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阅读

时间:2022-09-02 05:15:05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阅读

阅读过程是学生解读文本的过程,可以说理解性阅读是给学生提供养料的,那么阅读的感悟则是对学生生命高度的提升。《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让学生在阅读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从而实现“有创意的阅读”。感悟是学生在整体把握文章的理解、评价、读写结合的拓展、思想认识的同构等因素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比较、综合、联想等思维活动,发现新问题、开拓新思路、产生新认识。那么,我们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有效的阅读呢?

一、巧辟蹊径,从课题入手。

在阅读教学实践中,我们教师应该巧辟蹊径,从课题入手,让学生从研读课题入手进行悟,从题目中知其内蕴、窥其文义,得其意趣。教师用满面春风的语态,带有浓郁情味的话语,饱含激情的语气来引发学生的情感,产生一种师生情感共鸣的语境,使学生为之所感,为之所悟,指导学生通过读中“悟”、“悟”中读,引导学生提升阅读质量,领略生命之巅的秀丽风光。让他们自己去读、去悟,去以大观小、由小窥大,从而转化为良好的学习动机,获得理想的教育效果,进而掌握“文章”精髓,领略“文章”的美妙。

二、展开想象,从设疑入手。

在阅读教学导入时应教会学生质疑,在质疑中不断拓宽思维。如教学《咏柳》这首诗时,先引导学生有序地观察插图,展开想象:诗人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面对这样的景色,你想到了什么?学生由柳树联想到春天来了,人们趁着这美好的春光乘着马车到郊外尽情地游玩……在教学中不断激活学生的想象,无疑是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插上腾飞的翅膀。

三、入境悟情,从情境入手。

在 新课导入环节中创设情境,营造成一种“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氛围,以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采用情境教学法,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手段,千方百计地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些课文,留下一定的艺术空白,这就为创造“悟”提供了有利的契机,我们就可以抓住这些艺术空白,引导学生驰骋想像,创造“悟”的广阔空间。在教学时,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已有知识水平和可接受能力,鼓励学生展开大胆而又合理的想像,予以补充。如教学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水上飞机》一课时,由于第七自然段是全文的重点,让学生体会“有的……有的……还有的……”的句式以及分号在其中的作用,并通过想象,让学生填补句末省略号带来的空白,畅想水上飞机其他的用途,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引导学生分角色朗读,入情入境,入境悟情,读出小海鸥“吃了一惊”的语气,表现出水上飞机骄傲、自豪的神态,进一步体会水上飞机的神奇本领。

四、尊重学生,从对话入手。

教师引导学生展开与文本“对话”时,要建立起平等的、和谐的师生关系,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情感,把学生当作“知识源”,把课堂构建成一个美好的精神家园,营造开放性的课堂教学环境。师生相互质疑,通过多角度、多侧面的立体探究,促进学生思维,不断产生共鸣,从而发展学生智力,教会学生思考和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学生能从文本中捕捉相关的信息,然后加进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感受。这样对教学进行感悟,充满了感性,调动了学生的生活积累,调动了学生的直觉、感受、想像、情感,使学生在感性化的学习中领悟课文,完善人格,关注解读文本方式,学生得到和谐的发展。

综上所述,《新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提出:“阅读应该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教师指导学生在课文中“潇洒地走一回”。不但能激活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而且使其成为知识的发现者和研究者。“水尝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发灵光”。学生就能从阅读中悟出智慧的生成,学生的多角度求答,海阔天空,拓开了学生的思路,活跃了学生的思维。

上一篇:爱是什么味 下一篇:郑州中小旅行社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