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学院人才培养下的学分制体系探索

时间:2022-09-03 04:01:22

独立学院人才培养下的学分制体系探索

摘要:选修课是在推行学分制中最为重要的衡量标准,独立学院更应该推行学分制,坚持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以“实践教学向产业渗透教学模式”的改革为重点,面向区域经济发展打造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特色。本文从选修课开设具备的条件、开展选修课的工作思路、选修课宣传动员与组织、选修课的选报管理与教学组织管理探索、选修课开展的优势与困难、关于选修课的思考等方面进行探索性阐述,它有助于工作开展与交流,促进教学管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关键词:学分制;选修课;条件;思路;动员与组织;管理探索

【中图分类号】G6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我国独立学院产生于上个世纪90年代末期,当时,为扩大教育资源,国家鼓励公办本科院校结合社会资金举办独立的学院,如今全国已经有303所独立学院。但是,由于其举办体制的公有性和运行机制的民营性之间存在着深刻的矛盾,因其带有明显的“双轨制”特征,其存在一定的弊端。另外由于独立学院一般是在申办高校的优势学科、特色专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与母体高校在培养目标、专业设置方面的雷同现象十分严重。原有的学科专业不仅不再是吸引考生的优势,反而成为独立学院与母体高校争生源、争就业市场的根源。迫于生存压力,不少独立学院开始转变办学方向,本着“推动教育思想、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的原则,坚持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以“实践教学向产业渗透教学模式”的改革为重点,面向区域经济发展打造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特色。

一、选修课开设具备的条件

选修课是在推行学分制中最为重要的衡量标准。学分制,是教育模式的一种,19世纪末学分制首创于美国哈弗大学,1918年北京大学在国内率先实行“选课制”。 学分制以选课为核心,教师指导为辅助,通过绩点和学分,衡量学生学习质和量的综合教学管理制度。与班建制、导师制合称三大教育模式。它要求按照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中各门课程及教学环节的学时量,确定每门课程的学分,设置必修课和选修课,规定各类课程的比例。

学分制它承载着“以学生为主体、尊重个体差异、注重个性发展”的现代教育理念。实施选修课有利于调动教与学双方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建立教与学的和谐共进机制;有利于促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因此,开设选修课必须先进行教育体制改革和课程体系改革,虽然要做的工作千头万绪,但是只要坚定信心,解放思想,面向未来,努力创造各种有利条件保障选修课工作的开展。其具备的条件包括有:

① 推行学分制和选修课制,制定相关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和课程教学大纲;

② 学生能全面了解学分制和选修课相关要求与选报规范;

②由于需要满足更多的学生选课需求,需要充足的教师和充足的课程作为先决条件;

③需要建立选修课选报与管理系统;

④借鉴选修课开设比较成熟的院校开展的学年学分制经验;

⑤教学场地、设施设备条件能满足各类选修课的教学需要;

二、开展选修课的工作思路

对于独立学院推行比较复杂的选修课制,由于办学条件总体存在不足,也受到各种条件的制约,推行选修课困难重重。为了推动教学改革,增强办学竞争力,在条件不太成熟的情况下,应该克服各种困难,积极做好保障服务。积极进行尝试性探索,由易到难,由点到面,逐步推进。其逐步推进具体组织方式为:

①高年级向低年级推动;

②只能在自己所在专业内选课放宽到可以在其它专业进行选课,再逐步拓展到系和学院通选;

③只能在同一年级选课放宽到所有年级都可以选课;

④选修课管理的规范化制定需在实践中不断进行完善;

⑤选修课课程由教研室推荐选报向教师主动选报课程过度;

三、选修课宣传动员与组织

对于第一次开设选修课时,进行学分制和选修课制的宣传动员是十分重要的,它有助于提高学生对学分制、选修课的认识,引起学生对选修课修读的重视和兴趣,以及了解参加选修课组织选报方式,理解选修课程修读的重要性。对每届新生刚进入学校后应该做好学分制和选修课制的宣传与动员工作,让学生了解专业、了解课程体系、了解学校课程教学内容、了解课程教学特点等;从第一学期期末开始集中开展对选修课的选报方式进行了解。但是由于大多新生对选课的相关管理规定、选报系统的操作、如何正确理解学分制和选修课、如何正确处理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关系等等都不十分清楚,都需要教学管理者细致讲解和解答各种疑问,对选修课相关规定、操作流程等进行学习。具体步骤如下:

①安排各教研室组织教师选报课程,拟定开设课程注意事项;

②对全体新生召开学分制教育模式的宣传与学习,召开选修课动员会议,讲解选修课相关组织与管理规定,对选修课选报方案进行讲解,比如选修课选报时间、选报系统操作步骤、选报课程注意事项、选报课程的撤并等;

③指定相关专业教师承担选修课指导教师,通过各种专题、网上咨询等方式对学生进行专业课程选报指导;

④开展相关课程和教师选报调查,将相关信息及时传达给学生,为学生正式选报提供参考。然后开通系统正式进行教务系统选报课程,注意对选报进行合理分流,以免造成选报拥堵;

⑤选课结束后进行撤、并班和组织学生再次选报;

⑥对选修课选报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及时处理,比如漏报、多报、错报等;

⑦期末放假前公布选报课程结果,安排教师做好备课准备,安排学生做好学习准备;

⑧新学期开课前通知学生、教师做好上课准备。比如上课时间和场地、学生名单打印、教学日历的制定与上报、学习用具和材料的准备等;

四、选修课的选报管理与教学组织管理探索

1、课程选报管理探索

在具体进行选修课选报工作时,虽然进行了大量的选报课程指导与咨询,但是由于教师资源有限的前提下,往往所开设的课程无法满足学生的选课需要,特别是部分受学生欢迎的课程和教师更是出现“秒杀”现象,另外,由于开设的课程很难准确预计出学生的选课需要,以及很多学生本身存在从众心理,导致抢课问题屡次出现,也造成选修课选报的混乱。因此在进行选修课选报工作中应该做好相应工作:

①选修课系统选报时间应该留给学生更多的时间进行选报课程;

②选修课选报之前做好学生选报课程意向的调查,了解学生对当学期对选修课需求;

③鼓励教师开设各种类别的选修课程,以此满足学生的各种课程需求,比如创新实践课程、思维拓展训练课程、民族文化研究课程、专业素质拓展课程、业态环境课程等;

④告之学生每学期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开课计划,开课的时间,以及学生选报热点课程情况,让学生充分了解自己可以选报课程时间段等基本情况;

⑤按照每个教学班预留选修课时间和班级人数,确保所开设的课程门数和人数基本大于应该选修的课程门数和人数量;

⑥选修课选报过程中做好相关限制条件,建议第一次开设选修课的单位由一个专业放宽到本系其它专业进行过度;

⑦为了防止有的学生盲目乱选和多选,可以进行选报课程门数限制,先开通每个教学班所需的基本课程门数,待选完后再放开其课程门数的限制,以此满足部分学生对其它课程的需要;

2、选修课教学组织管理探索

实施选修课调动了教与学双方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建立了教与学的和谐共进机制。但是,由于选修课其教与学存在很大的随意性,以及课程的开设与选报、作业安排与成绩评定也存在随意性,因此,作为教学管理者来说,如何出台有效的教学管理制度和做好教学保障服务是每个管理者值得研究和思考的课题。

(1)、选修课教学管理应该逐步实现规范化管理模式。教学管理者应该做好任课教师课程教学日历(计划)的合理制定与严格执行,特别是严格要求教师课前提交教学日历和教案。每学期定期进行教学效果调查,了解学生对教学的意见和建议以及教学日历的执行情况,并及时将学生的意见与建议反馈给教师,以此帮助教师改进教学计划和方法。由于选修课教与学的自主性,很多学生在学习中的随意性将会加大,成绩评定和管理难度将加大,因此做好教学资料的上交与分类存档工作,为成绩查询、成绩更正制定合理环节和流程,在尊重事实依据前提下及时、有礼有节进行处理。

(2)、在选修课开展过程中,制定并不断完善选修课管理规定,规范学生和教师的教学行为,确保教学的正常执行。首先,应该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杜绝教师随意调课和不公正的评分现象,以及杜绝教师对学生学习不分优劣一概而论,成绩评定分布极为不合理现象,对每学期教师评定成绩进行把关,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其次,在选修课选报过程中,有部分学生由于长期不关注自己的学习,长期痴迷于网络游戏、网络交友等,往往造成不能按时参加选修课的选报。有部分学生因提前离校休假,未按照选修课选报时间规定进行选课。有的因事先没有对所开课程进行了解,也不参加选修课选报指导课程,存在大量的盲报情况,也造成教学过程中学生主动放弃学习。因此,对已经确定好的班级不能随意改动,对没有在规定课程选报时间内的没有参加课程选报的学生不再另行开通系统。再有,部分教师出于教学质量考核需要,故意夸大自己的教学效果,部分教师因个人私事需处理私自调课等不良行为的要及时制止,实现用制度管理人,而不是人管人。因此,在进行教学管理中,对一些不良的行为应该进行正确引导和及时制止,规范教师和学生的教与学。只有严格执行相关规范,才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学习风气,树立良好的教风,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3)、注重把握制度的严谨性,同时把握政策的灵活性使用,进行人性化管理。在教学管理中,严格执行相关政策是必须的,但是,在教学管理中往往会出现各种情况,比如学生和教师上课过程中会因个人或者其它因素需办理各种请假和调课,在处理学生考勤和成绩以及教师的调课时不能一味死板执行学院相关教学管理制度,在不影响大原则的前提下,根据各种情况需核实相关情况后灵活进行处理;

(4)、鼓励教师选报受学生欢迎的课程,鼓励教师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鼓励教师将商业项目引入课堂,鼓励教师课程结束后积极组织展览与交流;

(5)、每学年定期向学生公布每个学生选修课修读学分情况,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完成课程修读进度,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计划。

(6)、简化教学环节,杜绝重复收缴教师相关教学资料,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日历、教案模板和填写规范,减轻教师工作量和压力。

(7)、应该建立选修课选报和修读诚信管理制度,对选课后多次无正当理由不参与课程修读的学生进行批评教育,并对今后相应选报进行一定限制。

六、选修课开展的优势与困难

1、选修课开展的优势

(1)、极大调动了教与学双方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建立教与学的和谐共进机制;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独立性,有利于因材施教,有效地开发学生的潜能。

(2)、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学习负担。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强制性的班级排课制度,必须要求学生无条件参加课程修读,而对于部分学生已经具备的专业能力仍然需要重复进行学习,学生在一种强迫性的前提下进行学习,无疑加大了部分学生学习压力,增加了学习负担。相反,学生可以选择性的进行修读,避免了重复修读课程,减少了学习压力,减轻了学习负担。

(3)、满足不同学生对专业学习的不同需求,拓宽了学生知识范围,以及为学生就业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有助于缓解集中就业压力,有利于学生就业。在选报课程时鼓励大学生参与项目结合的实践课程,提高大学生实践能力。实践能力是目前大学生就业最为重要的竞争能力,在不断接触实践项目的过程中,大学生会在实践中发现自己的所学的不足,从而做到缺什么补什么,以进一步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

(4)、由订单式强制培养向学生自主式学习培养过度。以选课代替排课,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与兴趣安排个人的修学计划,在一定程度上符合“以学生为主体、尊重个体差异、注重个性发展”的现代教育理念,也打破了原有的专业限制。

(5)、由于学生来至不同年级不同专业,教师课程教学计划制定要求教师需提前对教学班级进行了解,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进行适当调整。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教师进行课程教学研究意识,有利于促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教师课程教学的“因材施教”意识会得到加强。

(6)、由于选修课采取可以选择任课教师上课,所以促进教师打造精品课程意识,提高了教学效果。这对于教师能力考核制度而言,学校可以把选课的人数作为评价老师教学的标准,从而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

(7)、有利于整合教育资源。过去一些学校开设课程之间存在大量重复知识点,由于专业建设中部分教学设备存在一些乱建、重建和利用率不高,这在一定程度上是教育资源的浪费,实行学分制选修课后,促进教学资源向学生真正需求靠拢,也在一定程度上整合了各个专业教学设备的使用。

2、选修课目前面临的困难

(1)、成绩评定管理、课堂管理难度加大,对教师授课的能力要求会更高,而具备这样能力的教师却很少。

(2)、选修课不同类型课程开设,对学院教学设备配置、教学场地需求、师资配备、选报系统会带来不小的压力,需要更多的资金投入。

(3)、对选修课选报、调停课程、成绩管理、教学资料保存等教学组织难度加大,工作量也会成倍增加,加重了工作人员负担。

(4)、由于把很多学习选择权利交给学生,务必会对学生知识体系构建、专业深入程度等造成影响,无法短期达到企业人才需求的“精”和“专”,从而影响学生就业。

五、关于选修课的思考

在推进选修课过程中,对选修课不作专业、年级限制还需谨慎,需注重实际,不能急于求成,应该逐步推行;学生选报选修课需正确引导,应该尽快成立专业的辅导教师岗进行选课指导;选修课选报系统至关重要,各种功能要完善,能逐年进行升级,应该配置相对应的专职工作人员进行系统管理与维护,以此满足全院选报需求;教师应该建立优胜劣汰观念,不断进行学习与提高,学院应该积极出台相应激励机制,扩大教师收入差距,提高教师竞争意识和课程精品意识,提高教学质量;选修课在全面实施中因头绪多工作量庞大,应该配置相对应的专职工作人员进行组织与管理。

上一篇:基于Inventor的六足机器人仿真分析 下一篇:中、外“体教结合”内涵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