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被征地农民的留地安置模式及利弊

时间:2022-09-03 12:46:04

【前言】浅析被征地农民的留地安置模式及利弊由文秘帮小编整理而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留地的主要用途 1、用于房地产开发。经批准留用的国有土地可由被征地单位自主经营,可以进行相应开发经营。 2、修建房屋出租。根据城市规划,按照城市功能规划用途建设商铺出租,作为被征地单位和农民的财产性收入来源。 3、建设工矿厂房。利用留地和补偿款,投资建...

浅析被征地农民的留地安置模式及利弊

留用地安置的基本模式

·留用国有土地

政府根据规划拨出部分土地,按照国家政策及法律法规办理土地变更手续后,拨给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失地农民,用于经营开发生产。

·留用集体土地

政府在征收过程中,拿出部分土地,按照政策法律只办理转用手续,不作为征收土地使用,以补偿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失地农民进行使用。

·留地的主要用途

1、用于房地产开发。经批准留用的国有土地可由被征地单位自主经营,可以进行相应开发经营。

2、修建房屋出租。根据城市规划,按照城市功能规划用途建设商铺出租,作为被征地单位和农民的财产性收入来源。

3、建设工矿厂房。利用留地和补偿款,投资建设企业厂房,在享受政策优惠的同时,可以给被征地单位带来稳定的收入来源。

4、建设商品交易市场。按照城市规划和经济功能分区布局要求,利用土地区位优势,建设一些商品交易市场,由被征地单位进行自主经营。

5、建设农民住宅。对于在土地征收时需要整村搬迁和安置的,政府拿出一部分土地建设住宅,统一安置被征地农民。

留地安置两种模式利弊分析

·留用国有土地

1、积极意义:第一,依据法律法规办理手续,扩大了土地用途,在符合规划的基础上,可以进行多方位的开发经营使用;第二,土地权属是国有土地,产权清晰;第三,土地规划用途与城市规划融合性好,更为协调。

2、存在的主要问题:第一,按照规定,进行批次征地要求有项目,但是土地使用与项目经常不能匹配,影响了使用效率;第二,在土地使用过程中需缴纳一些有偿使用费用,增加了使用成本;第三,留用国有土地比例小于集体土地。

·留用集体土地

1、积极意义:第一,留用的集体土地只办理农用地转用手续不办理土地征收手续,程序简单;第二,不用交纳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等费用,成本较低;三是集体土地留用比例较大,能够为集体和个人留用更多的土地。

2、主要问题:第一,政策法规对集体土地的使用作了较大限制,不能搞开发和进行土地经营;第二,在土地流转过程中留用集体土地亦有限制;第三,土地产权是集体性质,在城市扩张过程中,被征地单位和失地农民始终担心土地的权属问题。

对实施留地安置政策的建议

·关于留地安置政策的适用范围

国家实施留地安置政策的目的是为使失地农民获得长期稳定的收益,因此,实施留地安置政策首要条件是,该地区的农民可以通过留用地获得收益,也就是说实施该政策的地区应处于经济较为发达的地段 ,而非远离城市的偏远地区,

·关于留用地的产权

规划为经营性用地的留用地产权应在征地时划为国有 ,同时向被征地村集体经济组织收取土地出让金,缺乏资金的村集体也可以通过以地抵费的方式,缴纳土地出让金等规费,避免产权由集体所有转变为国有时,产生的一系列交易成本和重复收费等现象。规划为非经营性用地的留用地应划为集体所有权,以保护失地农民的权益。

·关于留用地的规模

政府在实施留地安置政策前,应对土地的使用方向做好规划,以便在实施政策时,能返还给被征地村集体经济组织成片的土地,成片开发可以为村集体经济组织提供便利,避免因零星划地产生的难开发甚至闲置不用现象。

·关于留用地的经营管理

政府在实施留地安置政策时,应注重前期规划和后期引导,针对被征地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情况,为其提供对留用地经营的参考信息,尤其是应将国内的成功经验介绍给被征地村集体经济组织以供参考。被征地村集体经济组织在经营留用地时,应视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经营模式,在采用自主开发模式时,应形成既有内部监督机制,又有效率的集体经济组织形式。

·关于实施留地安置政策的法律环境

各地实践表明,留地安置政策得到了失地农民的被征地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普遍认同,因其确保失地农民可获得长期稳定的收益,在妥善安置失地农民发挥着十分明显的作用。可以说,在经济相对发达,土地资源相对不紧张的地区,留地安置是一种适合当前社会经济发展条件的行之有效的征地安置模式,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 ,对留地安置进行立法的条件已基本成熟。建议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入手,确立留地安置制度,对留用地产权、使用方向等相关问题作出明确统一的规定。

(作者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上一篇:关于中职学校学生礼仪教育的内容与措施的思考 下一篇:浅谈建设工程监理存在的问题及整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