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员因素看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

时间:2022-09-02 10:50:26

从人员因素看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

摘要:人员因素是导致操作风险的重要原因,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事件当中有很大一部分是由内部欺诈、人员操作错误等人员因素造成的。因此,加强人员管理,减少人员因素操作风险损失是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的重要内容。文章首先分析了人员因素操作风险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商业银行控制人员因素操作风险的对策。

关键词:人员因素;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

根据巴塞尔协议,操作风险是指由不完善或有问题的内部程序、人员及系统或外部事件所造成损失的风险。这种风险广泛存在于银行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是银行面临三大风险之一。从定义上看,引发操作风险的事件类型主要可分为四类: 人员、系统、流程和外部事件。其中人员因素是导致操作风险的重要因素,这是因为一方面操作风险可以直接由内部欺诈、违规交易等直接性的人员因素引起,另一方面因系统、流程及外部事件等非人员因素操作风险也常常由人员引发。因此,可以说,控制人员因素操作风险是操作风险管理的核心。

一、人员因素操作风险的主要特点

人员因素导致的操作风险主要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一是道德因素与犯罪: 主要包括内部欺诈、有意识的违规交易; 二是工作疏忽造成的失误: 包括工作失误、无意识的违规交易行为; 三是劳动力或员工能力的缺乏: 如人员缺乏、工作错误、员工缺乏培训导致的能力不足。其主要特点表现为:

1. 普遍性

在银行的日常经营业务中,除了可以自助办理的业务外(如电子银行业务、使用自助服务设备业务),其他所有的业务均需要由银行工作人员进行直接操作。因此,对于人员因素导致的操作风险在整个银行系统具有普遍性特征,也就是说,只要有人员操作的存在就有人员因素操作风险的存在,而且这种风险不仅会存在于商业银行所有前中后台业务,还会发生在为防范风险而设定的特定岗位中。

2. 高危低频性和高频低危性

人员因素导致的操作风险还表现出了高危低频性和高频低危性的特点。从已经曝光的操作风险事件来看,一些涉及人员因素的操作风险重大事件,虽然带来的损失巨大但是频率并不是太高,在操作风险事件中所占比例也并不太大,这是因为损失巨大的事件往往涉及到员工内部欺诈、有意识违规等故意行为等情,这样,对于员工来说就存在一定的违规成本(一旦暴露后果严重),因此在员工不能获得较大的利益情况下,很少有人会去冒险,且这样的机会也较为有限,因此损失巨大或危害巨大的操作风险时间发生率并不高,因而这样的事就呈现出了高危低频的特点。对于操作风险的另一个特点—高频低危,原因在于具备这种特点的操作风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很高,绝大多数也属于非故意的行为(操作风险本身就具有不可完全避免的特点),且往往带来的损失也不会太大或者说危害不会太大,因此这类事件有高频低危的特点。

3. 人员素质是影响人员因素操作风险的关键因素

专业素质和道德素质是人员素质两个主要方面。其中,专业素质主要是指操作熟练程度、业务熟悉程度、专业知识掌握水平和操作风险防控意识等,专业素质是影响人员非故意性操作风险的主要因素;道德素质是人们道德方面的内在基础,包含了一个人的德修养和道德情操,体现着一个人的道德水平和道德风貌,它是导致人员故意性操作风险的主要原因。

二、商业银行控制人员因素操作风险的对策

结合以上对人员因素导致的操作风险管理的特点分析,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强化管理:

1.建设科学的人力产权激励制度

科学的人力产权激励制度关系到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优劣和人力资本运营管理的成功与否。建设科学的人力产权激励制度本质上是要坚持以人为本,根本目的是有效激发员工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人力产权激励制度建设可以分为两个子层面,即人力资源技术层面建设和人力资源非技术层面建设。

(1)人力资源技术层面建设

技术层面的人力产权激励制度建设,指的是商业银行通过一系列的专业培训等途径以提高银行员工的个人专业素质。员工的个人专业素质得到提高后,工作中的操作会得到进一步规范,工作效率也将进一步提高,操作风险发生的概率将会大大降低。

(2)人力资源非技术层面建设

非技术层面的人力产权激励制度建设指的是商业银行通过合理的方法防范员工的道德风险,促使银行员工做到敬业和守责。防范员工的道德风险除了可以通过加强道德引导和加强道德教育外,更重要的是要处理好员工个人责任与利益的关系,尽力实现清晰界定,从而使员工能够自主地提升自身的人力资本素质和觉悟,主动规避操作风险,甚至积极参地参与到银行操作风险的防范行动中来。

2.做好基层员工的个人职业生涯规划

做好员工的个人职业生涯规划也是人力产权激励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商业银行要控制人员因素导致的操作风险离不开对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尤其在操作风险多发的基层岗位,做好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尤为重要。这是因为基层业务人员的职业起点必较低,面对的发展和自我提高的机遇相对也比较少,因此更容易滋生懈怠、厌倦等不良工作情绪,在这些负面情趣的影响下很容易在工作中产生经验式的机械操作,从而为引起操作风险埋下隐患。因此,商业银行应该做好基层业务人员的职业生涯规划,积极创造基层业务人员参与银行风险管理和发展规划工作的机会,鼓励他们积极思考,勇于献计献策,使他们有机会获得一个有成就感和自我实现感的职业,这样,不仅有助于提高基层员工的自我认知,更加有助于其将在工作中产生的伴懈怠、厌倦等不良情趣,转变为自觉地为银行的操作风险管理服务的热情,从而可以有效地防止操作风险的产生。

3.员工能力与岗位的匹配管理

员工的能力与岗位不匹配,会造成人力资源利用不当的问题,进而也会引发操作风险。针对这种情况,商业银行可以通过建立员工岗位管理文件专门记录每个员工的责任职能,同时制定员工的须遵守的员工行为准则,通过该文件的记录并结合对员工的日常考核,可以判断该员工的能力是否与该岗位相匹配。如果不匹配,应该判断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如果是缺乏岗位培训,银行应加强对该岗位员工的岗位培训,以使其尽快适应该岗位的要求;如果是因为银行提供的环境空间不够,例如由于人们完成任务所需时间不够、已经达到能力的上限等,针对这种情况,银行应该通过扩充环境空间,以预防错误的发生;如果是因为员工专业素质有限而无法满足岗位要求,抑或道德品质存在问题不适合该岗位,银行则应对岗位人员进行重新调整。

上一篇:绽放梦想 第9期 下一篇:我是你的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