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编辑队伍建设之我见

时间:2022-09-02 08:13:16

当前编辑队伍建设之我见

摘要:编辑人才是编辑出版业的核心,而随着市场化的深入发展,媒体出版业的转型改制,编辑队伍极不稳定,这是编辑队伍建设的难题。本文拟从严把进入门槛、编辑互相帮扶、制度考核等三方面提出了建设高素质编辑队伍的策略,以期对编辑队伍建设有所裨益。

关键词:编辑队伍建设;进人关;帮扶关;考核关

中图分类号:G2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122(2010)12-0150-02

作为一名期刊工作者,从事编辑工作已近十年;作为农业科普期刊《农村百事通》的内容质量把关者已经五年多。虽说时间不算长,却也不算短。在这许多年里,目睹许多的同事总是在不经意间变成了曾经的同事,心里总不是滋味。现在是市场经济,市场化用工,人员流动本就像吃饭一样平常,笔者之所以感到不是滋味,是觉得流动太频繁了。既为曾经的同事感到惋惜,也为单位成了人才的中转站抑或是人才培养的“摇篮”而叹息。笔者认为编辑队伍的稳定是编辑质量稳定和提高的基础。《咬文嚼字》的主编郝铭鉴先生说,刊物是要有一点精神的。显然,刊物的精神要靠编辑来传承和表现。因此,加强编辑队伍建设是当前出版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应着力把好“三关”:

一、把好进人关

这是一个非常老的话题了,但现在却显得特别重要。江西出版集团公司原副总经理周榕芳同志经常讲要确立编辑的主体地位,要重视领军人才的培养。他说:“编辑人才是出版社各类人才中最关键的人才,编辑工作是出版社工作的中心环节。”这是一个老出版人在从事编辑工作几十年后,对编辑工作的高度概括和心得凝炼。

笔者在进入出版行业之前,觉得编辑这个职业很神圣,也觉得编辑是一个高不可攀的职业,如有幸从事编辑工作是一种荣耀。编辑在社会上不仅令人尊重,还令人羡慕。应该说社会上大部分人都持这种态度。可进入这个行业之后,目睹这许多年的变化,感到许多从事编辑工作的同志并没有把编辑看作是一份很崇高的职业。出版的二重属性,决定了从事编辑工作的同志既要懂出版知识,又要懂所出图书或报刊领域的专业知识。要成为这两方面的行家里手,没有坐多年冷板凳的决心和高度的责任心、持之以恒的热情是不可想象的。

鉴于此,我们出版单位在招人的时候,一是要严把政治关。没有政治敏感性,就容易偏离出版轨道,一旦出现政治错误,不仅影响编辑本人的前途,还会给单位带来很不好影响。二是要严把知识关。作为一名编辑,首先要爱读书,广博的知识要靠平时有心的积累和充满兴趣的阅读,而一个不爱读书的人,是很难通过工作培养出这方面的兴趣的。三是要有强烈的责任心。编辑尤其是文字编辑,很多时候都是案头工作,一时半会儿不容易被人发现自己的能耐,因此要有耐得住寂寞的进取心和追求尽善尽美的钻研精神。这方面,其实在面试时通过仔细与应聘者聊学习经历或工作经历,是很容易发现应聘者责任心强不强的。其实,招编辑除了公开信息之外,对于发现的好苗子还要敢于积极引进,在这方面值得我们学习的例子举不胜举。这是出版工作的基础环节,只有人员素质过关,后面的几关才有意义。

严把进人关还有一层含义,就是对没有培养前途的编辑要及时解聘或者调整其工作岗位。在工作中,每次招人,笔者都要如实地把我们的办公条件和待遇告诉应聘者,最后还要叮嘱应聘者再仔细考虑,如确实对编辑工作有兴趣,就来,不要来了又天天后悔,干一阵子又走。对应聘者,笔者的观点是:进来前严格把关,进来后真心对待、积极培养。

二、做好帮扶关

通过面试等进人关之后,对被招进来的人员,关心他们的工作和生活,为他们创造成长、成才的机会就显得特别重要了。现在很多单位,都希望人员一来就能发稿,愿望虽然好,其实是不可行的。江西的出版前辈喻建章老人在他的《我的七十年出版生涯》里有一句话:书有书的命,人有人的命;若要保命长就要保质量。笔者第一次读到这句话时,心头为之一震,喻老用二十个字就把出版的精髓简单明了地说明白了。编辑是出版物内容质量的守门员,实践经验证明,一支专业化的办刊队伍,靠学校培养、社会招聘、竞争上岗等办法很难直接获得,只有依靠自己内部工作实践的锻炼和培养才是解决的根本途径。其中“以老带新”的帮扶式培养具有目标明确、效果良好、见效快速的优点,也是一种很老的办法了。虽然是老办法,却着实管用,可是现在却用得越来越少了。随着各地出版产业集团化、上市化,一大批具有丰富出版经验的同志因年龄关系退养、退岗,使得本来就人才紧张的知识密切型产业显得人才更加紧张。一个合格而称职的编辑,没有三五年的艰苦磨砺和高度自觉的钻研精神是不可得的,而现在在不少出版单位,由于编辑责任过度经济化,使得同事之间总有有形或无形的一堵墙隔着,既没有明确的师傅帮带机制(即使有也大多形同虚设),也没有内部帮扶的气氛,新同志没有成长的积极性和方向性。《编辑的悟性》作者郑一奇先生说:“多年来,笔者在审读书稿的时候,对诊治各种‘硬伤’是不敢掉以轻心的。这种责任心的培养,是来自老一辈编辑家的言传身教。”这充分说明“以老带新”培养编辑的作法,影响是深远的。因此,出版业的兴旺发达迫切要求出版单位建立健全帮扶机制,提高出版质量。出版质量问题已经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许多出版物也是“硬伤”不少、不断。之所以出现“硬伤”,不外乎两种情况:一是作者本身考量不周出现“硬伤”,而编辑没有发现或不敢发现;二是作者原稿没有硬伤,是编辑在加工润饰过程中,无知妄改给作品带来了“硬伤”。在审稿中,笔者也经常发现有些作者利用农业生产中的单株表现、边行优势和小区产量来推导大田生产的产量,给读者以他的品种产量特别高的假象,误导读者。这些问题的出现与编辑的工作态度、编辑加工方法都有关系,仅靠新同志自己摸索是很难避免的,所以笔者认为“以老带新”的帮扶式培养新编辑的作法应该在出版界大力提倡。

要使帮扶培训机制产生好的效果,一是要注意选好苗子,二是要注意选好帮扶的编辑。没有好的苗子,再好的老师也带不出好的学生,空花精力。没有好的老师,好的学生也会成长慢。可以建立承担带徒弟的编辑,根据带的数量适当折抵工作量或者经济指标,新编辑的工作质量也要与帮扶的同志挂钩的考核机制,从而保证帮扶质量。《读者》杂志采取的新进人员在上岗的头一两年甚至三四年内都没有发稿权,而是为老编辑提供服务,当对杂志和栏目的定位有深刻认识后再安排发稿的做法也是值得业界学习的。

三、抓好考核关

编辑工作的质量如何考核一直以来是一个比较难的问题,但这又确实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这些年,对出版业来说,改革的浪潮用此起彼伏、波涛汹涌来形容,一点都不过分。义务教育阶段的教材公开招标、政府采购、循环使用,小学及初中学生配发教辅数量锐减,出版社评级,改革书号管理和发放方式,对许多出版社的经济效益带来严重冲击。笔者认为转企改制给出版社带来的最大挑战就是观念、人才和管理的不适应。在这种形势之下,出版社靠卖书号谋取利益的难度会越来越大,可以想见,在不久的将来,书号、刊号作为一种稀缺资源捧在手上的现象也会成为历史。一些出版社由于效益严重滑坡,人心思动,人才流失严重,出版物粗制滥造,文字差错、常识性错误严重超标的现象不少,亟需引起高度重视。要做大出版业,人才是第一位的,没有敬业乐业的优秀人才,选题再好,策划再强,市场再大都将难以在出版业的市场中获得大的发展。因此,加强编辑队伍建设比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一些有识之士早已做好了准备,如果我们不能在队伍建设上谋划好,前程路上的坎坷是不可避免的。也正是由于这些情形的出现,有些出版单位的经济效益出现滑坡,为了减少开支,一是减少职工福利甚至取消福利,二是大力减少人力成本。这样一来,素质好的或有路子的就纷纷离职,一些暂时跳不成槽的也不能安心工作,无法潜心钻研业务,心浮气躁,典型的“吃着碗里看着锅里”的心态,时时都在关注和寻找新的机会准备跳槽。进来一些刚毕业的同志,难以适应出版业竞争对高素质人才的需要。

因此,抓好考核关,对一些新编辑来说,是促使他们快速成才的有效措施。新编辑在加工润饰书稿或者报刊稿件时,一般有四种心理:一是不敢改,二是不知改,三是不想改,四是无知妄改。要克服这四种不当心理,有些考核编辑的经验是值得借鉴的,如《中国建材报》,在尚无“差错率在万分之一以内为合格品”的规定之前,就对编校人员“约法三章”:版面差错率在万分之三以内,责任编辑写出书面检查;差错率在万分之四的,扣除责任编辑全部校对费;差错率在万分之五以上的,每错一字,还得从责任编辑工资中扣除5元,其中如有标题或人名、地名等重大差错,还要在报上公开署名更正。这些都是考核编辑水平和责任心的有效方法。又如目前,有的出版社实行成品抽检制度,每年让年轻编辑自送一本责编的好书,由老编辑逐一审校成品,对编校质量优秀的予以表彰,对编校质量不合格的进行批评处罚,这也是在新形势下考核新编辑工作质量的一个好办法。除此之外,还可以定期开展编校质量竞赛,寓考核于活动之中。

编辑队伍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工作,要长抓不懈。当编辑的都应怀抱高度的责任感,并且牢记电视剧《潜伏》中的台词“你可以不聪明,但不可以不小心”和常言“安全来自长期警惕,事故源于瞬间麻痹”之类有益的警示。笔者认为,对编辑的考核要常态化,对在考核中业绩突出的编辑,要在工资奖金方面与业绩平平的编辑拉开差距,对差错不断的编辑要严厉处罚,以利发挥考核机制的长效鞭策作用,促进编辑队伍整体素质的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 余云腾.何来“日本女郎”?[J].咬文嚼字,1998(5).

[2] 谢冕.为“沙扬娜拉”送行[J].咬文嚼字,1998(5).

[3] 杨牧之.论编辑的素养[M].河南:大象出版社,2009.

[4] 郑一奇.编辑的悟性[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5] 郝铭鉴.《咬文嚼字》刊物是要有一点精神的[J].传媒,2007(1).

[6] 周少英.守护编辑的底线:文字安全[J].编辑之友,2010(4).

[7] 刘岩.责任编辑的编校质量管理与文末标注[J].学报编辑论丛,2007(5).

上一篇:科学发展观与编辑人才培养 下一篇:都市报“情感倾诉”栏目叙事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