千年的历史。作为一门交叉学科,与一些传统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更与一些新兴学科有着密切关联。

二、影响对外汉语教学的因素

对外汉语教学面向的对象是留学生,其目的是要将留学生教好。而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教材的内容是否符合当下的教学环境、教师的语言基础和教学方法是否能具有全面性,是影响对外汉语教学的主要因素。对外汉语教学中,教学方法是直接作用在学生上,要以学生的交际能力为教学重点,采取多种有效的教学手段为媒介,使用不同的教学模式,创造适合语言学习的情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学生对中国文化的理解,这样才能充分地完成对外汉语教学任务。

三、传媒技术影响下的对外汉语教学模式的形成

随着传媒汉语教学这一概念的产生,面对传媒技术发展给对外汉语教学带来的深远影响,在传媒技术下的对外汉语教学更要倡导教学形式的全新理念,丰富对外汉语教学资源。

(一)传媒汉语教学概念的产生

1.对专门用途语言的理解

在传统语言学上,对词汇的研究分为基础词汇以及词汇。对外汉语教学中对词汇运用特色的关注,成为在教学过程中对语体语境的合理解释的重要因素。面对于传媒技术作用下的对外汉语教学,就要重视并借鉴传媒研究的成果。我们从传播学的理论中了解到语码传播是要经历发送、解码和接收及反馈四个阶段。在这个语码传播过程中,媒介的社会、科技以及经济等因素会影响并制约语码的特点。所以在从专门用途的语言教学角度来看,传媒语言更是显示出一种通用、媒体和文化的特性。

2.对外汉语教学被作为外语教学的研究探讨

对外汉语被作为面向外国留学生的语言教学其实也是一种外语教学。自专门用途外语教学这个理论提出后,从实践和理论的发展过程经历了这样五个阶段:语域的分析、语篇的分析、目标情景的分析、语言技能和学习策略的分析、以学习为中心。在英语学习中,也有专门用途的英语教学。例如广告英语、金融英语、外贸英语、新闻英语和计算机英语等等。传媒英语教学也列入了专门用途的英语教学之中。而在传媒技术影响下的对外汉语教学,即传媒汉语教学也随之产生,被列入专门用途的语言教学之中。在上世纪70年代,北京语言学院首次设立留学生现代汉语本科四年制专业,开始在课程中加入了报刊的课程,这是新闻类对外汉语教学的开端。随后相继出现了商务汉语教学、理工汉语、法律汉语等等。在ESP这一理论的启发下,对外汉语教学在专门用途汉语教学上也逐渐的发展。目前中国国内的部分高校开设了以新闻听力、媒体汉语阅读以及高级汉语视听说等传媒汉语教学实践的课程形式。

3.对传媒汉语教学的定位

对传媒汉语的教学理论研究还有待加强,对传媒汉语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都要深入的考察,在传媒汉语被作为专门用途语言的基础上,对传媒汉语教学进行定位。由于汉语淳厚的文化内涵,全世界学习汉语的热潮一直很高涨。据统计,留学生在播音专业的学习人数日渐增多。而对于这种具有专门用途的语言来讲,通用的对外汉语教学已经不能达到他们学术上的要求。传媒汉语教学应明确它的教学对象,而这些教学对象是世界上其它国家的留学生,到中国来学习汉语是为了能够从事与中国有关的传媒工作,也或者是他们本来就是传媒工作者,在未来的职业规划中想要从事与中国有关的传媒工作。针对传媒汉语教学的对象,它的教学目标应该与商务汉语等一些具有专门用途的对外汉语教学的目标需求相同。

对外汉语教学应对这些具有特殊需求的学生既要提供基础的汉语学习内容,也要给他们提供丰富的学习手段。传媒汉语的教学设计更要体现这一点。媒体语言是要体现它通俗易懂的一面,传媒汉语教学中也要让学习者认识到这个特点。对媒体的信息要有一定的道别能力。对学生学习的需求来讲,传媒汉语教学也要顺应在数字化时代传媒技术的迅速发展,关注传媒为人们的生活所带来的各种影响和人们对教育理念的改变,来满足对外汉语教学的时代需求。

语言学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科,它与其它学科之间的交叉对传媒汉语的形成起到了一定的支撑作用。目前中国就有开设传媒汉语教学实践以新闻听力、媒体汉语阅读等课程。

(二)传媒汉语教学的特点

由于传媒汉语教学的各项理论还未能完全与教学上的需求结合,对于教学方法和教学大纲都存在一些难以确定的因素。而专门用途语言的教学理论让我们知道,对留学生的需求进行分析,了解留学生对学习汉语的真正需求,是对传媒汉语教学的一个准确定位。在传媒技术的发展领域,信息的传播需求以传媒技术为辅助,并取得进步。传媒的内容和方式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而发展,为对外汉语教学提供了更有效的教育手段。传媒汉语教学具有更为丰富的层次,这也让传媒汉语教学的形式在设计上在指向高级的同时,还要从基础抓起。媒体语言的通用性和大众性,要求传媒对外汉语教学在初级阶段就要了解媒体,对媒体中出现的信息进行有效辨别。

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可以将传媒汉语教学面向的教学对象分为两种:一种是专业的传媒界人员,另外一种是通过媒体手段来学习汉语的留学生。所以传媒汉语教学不仅仅是在国内的学校课堂,也存在于媒体的各种形式中。传媒汉语教学建立了数字化对外汉语教学的资源库,并植入嵌入式的全新教学理念。从嵌入式教学理念中,我们要考虑到学生的具体需要。

1.媒体技术丰富了对外汉语教学的内容

在这个数字化的时代,媒体技术丰富了对外汉语纸制教材的内容,使学生在学习汉语时,能充分利用媒体技术创造语境,解决了纸制教材在语境制造上的不足,让学生可以在丰富的情境中,原汁原味的学习汉语的精妙。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教材的设置内容死板,不灵活。在一些教学的素材中,缺少互动空间,让学生不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不能真正的学习到语言的技能。又或者一些教材中使用一些生僻的素材,在学习过程中难度大并对汉语的实际运用缺少帮助。我们要做的是让传媒汉语教学在先进的媒体技术下,实现资源的流动,做到随时提取和交流共享的功能。让一些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的教学课件链接起来形成系统,组建成对外汉语教学的资源库。传媒汉语教材在突破了传统纸制教材的基础上,也突破了多媒体教材中独立资源的状态。

2.在媒体技术下对外汉语教学的形式更多样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媒体技术,进行更多样化的汉语教学。在组建的数字化汉语教学资源库不光是具备流动性的特点,还有娱乐性。教学与游戏相结合,寓教于乐的方式能更有效的让学生在娱乐中学会知识的运用。语言教学本身就是一个以实用为目标的学科,是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获取的能力。将多媒体电脑游戏应用于语言教学中,更丰富了对外汉语教学的形式。

教育是广义的,在教育的范畴里,游戏发挥了它独有的能量。游戏作为人们的一种人生体验,对事物产生认知并进行创造,游戏的能量不容小觑。教育在人们的努力中,逐步走向制度化实用化,教育是一种全民性、自主性、开放性的社会活动,我们要积极参与到其中,从中找到我们需要的。

3.开设对外汉语的网络课程

在信息开放的时代,人们对知识的了解不再局限于教室这个特定的环境。在媒体数字化如此发达的今天,对外汉语教学的内容得到了更全面的补充,让想学习汉语的学生们随时都能在网络上找到汉语学习资源,为对外汉语在语境上的缺乏进行了有效的解决。网络课程是对外汉语教学资源的丰富。通过充分利用网络带给我们的庞大的信息资源进行学习,对外汉语教学得到了发扬。

四、结 语

在传媒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传媒技术为丰富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学形式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对外汉语教学积极采用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不断的完善对外汉语教学系统,使学生对汉语产生浓厚的兴趣并培养学生对汉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使教学活动在学生的参与下有效进行。传媒汉语教学也会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进行更全面的探讨更高层次的追求,逐步走向成熟。通过传媒技术给对外汉语教学的影响,传媒汉语教学的前景将是一片明亮,我们的要将对外汉语教学事业发扬光大,这是对外汉语教学的工作者们共同努力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王彦琳.电视游戏节目“jeopardy!”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运用[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9(9).

[2] 张文洁.国内对外汉语教学传播现状研究――以武大国际教育学院相关调查为样本[J].青年记者,2006(22).

[3] 康健.全球“汉语热”背景下对外汉语教学新思考[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2).

[4] 张幼冬.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新探索――浅谈“分层、异步、共进”教学模式的运用[J].当代教育科学,2010(15).

[5] 陈绂.对国内对外汉语教学的反思――AP汉语与文化课及美国教学实况给我们的启发[J].语言文字应用,2006(S1).

[6] 李宝贵.对外汉语教学法述评――兼谈第二语言教学的交际性原则[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

上一篇:大数据落地进行时 下一篇:迟钝的中国移动三次错失良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