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篇分析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时间:2022-09-02 10:41:09

语篇分析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一、引言

英语阅读在整个英语学习中占有重要地位。培养阅读理解能力是高中英语教学的重点内容,是培养和提高听、说、读、写综合能力的重要环节。传统的阅读教学把教学的重点放在词汇语法上,忽视篇章结构,结果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而语篇分析强调语言的实际使用及语言的环境,使英语阅读教学从词汇、词组、句子的微观层次上提高到了语篇教学的宏观层次上来,使学生在对文章表层理解的基础上,把握文章的深层结构和作者的整体思想,达到阅读理解的较高层次。

二、语篇分析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1.提供背景知识,激活原有图式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反映特定的民族的、历史、风俗、世界观和思维方式。仅仅具备语言知识,不了解与文章有关的背景知识,是不可能有快速、准确的阅读的。教师在讲解文章之前应对文章的背景知识作简单的介绍,比如作者所处的历史时期,当时的社会背景等等,这样才能使学生对文章有准确的理解。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借助实物、图文和影音资料,让学生参与背景知识的讨论和交流。必要时,教师可做适当的补充。

2.分析篇章结构,指导课文阅读

不同体裁的英语语篇结构均有其特定的特征。根据这点,教学上要指导学生把握各种语篇体式的独特性,掌握其间的规律,学会举一反三,做到触类旁通。课堂教学中首先是引导学生划分意义段、进而概括每个意义段的中心意思,抓住中心句,然后把全文按引言、发展及结论做逐层归纳总结,使得学生从整体结构上理清文章的层次,了解文章的全貌,获得文章所传达的完整信息。

(1)预测篇章内容,激发阅读兴趣。在阅读篇章之前可以引导学生对文章内容进行推测,也可以向学生提出与文章有关的具有代表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思考中阅读,同时在阅读中思考。

(2)快速浏览,整体把握主题。篇章教学时,教师要让学生在一定时间内快速浏览课文,并说出文章写了哪些方面的内容,与他们预测的内容是否一致,让学生把握文章主题。

(3)划分文章段落,总结段落大意。在学生通读完文章后,教师应首先引导学生把整个文章划分为较小的语篇并概括其主要内容,锻炼学生在较短时间内找出主题句,以使得学生从整体结构上理清文章的层次。同时分析各部分之间的衔接与连贯的方法以及各部分与主题思想的关系,让学生从更高的层次看清整个文章的组织结构,各部分是如何围绕主题展开的,如何为主题服务的,使学生始终以文章的核心为主线来理解整篇文章。这样久而久之,学生不仅能熟练掌握各种体式的结构和英语书面表达的特点及基本要求,而且能创作出结构完整、层次分明、逻辑合理的文章。

(4)提炼中心思想,分析文章的写作风格。通过分析文章的语言特色、明确语体特征、作者的主要修辞手法等,有助于增强学生对不同文体的了解,提高对文章的鉴赏力。

3.分析语篇的衔接与连贯

语篇中的连接概念专指相邻句子(群)之间的语义联系。通过连接性词语的运用,人们可以了解句子间的语义联系,甚至可经前句从逻辑上预见后续句的语义。课文教学时,我们不仅要让学生了解语篇中的语言知识,更应该去把握语篇的宏观结构,了解句与句之间、段与段之间的各种连接手段以及语篇发展的逻辑关系。这样,从语篇的表层结构连接进入到语篇底层的语义连贯,更好地提高了英语学习效果。我们还应关注连接句子的关联词。关联词的运用在句与句之间起到了一个粘连作用,它能使句子结构紧凑、合理,语义通顺、流畅。这些词或词组就像是黏合剂,其实质就是使句子连贯。

三、结语

运用语篇分析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其独立的阅读能力;有利于使学生成为实践的主体,充分调动其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概括能力和思维能力。在阅读教学中使用语篇教学,不仅强调对文章整体的理解,也注重语言形式和语言意义的统一。实践证明语篇分析教学是提高阅读能力的有效方法,同时也能促进听、说、读、写能力的全面发展。

(作者单位 江苏省睢宁县凌城中学)

上一篇:试论信息技术教材之利弊 下一篇:小学低年级说话写话的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