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升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时间:2022-09-03 12:14:02

浅谈如何提升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摘要: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力资源管理的作用越来越凸显。本文首先介绍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接着论述了提升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措施。

关键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发展

中图分类号:F272.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码:1003-2738(2012)06-0301-01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知识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知识成为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企业己逐渐从产品经营转向资本经营,企业竞争重点也己从物质资本与市场转向人力资本。在知识经济时代,作为知识的拥有者和创造者的人力资源,已经成为了企业振兴和发展的关键因素,成为企业中最宝贵的资源,是企业持久竞争的根本所在,没有人力资源的素质提高,就没有技术的进步和知识的创造。对人力资源的有效利用是企业保持竞争优势的必要条件,也是企业制胜的关键。人力资源管理状况将成为识别企业实力的重要指标。

一、当前我国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分析

(一)企业人才结构性失衡。

目前企业人力资源面临的问题是结构性的人才剩余和结构性的人才短缺。大量的人才短缺与大量人才积压和浪费同时并存。企业的发展中所需要的人才很少,企业很难发觉到真正需要的人才,庸才较多,企业面临的是一种人员结构性失衡的状况。企业内本已稀缺的人才在不断流失,而企业内本己过剩的人,企业外还有人想进来。人力资源结构不尽合理,我国近十年来在企业工作的专业技术人才占专业技术人才总量的比例较低,现阶段国有企业的人才资源状况来讲,固然有数量不足和素质偏低的问题,而且企业的人才资源分布不合理,人才的结构性矛盾突出,配置不科学,整体效应不高。传统专业的人才多,高新技术人才少,人才资源专业结构矛盾突出。熟悉计划经济的人才多,熟悉市场经济的人才少,人才资源知识结构矛盾突出。继承型人才多,创新型人才少,人才资源能力结构矛盾突出。企业家人才严重缺乏。

(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机制不够健全。

创新是发展的灵魂,是企业的生命线,无论是企业的技术创新、机制创新,还是管理创新,都源于人的观念创新,都与企业的发展息息相关。企业的发展不仅需要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更重要的是需要一个鼓励和培育创新的健全机制。人力资源管理者要通过管理实践,将创新理念浸润到企业的各个方面,要创造有利于知识创新、科技创新、制度创新的良好环境,提高创新的效率,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的高素质的技术人才和现代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但是目前,我国许多的企业根本不重视人才创新工作,人力资源管理人才创新能力不足,而且引进的人才,也没有对人才的创新能力给予足够的认识。

(三)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地位认识不清。

很多企业领导者认识不到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企业内部没有建立起来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企业员工的潜能得不到充分的发挥,不能积极引进各方面的人才为企业效力,进而完成企业的目标。还有许多的企业领导对人力资源管理范畴的理解比较狭隘,人力资源管理范畴包括管理对象范畴和管理职能范畴两个方面。人力资源管理要求将企业现有的全部人员进行统一规划,制订恰当的选拔、培养、任用、调配、激励等政策,以达到尽可能利用人的创造力增加企业及社会财富的目的。人力资源管理对企业整体提供战略支持,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不单单要了解本企业的情况,还需要更多地掌握有关企业内外环境变化的信息,从而为企业未来的发展奠定良好的人力资源的准备。所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应该摆脱传统的“人事部门”的看法,树立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正确的认识,不断提高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

二、提高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对策

(一)企业管理者要积极转变观念,澄清认识。

企业管理者应该积极转变观念,引入与时代合拍的管理理念,促进企业的大踏步发展。当今世界的经济是竞争的经济,竞争是非常激烈和残酷的,中国的企业己经进入了拉锯式竞争阶段,人力资源是生产力诸要素中最重要、最活跃的因素,是企业最宝贵的资源。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需要物质资源作基础,更需要人的知识和能力作支撑。人有着无限的智慧和创造力,是企业发展不竭的动力源泉。一个企业的兴衰,归根结底取决于其员工素质的高低。高质量的人力资源管理,必须基于人力资源是企业第一资源的资源观。所以企业的领导者一定要树立正确的人才资源观念以及以人为本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理念。

(二)企业要积极构建人力资源管理框架。

企业要想做好人力资源管理,就必须积极构建人力资源管理框架,这是人力资源管理中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在企业管理框架下做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框架是管理活动的支撑。如果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框架建立不起来,就很难承担为企业长期发展提供人力资源支持的重任。人力资源管理问题要用系统的观点和方法进行研究,避免把目光局限在问题发生之处的机械做法。人力资源管理的人员招募、培训、薪酬、绩效考核与评价、激励等各环节,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子系统,均有大量工作要做,如果企业管理的这些环节都缺乏有机配合,那么企业的运行将是非常低效的。正确的人力资源管理框架应该是:在企业使命指引下,开展组织设计,在此基础上制定人力资源战略,进行人力资源规划,开展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环环相扣,脉络清晰,井然有序。理清了这个框架,就解决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动力原理问题,工作就显得从容不迫,事半而功倍。

(三)企业要积极建立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体制。

企业的人才管理体制是做好企业人力资源的管理的关键,是企业赢得市场竞争的关键因素。对于企业发展来说,资金、人才是发展最重要的,但是,企业的制度环境对于企业发展非常重要,哪里的制度好,人才就流向哪里,只重视用高薪吸引人才是不行的,忽视了比这更重要的制度环境。如果企业的制度或办法缺乏创新性和科学性,或是仍然沿用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人事管理模式,就可能造成人才资源的浪费,降低人力资源作用的发挥,所以要不断提高国有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效果,建立符合市场经济科学机制。促进企业持续、稳定、快速的发展。建立科学完善的用人机制,没有无用之人,只有没用好之人,关键是为他创造发挥作用的条件,吸纳、维系和激励优秀人才成为企业的战略性任务和使命。建立有效激励机制组织内部在契约关系下的员工激励问题日趋重要。建立合理的人才流动机制,根据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市场的变化,通过合理的人才流动,使企业的人力资源结构得到合理优化,并保持动态的人事相宜,使人才与其他生产要素实现最佳组合,使企业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四)采取措施,不断加强人才风险管理。

企业应该综合考虑人才管理问题,在做好人才招聘、人才培训以及人力资源规划、绩效考核、人员调配、薪酬管理等方面的同时,还应该防范于未然,将危害降至最低。加强人力资源管理监督和预测,预防为主,事前管理,使人力资源管理从后台走向前台,从静态走向动态,从滞后于实践走向前瞻于实践。注重人才储备,避免对个别人才的过分依赖,防止人才流失所带来的风险。制订法规,加强管理,防止人才流失引起大的技术流失和市场损失。建立合理的内部人才流动机制,实现工作丰富化,使人才获得崭新的发展空间,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加强教育培训,解决企业人力资源总体素质和个体素质与企业发展不相适应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全面做好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才能使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促进企业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林泽炎.国有大中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体系构建思路.中国人力资源开发,7-8.

[2]王玫.员工绩效的评价.企业改革与管理,2002,(5).

[3]黄培伦.组织行为学.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

上一篇:浅析企业行政管理的困境及应对措施 下一篇:构建企业人力资源持续开发与管理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