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建筑项目管理上的应用

时间:2022-09-03 02:41:32

信息技术在建筑项目管理上的应用

[摘 要]随着我国的信息化建O逐步深入发展,信息技术己经为我们生产和生活中一种重要的资源。在建筑工程中,信息技术同样重要,它是用计算机、通信、自动控制等高新技术对传统工程技术及施工方式进行改造与提升,通过不断完善建筑工程技术与施工手段,使其更加科学、合理,有利于建筑工程有效地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信息技术是关系到建筑业未来生存的关键技术,在工程建设中引入信息技术是促进建筑工程管理现代化、信息化、科学化的重要保证。但是,目前我国建筑工程管理的信息技术的应用还相对落后,因此,研究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据此,本文在分析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优化建筑工程管理中应用信息技术的策略,以期促进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

[关键词]信息技术;建筑项目;项目管理;应用

中图分类号:TU712-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17-0364-04

1 绪论

1.1 研究意义

企业间的竞争一直激烈,企业自身发展的压力、危机意识很强。基于传统的项目管理理论已日趋完善,仅用传统的方式进行改善已经很难,时代的发展已让很多项目管理理论在应用上受到制约。这就让我们不得不思考目前情况下,我们如何学习信息产业的运营模式,运用信息技术,结合项目管理理论来解决建筑项目管理和发展中的问题。跳出自己的行业,我们会发现,目前这个世界上,基于互联网的信息行业无疑是最快的。所以,我们如何搭建以互联网为平台以信息技术为依托的新的项目管理方式,就成了我们不得不面对的问题。通过对建筑项目管理信息技术的应用,不仅能让企业通过改变管理方式,从而提高效率,大量节约人力、物力,带来更丰厚的利润。能够很好地解决建筑项目管理中的安全、优质、节约、高效、创新等问题,也完全符合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要求。

1.2 研究综述

目前,信息技术还没有在建筑项目管理上广泛应用。在建筑的前期审批立项上,我国已基本实现信息化管理。国外的情况不太一样,有的国家的建筑是备案制的,所以不需要审批。有的国家也是审批制的,也普遍实现信息化,只不过信息化的程度高的不一样。在建筑的设计上,各国的情况不一样,主要反映在应用的方式和工具上。各国使用的设计软件和工具各不相同,尤其是广泛应用较先进的BIM设计的并不多,在一些发达国家的重要领域中才能够看到。

1975年,“BIM之父”――乔治亚理工大学的ChunkEastman教授创建了BIM理念至今,BIM技术的研究经历了三大阶段:萌芽阶段、产生阶段和发展阶段。BIM理念的启蒙,受到了1973年全球石油危机的影响,美国全行业需要考虑提高行业效益的问题,1975年“BIM之父”Eastman教授在其研究的课题“BuildingDescriptionSystem”中提出“acomputer-baseddescriptionof-abuilding”,以便于实现建筑工程的可视化和量化分析,提高工程建设效率。在我国,一些重大的项目或用平面设计很难表达的设计已经开始应用BIM设计,但真正掌握的,依然是以国字头为主的大型设计院。装配式建筑在60年代时,被英国、法国和前苏联开始使用。由于最初技术所限,最早的建筑结构简单,空间变化小,所以并没有被各国充分重视,造成装配式建筑数量很少,甚至被人遗忘。

随着建筑技术的不断进步,装配式的优点逐渐凸显,被很多建筑管理者重新重视,应用的范围和数量正在增加。现在,我国的很多城市已经意识到装配式建筑在节能环保等方面的好处,建设的主管部门已经出台政策,要求在新立项的建筑中装配式构件所占有的比例,而且,这一比例会逐年增加。目前,我国的很多建筑或开发企业已经迈开研究和应用装配式建筑的步伐,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企业有万科、中南集团、远大集团、亚泰集团等。在建筑项目管理中系统地应用信息化的企业或项目还没有,但在项目管理的很多环节上部分地应用一些信息技术还很常见。而大家应用的范围和深度,所使用的方法也不一样,对未来的思路也不一样。但有一点大家一定能够取得共识,那就是,信息化一定会在建筑项目管理中广泛应用。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本文研究的内容主要有信息技术在建筑项目管理中怎么应用;建筑项目管理过程中如何信息化。经过采用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施工工艺。达到降低项目管理难度,提高项目管理效率,提高项目管理的科学性。以实现生产运营中安全、优质、节约、高效、创新的问题。争取最大限度实现项目施工管理过程中的节约、节能、环保的目标。

本文以运营管理理论为基础,主要应用的研究方法包括: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系统分析方法对项目管理方式进行分析,采用数理统计理论进行分析研究。

2 建筑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

生产过程中,虽然也制定各类计划,但计划不详尽,不准确的现象很普遍,虽然也有例会制度,交底制度,现场检查制度等,会表现出来的现象是效率低,反映慢,不准确。管理过程中由于信息传递的漏斗效应,造成信息传递不准确,造成管理不善的主要原因是首先思路不清晰,传递方式不科学,管理过程执行不到位,所以造成问题很多,困难重重。要想改变这种现象,就要找到科学的方法和用科学的方式应用应用这种方法。

2.1 设计意图等信息表达不清晰。

2.2 反映意图不准确不直观.

2.3 很多工程的设计施工中仍在不断变化,影响效率和造价。

2.4 存档资料专业性强,可读性差,查找效率低。

2.5 过程管理难度大,中间管理过程资料不准确不充分。

3 信息技术在建筑项目管理上的应用

根据信息在建筑项目管理上传递的过程,我们想要在建筑项目管理上应用信息技术,就必须考虑项目管理的设计方法、建筑的施工工艺和项目管理的方式。本文认为采用BIM设计,施工工艺上采用信息化的装配式砼技术,采用信息化的项目管理模式,是实现建筑项目管理科学化的较好方向。

3.1 BIM设计及其作用

3.1.1 BIM设计可以真实、直观地反映建筑物的各个部位

可以通过电脑操作,清楚地看到建筑的任何你想看到的部位和内容。BIM设计同传统的平面设计最大的区别就是,它可以用三维的方式,把建筑物的各个部位,从各个角度,用可变的比例,相对真实地展现出来。而平面设计只能从固定的角度,固定的尺寸比例,用专业的符号和语言来反映出建筑物的某一部位的某一面。这样就导致非专业人士绝大多数看不懂,专业人士也要花一些力气和功夫才能看明白,并且,有可能理解错误。造成由于设计方式的落后,产生,大家花大量精力来学习的并非建筑本身的知识,绝大多数时间学的是如何学习识图。并且,在工作中,我们把大量的工作放到了对图纸的学习、理解、修改、使用上,不仅花费了大量的时间、精力、资源,更可能导致错误频出、成本增加、管理难度加大。可以说,设计技术的落后,会极大地制约建筑产业的发展。

BIM设计可以让绝大多数的人能看懂,并能够很清晰地在头脑中形成建筑模型,还能够同真实的建筑进行对比。当我们打开电脑,进入某一建筑的BIM设计界面,可以让我们清楚地看到这栋建筑外观的尺寸、形状、颜色,让我们从建筑物的大门进入建筑物内部,我们可以通过鼠标和键盘的操作,看到你想看到的任意部位,无论是各个梁、板、柱的位置、尺寸,还是它们之间的关系,然后。我们还可以进入这些构件的内部,来看一看内部钢筋的配置情况,各种型号的钢筋是如何排列的,砼是什么标号的,各个部位的工程量是多少;各个部位间是什么样的结构关系。由于,BIM设计的特典和优势,才可能为我们的建筑项目管理,尤其是以信息技术支撑的建筑项目管理提供技术支持,才能够让我们在这样一个平台上实现我们建筑行业的“安全、优质、节约、高效、创新”的目标,才能够使我们在应用其他技术上提供保障,才能为我们的建筑项目管理实现科学后创造优质的平台。

3.1.2 使图纸中漏画、少画、错画现象降到极低

虽然我们的建筑施工图通过设计人员的不断努力,又通过不同部门的尽力审核,又有不同环节的专业人员、机构尽力把关、签字确认,但建筑施工图出错的现象极为普遍,漏画、错画问题也极为突出。在生产实际中,很早大家就发现了这一问题。最后,大家发现通过一些程序上的管理,通过一些技术手段,可以很大程度地解决这类问题,比如说,通过图纸会审的方式可以把业主、监理和施工人员发现的比较重大的、马上要施工的分部分项工程中的问题解决掉;工程中,如果发现问题,可以通过设计变更、工程签证,把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尽最大程度解决。如果是重大工程或结构非常复杂的工程,设计单位还会派驻现场的设计代表,让一些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得到及时的更正或修改,避免不完善的设计导致错误的施工。设计这种活动是主观的,因人而异的,人力因素起很大作用的一种过程。首先,BIM设计直观,只要你把各个部位想到了、做到了,就能够在图纸中反映出来,便于设计者本人核对。其次,设计中不合理的环节,软件本身也会有所反应,提出预警。最后,审核人员,可以很快地、最大可能地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使设计的错误率最大可能降低。由于BIM设计的出现,使建筑的施工图同建筑的竣工图一致成为可能。

3.1.3 解决施工图纸中各部位冲突的问题

在建筑领域,存在着诸多的专业划分。从大的专业角度讲,至少可以分为建筑、结构、管理、水电工程、通讯工程等等方向,而每个方向又分为许多专业方向。这种结构造成专业化程度很高,但整合时难度较大,一份设计在设计之初,设计主管会把设计任务按专业、按业务量进行分解,分解后会交给不同的部门和人员去完成,然后不定期进行检查、协同、汇总,最后形成一份比较完整的设计图。这种方式导致各部门、专业间沟通较少,在设计过程中各自为战,很难发现矛盾,即使发现矛盾,各部门会相互扯皮,互相推诿。使设计的图纸在先天上就带有许多不合理的基因,极大地浪费了公共资源和社会财富,对建筑业的合理、有序发展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另外,从技术角度来讲,我们能看到的图纸,基本上展示的都是某一个专业的内容,在反映各个专业的关系上,大多能反映出其它专业同建筑设计之间的关系,因为建筑设计是其它专业的基础,它定义了一栋建筑的位置、标高、尺寸、各部位的特征。而其它专业间的关系,很难再一张甚至几张图纸中反映出来,即使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协同各专业的人员,也很难在很短r间内,很准确地发现各专业设计之中的矛盾和冲突。BIM设计实现了各专业设计在同样平台上的展示。所以,极其复杂的地下室工程中存在的设计冲突问题,可以通过BIM设计,很容易地被大家发现并解决。并且,大家还可以通过不断的调整、演示,寻找出更加可行、优化的设计方案来。

3.1.4 有利于复杂建筑物的识图

有些建筑物的尺寸极其复杂,很多专业人士在遇到这样的建筑图纸时也会非常头痛。这样的设计,民用建筑应用的较少,大部分应用于工业建筑和公共设施上。对工业建筑了解的人都知道,工业建筑的功能是为了满足工业设备或管道的功能服务的。这就导致,许多工业建筑的结构非常复杂,复杂到你从一个平面、一个角度根本就无法认清你看到的构件是什么样的。即使从平面、立面、剖面三个角度来看,也不一定能够清晰、准确地看懂此构件,主要原因是,即使我们从三个角度去看这个构件,但这个构件内部,不同高度、不同深度、不同方向的内容,不可能通过二维的平面的方式显示出来。国家体育场――“鸟巢”项目,主体是一种空间的、编织形的钢结构,你很难在它身上找到一块为平面的部位。所以,用传统的平面设计不可能把这类建筑的所有信息展示出来,我们必须要借助于电脑,用三维的方式反映出它,BIN设计完全能够满足这种要求。另外,用BIM设计,降低了我们识图和用图的时间,降低了犯错误的概率,使复杂的问题变得简单化,使更多非专业人士参与、关注建筑成为可能,为我们建筑管理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

3.1.5 BIM设计是各方面共同交流的平台

由于BIM设计的出现,可以有效地打破专业壁垒,可以让许多非建筑专业的人士,或者不同专业的人士在这样一个平台上共同探讨和解决问题。过去,有些建设单位,由于不懂建筑专业,或者也没有必要一定懂建筑专业,在描述一些建筑的设计意图时,因为信息传递存在“漏斗效应”,很难把自己的意图清晰、准确地表述出来,或者可以说,很难用比较专业的建筑中使用的语言表述出来,使设计方很难准确地领会设计意图,造成建筑单位的很多要求没有反应在设计中,建设过程中,又没能及时发现,或者发现后,改正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导致建设方、设计方甚至施工方矛盾重重,关系紧张。应用BIM设计,无论你懂不懂建筑专业,无论你学的是建筑学中的什么专业,你都可以打开设计,看一看你的意图是否实现,或者设计的内容同你的要求是否一致,或者同你的专业设计有冲突。如果发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我们都可以及时修改,避免损失。在整个建筑的施工过程中,所有关注、关心,或者利益相关的各方,都可以广泛、深入地参与到项目的管理中来,都可以就你感兴趣的问题发表不同见解,过去的,由于专业的限制,会让很多想参与到项目管理中的人望而却步,现在,这部分人不仅能够参与进来,还能够发挥各自的聪明才智,并且,可以用很短的时间,在电脑上展示自己的想法的实现的可能性和科学性。使得过去我们非常封闭的项目管理过程向社会展开,使建筑的实施过程变成全社会普遍关注和参与的过程,会使建筑项目管理水平大大提高。

3.1.6 使图纸会审变得简单

图纸会审是建筑项目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是设计单位把施工图纸交给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后,由这几家单位进行检查和复核,最大可能地去寻找设计图纸中可能存在的缺陷和不足。这个过程很重要,同时工作量和操作难度也很大。需要大量的并有经验的施工技术和管理人员,在对施工图纸进行充分的学习、思考、核对后,尽可能找出同设计意图不符,同现场实际情况不符,同国家规范不符或同施工工艺不符的地方,然后会召开会议,组织建设单位、勘察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以及施工单位的工程技术人员,对各方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和协商,当时能形成结果的,会当时各方书面确认,不能当时形成结果的,需各方会后再进行计算、核对,然后形成书面的图纸会审文件。图纸会审的最大难度是工程量大,用传统的方式又不能在很少的图纸上就能把整个工程看透,也很难在不前后对照,各专业之间对照的情况下,找出图纸中各分部分项之间、各楼层之间、各构件之间的矛盾和缺陷,并在短期内形成认识,提炼出问题。用BIM设计的方式,可以有效回避上述矛盾,可以很简单的、迅速的在建筑的各分部分项之间、各楼层之间、各构件之间进行查阅,并且,由于BIM设计是三维模式,所以,很容易在多个角度去审查设计中的部位,并且很容易发现设计中的不足,为图纸会审提供素材。

3.1.7 有利于施工管理中的前期现场布置

我们做任何一个项目,不论这个项目的规模大还是小,结构复杂还是简单,都需要在施工前做准备工作。准备工作做得好与坏,充不充分,都可能影响到整个项目的成败,决定项目管理是否顺畅,决定管理难度的高低,影响成本的大小。所以,我们应该做好项目开工前的准备工作。准备工作中,最主要的工作是施工现场的布置工作,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单从施工现场的布置上,我们就能够看出的管理水平,一个项目管理团队素质的高低。在现场布置中,要在拟建的建筑物周边,有限的空间内,布置办公室,宿舍等生活设施。布置塔布、钢筋作业区、木工作业区、砼加工区、材料堆放场地,周转工具堆放场地等等。布置后不仅要最大程度地满足施工需要,还要满足各地区建设主管部门对于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的要求。在市区内施工,场地狭小,周边障碍物多,现场布置难度大。如果用BIM设计的方式把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展示出来,就会很容易发现由于平面图中受空间制约而产生的矛盾,就会避免平面图中由于比例和视角等原因造成的误差,便于前期平面布置工作,为以后的工程建设提供保障。

3.1.8 可以准确模拟进度、进行科学管理

施工进度计划是安排生产、组织施工的有效手段,计划安排的合理,可以有效地节约资源、缩短工期、减低成本。过去,我们排计划多应用画横连图和网络图的方式。后期,我们又使用了一些软件来描述进度计划。比如,微软的project软件就可以清晰地描述建筑物各分部分项工程的主要特征、工程量大小、各工序之间的关系、各分部分项所花费的时间等等。即使我们使用工程进度计划编制软件、编制计划,调整计划,甚至看懂计划,依然是很难得事情。BIM设计,有效地降低了这些难度,它可以用三维动画的方式模拟各个施工部位的施工过程,清晰地展示出整个施工过程。让大家都能够对将要施工的环节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和了解,可以让大家对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错误及时调整,达到合理安排工序,有效利用资源的目的。

3.1.9 有利于施工过程的管理

施工过程极复杂,即使有完善的方案、有可行的计划、有经验丰富的管理团队、有可调配的各类资源,施工过程依然困难重重。目前,我们的建筑施工工艺依然以手工工艺为主,所用材料又极为复杂,各个环节之间的联系又异常紧密,所以要科学的管理项目,必须借助有效地工具。BIM设计可以便于施工交底,它可以把过去用语言和文字很难清晰表述的过程、工艺、工序,用三维动态图像清楚地、全面的表达出来,让各个专业班组、各个专业的管理人员都明白下一步应该做什么。BIM设计在展示设计内容,模M进度的同时,还能够提醒工程技术人员各部位应注意的事项,尤其是对于一些预留、预埋件的加工生产和安装工作。对于一些专项的、比较繁杂的、难度较大的施工环节,我们必须要制订专项的施工方案,方案是否可行,现在通用的方式是开专家研讨会,在会上大家对方案的内容进行分析、计算、校核,最后形成共识,审定方案可行或不可行。如果用BIM设计的方式,就可以把专项方案整个过程进行模拟,很容易就看出方案是否可行。同时,BIM设计可以随时准确地描述各部位的工程量,这样使材料计划、预算、结算、审计,过程中的成本控制都变得非常简单。

3.2 信息技术在建筑项目管理上的应用

3.2.1 信息化在建筑项目管理上应用的范围

信息化可以应用于建筑项目管理中的从项目立项审批、工程设计、施工、竣工备案、售后维修的全过程。尤其是以信息化为平台的BIM设计,以信息化为基础的装配式砼的施工工艺,以及项目管理方式的信息化。目前,信息化已经广泛地应用于建筑项目管理的多个环节,应用范围在不断扩大,在建设项目的前期审批、报建、招投标等环节很早就已经进行了信息化的改造。在设计环节,设计单位内部可以进行信息化的交流,但同外部之间的信息传递仍然不多。所以,前文中提到的BIM设计,提到的BIM设计的诸多优点,正是未来建筑设计信息化的方向。在施工管理过程中,大多数施工企业已经广泛地使用计算机网络,进行收集和处理信息,这些信息更多地表现在新闻、文件、图像等资料上,能够直接应用于整个施工管理过程的并不多。在现有的情况下,我们可以在工程的整个施工管理中,从现场的安全管理、技术质量管理、计划统计管理、材料、财务管理等多个方面应用信息技术,从而实现“安全、优质、节约、高效、创新”的目标。在竣工后,建筑使用过程的维护和维修工作,更应该进行信息化的管理,才能让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得到体现,让人们在信息化管理后的建筑中生活,才能更安全、舒适、方便!

3.2.2 信息化在建筑项目管理上应用的方式

由于我们有了计算机、摄像头、扫描仪、传感器等设备,有了互联网这样一个平台,有了BIM设计,装配式砼建筑等技术,使我们能够在整个建筑项目管理上应用信息技术。使我们达到“工厂化生产、可视化办公、信息化管理”的目的。在建筑项目管理上应用信息技术,最好的方式是编制一个满足各项管理功能的网络化运营的信息化的平台。这个平台会非常庞大,可能一个软件公司都不能胜任这样一个任务,这个软件的编制时间也会非常长,系统的运营调试非常复杂,如果没有国家层面的顶层设计,这个平台很难建立。为了满足建筑行业的发展需求,为了建筑项目管理信息化的要求,我认为,目前,比较合适的方式是,把目前我们应用范围较广的各类功能软件在一个可以通用的软件平台上进行捆绑,使它们的信息可以共享,使它们的各项功能满足建筑项目管理的要求。这种方式无疑也是一种创新。把BIM设计软件、预算软件同全球卫星定位系统进行捆绑,可以基本满足建筑项目管理上安全、进度、质量、计划、预决算、成本等各项功能的需求。

(1)在管理方式上,可以实现开放式管理

开放式管理,在接受社会监督,让更多热爱和关心建筑业的人从分参与进来的同时,可以增加管理内部的自我约束,迫使项目管理团队提高管理水平,提升项目管理者的素质。具体的方法可以这样,在项目的施工现场的高处安装高清摄像头,摄像头通过项目管理的信息平台相连接,即时地把项目施工和管理的全过程到互联网上。通过信息平台上开辟的互动空间,让外部人士广泛地参与进来,可以提出赞扬和批评,可以出谋划策,可以借鉴其它行业的成熟经验来改造建筑项目管理的方式和方法。最大的好处是,可以增强社会的信任程度,可以提高建筑物的附加值,可以提高建筑的销量,可以获得更多的机会和资源。可以说,管理上开放了,使许多事情变成了可能。

(2)在安全管理上,可以实现建筑物范围空间内的信息化管理

可以把BIMO计的数据同全球卫星定位系统进行捆绑,为了提高数据的精度,我们可以在施工现场设置GPS的小型基站,这个基站可以为项目提供各种测量数据,也可以配合我们进行安全管理。我们把这些数据按照安全要求进行分类,设置各个安全或危险区域和部位,然后让所有项目的参与人员身上携带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无线连接的芯片,当有人进入危险区域时,芯片同项目管理的信息平台会同时报警,让人撤离危险区域。同时,根据需要,我们也可以在机械设备、工具或某些材料上安装芯片以满足安全管理的要求。这种管理方式,可以减少安全人员,节约安全成本,减少安全检查的主观性,大幅度地提升安全管理水平。这些安全管理的方法,会在信息技术的不断改善之下,不断提高,并发挥更大作用。

(3)进度管理变得简单准确

由于BIM设计的进度模拟功能,我们不但可以用BIM设计进行进度模拟,还能更准确地进行进度控制。我们通过在所有预制砼构件上粘贴的电子信息芯片,无论构件在运输时还是安装时,随时监测到该构件的位置。当这一构件就位安装完毕后,信息系统会自动识别,视为该构件已安装完毕,同时形成数据,通过文字、表格或图像的方式表达出来,形成进度,形成技术、材料验收、成本管理等资料。

(4)质量管理的难度降低

首先,预制砼构件为工厂化生产,工艺水平较高,质量均一可控,这就从原材料上降低了质量管理的难度。然后,在预制砼构件的安装过程中,由于受到空间数据的约束,只有当它进入合格的范围内时,信息系统才会提示合格,使安装过程中的控制变得简单可行,使质量可控,标准提高。

(5)提高了材料和财务管理的效率

当各类材料,尤其是预制砼构件进入施工现场,材料管理人员用扫描仪,扫描材料上的信息芯片或者目前通用的二维码,项目管理的信息平台会反映出该材料是否进场,进场的数量、规格、尺寸等信息也会同时反映到信息平台中。并且可以同计划进行比较,按照计划自助生成:什么材料已进场,进场的数量,材料未进场数量不足等信息,供项目管理者进行使用。同时,这些数据也会在财务上体现出来,财务系统可以随时形成所有的财务报表,供项目管理人员使用。这种信息化的方式,无疑极大地提高了效率,节约了成本。

3.2.3 信息化在建筑项目管理上应用的意义

信息化的优势在于高效,高效是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主要手段。在建筑项目管理上应用信息技术,不仅节约高效,还可以降低管理难度,提高管理水平,并且可以有效地提高建筑业的节能环保水平。通过对建筑项目管理进行信息化改造后,还可以降低外部人士参与到建筑项目管理的难度,这样可以打破行业界限,破除技术壁垒,让管理回归本质,让其他领域运用的成熟可行的管理理论应用到建筑项目管理中来,让社会力量尽可能的参与进来并发挥能量,共同为建筑管理服务。

4 信息技术在建筑项目管理上应用的效果

信息技术目前在建筑项目管理领域应用的并不广泛,因为它在管理上的诸多优势,将来应用的范围会越来越广,越来越普遍。由于,目前的案例很少,所以很难通过对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来进行效果分析,但我们可以通过预测,来判断未来所产生的效果。从安全角度,由于BIM设计同装配式砼构件以及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会使安全事故得到有效遏制。如果我们能够把现场所有的人员、材料、机械、正建和设计的建筑本身全部信息化的话,所有的操作都会被数据化,及时地反映到信息平台上,安全会最大限度得到保障,事故率会急剧降低,甚至可能达到事故率为零。从优质的角度讲,BIM设计所提供的设计质量要远远高于普通设计;在过程管理上,信息化的管理水平,要在质量管理、技术管理等多个维度上,远远高于现行的施工工艺。从节约角度来看,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建筑项目管理所需的时间和人员的数量大大降低,节约了人工成本。在高效的角度上,信息技术应用后优势会更加明显,无论以信息的收集、整理,还是从信息的处理、应用,信息化的作用非常明显。在建筑项目管理的流程上,每个信息传递的环节几乎都没有间歇,使信息收集、传递和处理的时间大大缩短。在建筑项目管理的方式上,让所有管理内容的处置更快、更直接、更准确、更智能,效率都会不同程度的得到提高。在创新上,以信息技术为平台的项目管理模式,本身就是一种创新。通过这样一个平台,会使更多的管理内容信息化,管理流程信息化,并且为更多的管理手段和方法提供保障和支持,让更多人的更多想法、创意在这个平台上应用、运行,让更多更有价值的模式发挥更大的作用,为人类的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信息技术在建筑项目管理上应用后,会使建筑项目管理更科学,生产过程更智能,工作方式更轻松。同时,还能够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

5 结论

通过分析和生产实践,总结了一些信息技术在建筑项目管理上应用的方式和办法,用理论知识进行了论证,得出了信息技术必然会在建筑项目管理上广泛应用的结论,为下一步建筑业更加广泛地应用信息技术提供依据。本文的主要结论有,其一,BIM设计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决定了它一定会被许多建筑业的从业人员发现并积极应用。并且,BIM设计还为未来信息技术在建筑业的广泛应用提供优质的平台。其二,信息技术在建筑项目管理上的应用,笔者提出了一些有效的策略,并对其效果进行了详细分析,以期能够为为未来信息技术在建筑项目管理应用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 宋联双.信息技术在建筑项目管理上的应用[J].工程技术:全文版,2016(5):00217-00217.

[2] 邹子韬.信息技术在建筑项目管理上的应用浅谈[J].城市建筑,2016(33):108-108.

[3] 郑乐.信息技术在建筑项目管理上的应用研究[J].智能城市,2016(8).

[4] 张锡源.信息技术在建筑项目管理上的应用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6(22).

[5] 程丫.信息技术在建筑项目管理上的应用[D].吉林大学,2015.

[6] 朱健丰.信息技术在建筑项目管理上的应用[J].工业c:00041-00041.

[7] 李传月.信息技术在建筑项目管理上的应用[J].环球市场,2016(20):281-281.

[8] 吉D.信息技术在建筑项目管理上的应用[J].商品与质量,2015(20).

[9] 陈俊.信息技术在建筑项目管理上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5(34).

[10] 杨家亮.探究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4(10):135-137.

[11] 任立东.信息技术在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

[12] 杨斌.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探讨[J].工程建设标准化,2015(3).

[13] 高志远,袁本智.浅析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4(23).

作者简介

谭世东,身份证号:610102197104023535。

上一篇:光电对抗技术的应用分析 下一篇:分析虚拟化的无线网络规划及平台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