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创设情境,激活数学课堂

时间:2022-09-03 05:17:29

合理创设情境,激活数学课堂

(辽宁省建平县榆树林子镇小学 122422)

创设情境是一种发现问题、积极探求的心理取向。通过创设教学情境,能够使学生容易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更好地体验数学内容中的情感,使原来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形象而富有情趣。下面就谈几点我个人的体会。

一、联系实际,创设生活情境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处处充满着数学。尤其是小学数学,在生活中都能找到其原形。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力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选择学生周围的事物设计教学问题,并营造一种宽松平等而又充满智力活动的氛围,让学生真正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让他们发现生活数学,喜欢数学。在创设生活教学情境时,一要选取现实的生活情境。教师可直接选取教材中提供的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情境进行加工或自己创设学生感兴趣的现实生活素材作为课堂情境。二要构建开放的生活情境。教师要对课内知识进行延伸与拓展,将抽象知识学习过程转变为实践性、开放性的学习过程,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大胆提出猜想,不断形成、积累、拓展新的数学生活经验。三要创设多元的生活情境。教师可以通过对学生生活及兴趣的了解,对教学内容进行二次加工和整合,再次创设生活情境。

二、重组教材,创设实践情景

新课程改革下,教材有很大的开放性和弹性。给老师留出了开发和选择的空间,也为学生留出选择和拓展的空间,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和发展的需要。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教材必须从属于、服务于学生的需要。”我们应该应用教材,灵活处理教材,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实际出发,对原教材进行优化组合。只有当数学知识和学生的现实生活密切结合时,数学才是活的,才是富有生命力的。例如,二年级上册教材“确定位置”一课,教材中呈现了一幅在夜间辨别方向的图画,这一幅图画在课堂上想利用好是有一定难度的,只能告诉学生有北极星的一面是北面。学生也只能进行记忆,不易于理解。如何将抽象的教材以形象直观的形式呈现给学生,提高学生辨别方向的能力?可以设计一系列数学活动。先是寻宝活动。课前教师在操场的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分别放置了一些学生喜欢的玩具,课堂上告诉学生各种玩具放置的方向,让学生从操场的中间出发去寻找。这一活动引起了学生浓厚的兴趣,他们积极参加活动,当学生找到玩具后,再请他们说说是在哪个方向找到的,借机让学生认识四个方向。接着,请学生说说生活中用什么方式辨别方向。然后教师再把学生分成四组,分别向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走去,再反向返回。就这样学生在很短的时间内清楚地辨认了方向。最后,教师再把学生带回教室,引导学生在标明图标的地图上辨认方向。

三、培养兴趣,创设操作情境

利用学生好奇、好动的心理,从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出发,提供探索、操作、合作的机会,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兴趣盎然的操作中“活”起来,“动”起来,从操作、整理、分析和探索中获得正确的认识。

例如,在教学第一册“加减法”时,可以给学生创设动手、动脑、动口及合作的机会。课前,让每个学生准备5枚一角钱的硬币。上课时,当学生看见每张桌子上老师都用粉笔画了一个圆圈时,好奇地睁大了眼睛,急切地想知道老师要做什么。我微笑着说:“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做游戏,好不好?”顿时,教室里响起了一片掌声,我一边演示一边提出要求:将这5枚硬币往圆圈里扔,分别记下圆圈内外各有几枚硬币,然后根据圆圈内外硬币的数目列出加减法算式,并记录下来。做得快的同学可以继续扔,看哪个同学在规定的时间内,得出正确算式最多。接着,我又让同桌的两人合作,并改变硬币的总数,继续重复以上操作。整节课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学生学得有趣,学得愉快、学得轻松、学得主动、学得深刻,充分体验到了学数学的乐趣。

四、通过游戏,创设问题情境

数学情境的精心创设是数学发现和提出问题的重要前提,只有当创设的数学情境进入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并且在内容上富有挑战性和探索性时,学生才能在已有的认知水平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适当引导,从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形成解决问题的愿望,从而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数学探究意识和创新意识,以引发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的确好奇心和求知欲。如在三年级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可以安排这样一个游戏:请学生用手指表示每人分到的月饼个数。并仔细听老师要求,然后做。如果有4个月饼,平均分给小明和小红,请用手指个数表示每人分到的月饼个数,学生很快伸出2个手指。教师接着说现在有一块月饼,要平均分给小明和小红,请用手指表示每人分到的月饼个数,这时,许多同学都难住了,有的同学伸出弯着的一个手指,问他表示什么意思,回答说,因为每人分到半个月饼,教师进一步问:你能用一个数来表示“半个”吗?学生被问住了。此时,一种新的数(分数)的学习,成了学生自身的欲望,创设了一个较好的教学情景,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激起了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像这样,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成功感受,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他们兴致勃勃的学习,这不仅是孩子的幸福,也是教师的幸福。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教授说过,数学本身有无穷的美妙,只要踏进了大门,你们随时会发现数学有许许多多富有趣味性的内容。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师要善于找准教学的切入点,运用各种合理的方法和手段,创设合理的学习情境,激活数学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上一篇:激活课堂,让爱融于教学 下一篇:“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