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家具设计》课程的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

时间:2022-09-02 10:58:03

结合《家具设计》课程的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

意志是人为实现其预定目的自觉努力的一种心理过程。意志品质是指构成人意志的诸因素的总和,是一个人在实践中所形成的比较稳定的意志特质,是衡量人的意志是否坚强的标准。人的意志品质有目的性、坚持性、果断性、自制性等。由林崇德教授主持的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创新人才与教育创新研究》于2007年11月结题,该课题发现了一些有价值、有启发性的结果,如创新人才是创造性思维加创造性人格,创造性人格被概括为五个方面的特点及其表现,即(1)健康的情感,包括情感的程度、性质及其理智感;(2)坚强的意志,即意志的目的性、坚持性(毅力)、果断性和自制力;(3)积极的个性意识倾向,特别是兴趣、动机和理想;(4)刚毅的性格,特别是性格的态度特征,例如勤奋,以及动力特征;(5)良好的习惯。[1]其中的第(2)条表明坚强的意志即即意志的目的性、坚持性(毅力)、果断性和自制力等意志品质是创新人才的特点和表现之一。由此可知,为了培养创新型设计人才,需要培养学生的坚强意志。家具设计作为一种创造性的设计活动,是一种不可避免与克服困难相联系的意志行动。《家具设计》课程的实践教学和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相结合,可以相辅相成。因此,笔者在《家具设计》课程教学中进行了将家具设计实践和学生意志品质(目的性、坚持性、果断性、自制性)的培养相结合的探索。

一、引导学生明确家具设计的创新目标,培养学生的目的性品质

意志的目的性是指一个人能清晰地意识到自己行为的目标。目标是意志存在和发展的根据,一个人的行为目标越明确,行为意志水平也就越高。[2]意志的目的性在学生的设计活动中主要体现为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明确自己的设计目标。《家具设计》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要求学生创造出优秀的家具设计作品。世界家具史向我们表明,优秀的家具设计作品都具有创造性,例如举世公认的20世纪最多产的建筑大师和家具设计大师阿尔瓦·阿尔托(Alvar Aalto,1898~1976)1933年设计的弯曲木悬挑结构椅是对20世纪家具设计的杰出贡献,在此之前只有钢材被认为是唯一能用于悬挑结构的材料;被称为20世纪最富于想象力的设计大师维纳·潘东(Verner Panton,1926-1998)一生最大的成就是1960年的“潘东椅”,这是件以单件材料(塑料)一次性模压成形的家具,曾是许多前辈(密斯·凡·德·罗和埃罗·沙里宁)的梦想。创新需要灵感,灵感又从何而来呢?很多优秀家具设计作品的灵感其实来自于设计师的兴趣,如娜娜·迪策尔Nanna Ditzel(1923-2005)对几种几何要素(圆弧、环状构图、有韵律的色彩排列与重复)有天生的趣味,这使得娜娜对蝴蝶极为入迷,她多年精心观察这种美妙的动物,试图从蝴蝶的飞翔中抓住一种漂浮于空中的轻松感觉,并进而运用在她的设计中,由此产生一批非常美妙的家具设计经典——“蝴蝶椅” [3];20世纪获奖最多的设计大师之一约里奥·库卡波罗(Yrio Kokkapuro,生于1933年)对人体构造和人体美很感兴趣,这正是他的首件Karuselli系列家具外形设计的灵感所在。[4]教学中要求学生发现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再引导学生把兴趣转化为创新目标,可以培养学生的目的性品质,如有的学生对建筑感兴趣,有的学生对书法感兴趣,有的学生对图案感兴趣,根据学生们各自的兴趣,引导他们深入思考将建筑、文字、图案与家具如何创造性地结合作为各自的创新目标。

二、引导学生以家具设计大师为榜样勇于解决设计问题,培养学生的坚持性品质

意志的坚持性,也叫意志的坚定性、坚韧性、顽强性等,是指一个人长时间地保持充沛的精力和顽强的毅力,坚持不懈的行动,以达到预期的目的。创新的过程常常不是一帆风顺的,创新的成果越大,往往也是越艰难的。“库卡波罗忠告年轻设计师在他们新的设计作品上多下功夫,因为创造一件好的产品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并以他的成功经验教育学生,取得成功的唯一途径是多下功夫。为了解决所有存在的问题我不得不做许多模型,而最重要的是细节上的变化。有时为了解决一个问题需要花费几年的时间,这种经历是非常乏味和充满挫败感的。”库卡波罗本人是一个具有很强坚持性的人,他自从1958年听了奥利·伯格教授介绍瑞典医生阿克布罗姆(kerblom)为家具设计师所作的“如何设计一个有利于身体健康的椅子”的报告,就意识到人体工学对于家具设计的重要,成为把人体工程学应用于家具设计的设计师中最杰出的一位,坚持至今达50多年之久。他的代表作之一“卡路赛利椅” (Karuselli Chair)经历了他长达5年的探索,期间他深入地研究人体尺度,反复试验,不断完善椅子模型,从而使卡路赛利418号椅在1974年纽约国际最舒适椅子竞赛中获得首奖,成为20世纪的经典之作。[4]又如20世纪最有创意的家具设计大师之一埃罗·沙里宁(Eero Saarinen,1910-1961)毕生追求有机的雕塑式的设计语言,1946年他设计出一件传世之作“子宫椅”,被称为一件真正的有机设计,但他认为这件家具对于他的理想而言只是一种过渡。1957年他终于设计制作出“柱脚椅系列”,这个系列家具设计获得空前成功,然而他对于不能用一种材料完成全部构件并不满意,直到他去世前不久,他都在努力探求能彻底完成他的完善构思的新材料。[3]这样的例子在家具设计大师中可谓不胜枚举。当学生在设计过程中遇到困难时,引导学生以家具设计大师为榜样,迎难而上,勇于探索,乐于尝试,找到解决设计问题的方法。例如对建筑、书法、图案与家具如何创造性结合的问题探索,要求学生收集建筑、书法、图案与家具相结合的案例,并提供学生一些相关案例,再要求学生分析和总结案例中建筑、书法、图案与家具相结合的设计方法,然后选取自己感兴趣的建筑、书法、图案元素运用设计方法尝试与家具的坐、卧、支承、储存等多种功能相结合或尝试从不同设计风格角度与家具相结合等,至少提交十个构思方案。

三、引导学生对作品和方案进行科学的批判,培养学生的果断性品质

意志的果断性是指人能够迅速而合理地决断,及时采取决定并执行决定。意志的果断性在学生的设计活动中主要体现为能迅速明辨家具设计方案的优劣,能坚定地在多方案中选择一个方案,不断优化和细化直至完成作品。为了培养学生在设计实践中的果断性,一方面给学生提供接触优秀家具设计作品的机会,使学生开阔眼界,同时引导学生对优秀作品进行科学的批判,从而提高学生明辨家具设计作品和方案优劣的能力。可以说, 没有批判就没有创新。创新人才最为显著的思维特征就是他们的批判性。批判式思维突出表现为敢于质疑权威、善于独立思考、勇于理性反思。[5]例如组织学生考察东莞“诺华·中国家具博物馆”中的家具实物,对于经典的但难以见到实物的家具设计作品如具有雕塑之美的郁金香椅(Tulip Chair)、具有浪漫色彩的香皂椅(Pastil Chair)、20世纪最舒适的椅子卡路赛利椅(Karuselli Chair)等则以精美的图片或视频方式呈现给学生,同时要求学生们结合所学的设计理论和自己的感受对这些经典设计作品进行批判,并通过对库卡波罗的代表作卡路赛利椅(获纽约国际最舒适椅子竞赛首奖)在用餐的时候使用不方便不舒适的批判倡导学生对经典作品进行批判。另一方面除了笔者对每一个学生的构思方案进行科学的批判外,也要求学生对同学的设计方案大胆批判,引导学生明白老师和同学批判自己方案的过程就是帮助自己发现问题的过程, 只有发现问题才能使方案更加完善。有的学生的方案在批判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出现不止一个优化方案,要求学生选择其一进入设计细化和制作环节,暂时放弃其余方案;有的学生的方案却始终没有明显改善,允许学生因主客观条件的限制,放弃自己的不成熟方案,从其他同学的优化方案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成立小组,一起进入设计的下一个环节。

四、通过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和耐心帮助,培养学生的自制性品质

意志自制性,又叫自制力,是指一个人善于控制和支配自己的情绪和行动的意志品质。意志的自制性在学生的设计活动中主要体现为既善于激励自己勇敢地去解决设计问题,又善于抑制那些影响设计目标实现的愿望、动机、行为和情绪。为了培养学生在设计实践中的自制性,一方面严格要求学生,控制设计构思的创新度和方案制作的质量,控制设计的时间进度,给学生一种约束力;另一方面在学生出现消极情绪时,耐心帮助学生,使学生学会自我控制。学生的任何一种设计方案,我们都认同这是最简单的做法,然而许多优秀的学生作品都源于从构思阶段到制作阶段对学生严格要求的态度,所以在时间允许的条件下,不要轻易降低对学生构思方案创新度和方案制作的要求。《家具设计》课程只有5周60课时,要在课时内完成设计作品,告诫学生时间是紧张的,要求学生必须安排好每天的时间,按时汇报设计进度,确保设计环节一环紧扣一环。有约束就有压力,另外,日常生活中难免会遇到一些不愉快或不顺心的事。面对压力和不顺等因素,有的学生会将压力转化为动力,激励自己去解决设计问题,在忙碌中淡忘不顺心的事;有的学生则会出现逃避心理和抵触、懈怠等消极情绪。一旦发现学生的不良情绪,要理解学生,更要耐心引导学生用理智去控制自己的感情、欲望和注意力,并告知一些化解消极情绪的方法。总之,明确地对学生的设计过程和设计效果提出严格要求,同时发现学生有情绪问题时给予耐心的帮助,是提高学生作品质量和培养学生自制性相结合的有效方法。

结语

良好的意志品质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在后天的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学生意志品质的发展水平是不一致的,有的学生某些意志品质,如目的性、自制性等发展水平高些,有的学生某些意志品质,如坚持性、果断性等发展水平高些。教学实践中应该因材施教,如对精神不集中的学生就要培养他的目的性;对怕苦畏难的学生就要培养他的坚持性;对顾虑重重的学生就要培养他的果断性;对心浮气躁的学生就要培养他的自制力。同时,意志品质的培养要与家具设计过程有机结合,比如设计构思阶段重在培养意志的目的性,而每个设计阶段都可以是培养意志坚持性的时机。

本文为惠州学院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成果。项目名称:再探创新型艺术设计人才的非智力因素培养,项目编号:JG2012036

注释

[1] 林崇德等著.创新人才与教育创新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28.

[2] 邱章乐,鲁峰,汪明编.创造心理学[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11:58.

[3] 方海著.20世纪西方家具设计流变[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1:94-95,69-71.

[4] 周浩明,方海著.现代家具设计大师约里奥·库卡波罗[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2:12,57-59.

[5] 张志敏.科学的批判精神是创新人才的意志体现[J].思想·理论·教育,2004(4).

上一篇:社会交互设计和分享体验 下一篇:男性打鼾 警惕“梦中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