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校图书馆的社会功能与服务

时间:2022-09-02 10:05:10

浅谈高校图书馆的社会功能与服务

[摘 要]高校图书馆具有文献资源丰富的优势,随着新常态环境的到来,高校图书馆的社会服务功能也面临着转变与提高,通过对比国内外高校图书馆的差异,提出高校图书馆克服各种问题,向社会开放的转变。

[关键词]高校 图书馆 社会功能 服务

中图分类号:G25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0-0196-01

高校图书馆社会功能与服务的有关问题作为普通高等学校评估的一项重要指标在评估体系中列出,并逐渐提高了其在评估体系中的权重。2015年12月31日,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第 4 条第(四)项 :积极参与各种资源共建共享,发挥信息资源优势和专业服务优势,为社会服务。因此,高校图书馆在进行教学和科研服务的双重任务的同时,应进一步发挥自身优势向社会开放,实现图书馆资源共享的文化传播价值。这既是新常态环境对高校图书馆功能提升的要求,也是图书馆完善自身功能的必由路径。

一、高校图书馆提供社会服务的优势

高校图书馆高校图书馆馆藏资源非常丰富,所藏图书门类齐全,学术性强,文献信息收藏连续、系统并完整。目前,我国高校图书馆约有1800所,藏书总量已达6.6亿册,而我国公共图书馆的藏书量只有4亿册,高校图书馆的藏书量远远超过公共图书馆。此外,高校图书馆在长期的馆藏资源积累中形成了自己的资源特色,其馆藏具有系统性、专业性和实用性等特点。我国处于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时代,各高校图书馆也日益丰富电子信息资源,高校图书馆的电子期刊占70%左右,拥有30%的联机数据库,为高校图书馆提供社会服务功能提供了设施保障。

另外,高校图书馆人员队伍具有稳定性、专业性等特点,拥有较为丰富的经验,并可以熟悉掌握图书情报等专业技能,并随着社会发展对图书管理人员要求的提高,更有高学历、高素质的人才不断充实高校图书管理人才队伍,为高校图书馆发挥社会服务功能提供了人才保障。

最后,随着全球网络化、信息化改变人们生活方式,计算机、数字化等先进技术在高校图书馆得到了普遍的应用,促进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为高校图书提高社会服务提供了信息保障。

二、 我国高校图书馆提供社会服务的现状

高校图书馆面向社会服务一直是我国高校图书馆界及社会民众争论较多的话题。在2002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修订)第二十一条指出:有条件的高等学校图书馆应尽可能向社会读者和社区读者开放。但在2015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中却将该条删除,只提出:高等学校图书馆应积极参与各种资源共建共享,发挥信息资源优势和专业服务优势,为社会服务。在此期间,已有不少高校图书馆尝试向社会开放,为社会提供服务。

2014年12月1日起,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西南石油大学、成都理工大学、西华大学、西南民族大学、成都信息工程学院、成都学院(成都大学)、成都工业学院、四川大学锦城学院等11所高等院校向社会开放,成都市市民可以凭借本人身份证在成都先期面向社会试点开放的11所高校图书馆免费办理借阅证,使用高校图书馆丰富的资源和相关服务。成都市教育局提供专项补资金为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提供部分支持,各高校图书馆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对未成年人办理借阅证。

但是,我国高校图书馆为社会服务尚未做到毫无障碍地对社会开放,大部分高校图书馆甚至没有向社会开放的计划。[1]

三、国内外高校图书馆面向 社会服务的差异

目前,国外一些发达和发展中国家的高校图书馆已经十分普遍地向社会提供服务。在美国,所有大学图书馆几乎都向社会读者开放,不论地区、年龄和种族,只要来馆并出示能够证明自己身份的证件,就可以办理相关手续,入馆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日本已有80%的高校图书馆面向社会开放。德国法兰克福大学图书馆多年来一直接待校外读者,社会服务量与校内服务量分别为40%和60%。

与国外相比,国内的高校图书馆在面向社会服务的深度和广度上均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国外公共图书馆与高校图书馆都受政府税收的支持,而每个公民作为纳税人,有利用图书馆的权利,每个图书馆也都有义务为社会服务;在我国,长期以来,人们认为服务于社会的是公共图书馆的事情,高校图书馆服务范围仅限于本校师生,虽然有着丰富的馆藏文献资源,但社会读者却望而却步,这样一来,文献资源利用价值降低,文献资源闲置现象严重。【2】

四、未来高校图书馆社会服务功能的发展方向

教育部最近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指出:“高校图书馆可以积极参与各种资源共建共享,发挥信息资源优势和专业服务优势,为社会服务。在保证校内服务和正常工作秩序的前提下,图书馆可以发挥资源和专业服务的优势,开展面向社会用户的服务。”随着当今社会的飞速发展,高校图书馆亦应积极克服各项困难面向社会服务。

(一)本着自愿原则,加大馆藏文献 ,提高服务质量。随着新常态时代的到来,大学图书馆应主动向社会敞开门。各高校图书馆要转变观念,增强主动向社会开放的意识,并根据本馆的实际情况决定是否向社会开放,怎样向社会服务。丰富的文献资料是高校图书馆赖以生存的基础,图书馆要面向社会就要加大馆藏建设并完善文献采集体系,确保文献购置数量和质量;要加强馆际交流,利用互借等方法,满足读者对馆藏以外文献的需求;加大电子文献及网上专业数据库的建设和利用,以满足读者不断增长的文献信息需要。

(二)循序渐进推进高校图书馆与公共图书馆资源共享。更新观念,进行校地联盟,共建共享高校图书馆主动与公共图书馆协商,建立联盟关系,在资源上共建共享,充分进行资源利用。循序渐进地明确职能、正确定位,摆正主客体关系,以客体适应主体的需要,才能真正体现图书馆“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本质精神和社会价值。

(三) 本着互惠原则,打造和谐的图书馆人文环境 。面向社会服务必然涉及有偿服务和无偿服务以及校内外读者关系等问题。从满足社会读者继续教育和终身学习的角度看,高校图书馆面向社会服务是一种社会义务,既然是义务,就应该侧重社会效益,同时,要争取合作各方优势互补,共同受益。高校图书馆应把人本精神贯穿于服务始终。[3]在服务过程中应从每位读者的需要出发,细致地研究读者的文献信息需求,千方百计地提供适合读者个体所需的文献信息,这种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要始终不变,图书馆的各项工作都要以读者的需求为导向,打造一个和谐的可持续发展 的图书馆人文环境[5]。

五、结束语

在新常态下,高校图书馆应不断开拓服务领域,寻找更多途径为社会服务,对于必不可少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安全问题等,应积极寻求一举两得之方法,合理地规避而非“避而不见”。总之,高等学校以其专业优势、人才优势和资源优势为经济建设贡献了巨大的力量,为各级政府的决策提供了理论及技术的依据。高校图书馆作为一个信息交流平台面向社会提供服务,有助于实现全社会范围的信息资源统筹开发和利用,促进信息产业的发展,拉动经济的增长。为此 ,高校图书馆要做好思想上、物质上的准备,为构建我国和谐社会与学习型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

参考文献

[1] 叶春光,高校图书馆面向社会服务的再思考[J]。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vol.19,No2,June,2010

[2] 李梅军.高校图书馆面向社会服务研究[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2OO8(5):87~91.

[3] 李建华.试论图书馆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及其发挥[J].高校图书馆工作,2oo6(5):53~55,63.

上一篇:微课程视角下的中职语文翻转课堂 下一篇:中国城市再分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