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地质工程测绘外业的安全管理

时间:2022-09-02 08:13:17

浅谈地质工程测绘外业的安全管理

【摘 要】地质工程测绘外业的安全管理包括:人员安全、设备安全、资料安全、环境影响安全等。安全生产需要全员参与,需要全过程控制,需要每位员工在各个作业过程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关键词】地质工程;测绘;外业;安全;管理

地质工程测绘外业包括:矿区平面控制测量、矿区高程控制测量、矿区地形测量、矿区航空摄影测量、矿区航测外业调绘、矿区勘探网测量、矿区勘探线剖面测量、矿区勘探坑道测量、矿区勘探定位测量、矿区勘界测量、矿区验收测量等。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地质工程测绘和其它测绘一样,测绘人甩掉了肩上的图板,也不再用“摇旗呐喊”做通讯手段了,并且坐上高级的越野车,使用上了高精度且快速的智能测绘仪器,可谓是装备精良、兵强马壮。然而我们的地质工程测绘的安全问题并未减少,反而更加复杂,隐患更多。这就给我们每一位外业生产人员和每一位外业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测绘外业安全涉及人员安全、设备安全、资料安全、环境影响安全等,影响测绘外业安全的主要因素是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

1 人员安全

为了保证人员安全,出测前应作好测区的资料收集,包括作业区自然状况和已有资料情况。根据作业区自然状况及当地风上人情,编制《安全作业规定》,并由测量组织全体队员认真学习,有针对性地进行安全意识教育和安全技能培训。 《安全作业规定》应包括以下内容:

1.1 准备工作

了解矿区有关危害因素,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流行病、自然环境、人文地理、道路交通、社会治安等状况及对策。配发相应劳动防护用品,并根据工程具体情况添置野外救生用品、药品、通信和特殊装备。

对队员进行必要的体检,以免其进人不适应的地区作业。组织赴疫区、污染区和有可能散发毒气地区作业人员学习相应的防护知识,并注射疫苗和配备防护器具。对进人高原地区的人员还要进行高原病的相关知识学习。

测量部门要加强对驾驶员的管理,提高他们的责任心,督促其高度重视行车安全,作好平时的车辆维护及检查保养工作。司机要对行车安全负全责,车上人员要听从司机的指挥,不得强求司机进行有损行车安全的行为,严禁疲劳驾驶。

1.2 行车

驾驶员应掌握所驾车辆的构造、性能、状况,并掌握车辆保养和维修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应了解所运送设备的性能,保证人员和设备的安全;严禁危险品与人员混装;外业车辆应配备必要的检修工具和通信定位设备;在沙漠、高原、戈壁等人烟稀少条件恶劣的地区应采用双车作业,每车应备用双胎,且最好是两车为同一车型。尽量避免夜间行车。

1.3 饮食

配备专门的伙房人员,饭食要做到卫生,吃熟食喝开水,禁止食用霉变和被污染过的食物,禁止食用不易识别的野生植物,并注意饮水安全。

1.4 住宿

应了解住宿环境和安全通道位置;便携式发电机应置于通风处,并作到人机隔离、专人管理;备好防寒、防潮、照明、通信等生活保障及必要的自卫器具;搭设帐篷应选在安全位置。

1.5 外业作业

(1)进入沙漠、高原、戈壁、沼泽、原始森林等人烟稀少条件恶劣的地区,应配备足量的通信设备和判定方位的工具及资料,必要时请向导带路。进入高原要配备一定量的氧气袋和红景天等药物,以备作业人员产生的高原反应。

(2)遇大风、暴雪、雷雨等恶劣天气天气应立即停止外业作业。

(3)在高压输电线路、变电站(所)、发电厂等区域作业时应使用绝缘标尺及绝缘棱镜杆。

(4)在人、车流量较大的道路上作业,必须穿着安全警示反光背心,设置安全警示锥形桶,配备安全警戒员。

(5)水上作业及涉水渡河,应首先探测水深及流速和流向,确保安全。

(6)进入坑道、矿井测绘前,应打开门、井盖并通风半小时以上才能进入。井口、洞口应围设安全警示锥形桶或安全警示围栏,配备安全警戒员。

(7)进入少数民族地区,出测前应学习国家有关政策,了解当地风土民情、社会治安状况,主动与当地测绘主管部门和公安机关进行沟通。

2 设备安全

仪器设备应注重防损、防盗工作。由于外业环境的特殊性,更应作好防霉、防雾、防锈工作。作业时要注意防水、防尘,当天用完后肢时清理并干燥通风,存放时还要特别注意防盗。运输途中,仪器要置于仪器箱内,注意防震、防跌落、防撞击。

3 资料安全

我们的测绘资料包括电子数据及各种图纸和航测遥感像片,她是测绘人员爬山涉水辛勤劳动的成果,一旦损毁、丢失或检查验收不合格,只能重测。更重要的是很多测绘资料是国家秘密,涉及国家安全,一旦丢失,后果不堪设想。资料安全包括:资料灭失,资料外泄,资料质量问题。

3.1 影响资料安全的主要因素

(1)安全意识淡薄。有很多队员并未认识到资料安全的重要性,资料安全观比较淡化。

(2)质量意思不强。作业时对作业文件及有关规程规范没有严格执行,抢工期,对生产过程控制重视不够,出现漏测、漏绘、返工重测等问题。

(3)技术上的落后。使我们在工作时不得不与其他拥有先进技术的公司合作,共同使用相关资料和共同拥有成果。

(4)硬件设备的故障。导致送出维修,或存贮数据的消失,尤其现在的设备都存储在电子设备上。

(5)人为错误。由于操作失误,以及没有按规定要求或操作不当。

(6)病毒。由病毒直接破坏数据或木马偷窃数据。

(7)信息窃取。被别有用心的人从计算机上复制或将存储设备、介质偷走。

(8)黑客入侵。入侵者通过网络远程入侵系统,侵入形式包括很多,如系统漏洞,管理不力等。

(9)自然灾害。雷击、暴风雨等造成系统的崩溃,火灾、洪水、地震、地陷造成数据存贮介质的物理损坏。

(10)电源故障。电源供给系统故障,一个瞬间过载电功率会损坏在硬盘或存储设备上的数据。

(11)磁干扰。磁干扰是指重要的数据接触到有磁性的物质,会造成计算机数据被破坏。

3.2 为了保证外业工作中的资料安全,应主要注意以下几点:

(1)重点保护资料。资料的范围:国家控制点坐标,军用地图,涉及军事、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要害设施的图纸、航测遥感像片和控制点坐标,矿区资源分布图,包括观测原始记录和各种计算资料等。

(2)为了防止电子记录的意外损毁或丢失,每天作业结束后应及时从仪器设备中导出数据,并作好双备份,每一备份应分别存放在不同房间。作业员是数据安全的第一责任人。

(3)严禁利用互联网传送未经有效加密处理的数据。

(4)加强对数据人员的管理,强化作业员的保密意识,测量负责人应予高度重视。

4 环境影响安全

由于测绘工作的特殊性,免不了会对环境产生不利的影响,但我们应加强环境保护教育,尽量作到以下几点:

(1)尽量少占耕地;

(2)量少砍林木;

(3)产生的作业及生活垃圾中不易降解物尽量带走或就地深埋;

(4)保护野生动植物;

(5)注意设备用柴油、机油、油等对土壤的污染;

(6)注重野外用火安全,严防森林火灾。

5 结束语

地质测绘外业的安全管理千头万绪,细节繁多,作业文件及有关规定也不可能全部列出。安全生产需要全员参与、需要全过程控制、需要每位员工在各个作业过程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高度重视。

地质工程测绘是地质勘探工作的基础性工作,地质工程测绘的野外工作是地质工程测绘最主要部分,重视地质工程测绘外业安全管理是是整个地质勘探工程的重中之重。安全重于泰山,野外测绘生产单位应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和安全保障及应急救援预案,改善安全生产条件,强化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加强安全生产管理,确保安全生产。

参考文献:

[1]CH 1016-2008 测绘作业人员安全规范[S].

[2]测绘管理与法律法规[M].北京:测绘出版社,2009.

[3]姚承宽.测绘管理探索与实践[M].福州:福建省地图出版社,2O05.

上一篇:无线远程监控在迁曹铁路供电系统中的应用 下一篇:分析农田水利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