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普通高校与高职院校联合开办本科教育的定位和特色研究

时间:2022-09-02 05:11:21

基于普通高校与高职院校联合开办本科教育的定位和特色研究

摘要:高职教育应包括专科、本科和研究生三个层次,而我国高职教育目前主要局限于专科层次人才培养,本科层次的高职教育尚处于试办阶段,如何办好高职本科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一个不可回避的重要课题。高职本科应更加突出人才的技术应用性,更好地为岗位群或跨岗位服务,将培养重点定位于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实施一所本科院校只对应一所高职院校的联合培养模式能充分发挥本科大学和高职院校各自的优势,加快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

关键词:高职本科;办学定位;办学特色;职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3)07-0045-03

大力发展高职教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高职本科教育作为一种新型的办学模式,是在高职专科教育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高职本科应该是以培养技术理论与实践技能相结合的、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为主的一种较高层次的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因此,如何办好高职本科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一个不可回避的重要课题。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发展,寻求我国高职本科的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优化技术精英的培养途径,具有重大而深远的现实意义。

高职本科的办学定位

在国际上通行的高职教育包括研究生、专科生、本科生三个层次,目前我国的职业教育主要局限于专科层次人才的培养,在层次拓展上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遵循职业教育的发展规律,职业教育层次拓展是与经济发展保持紧密联系的,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办学层次的提高必将对职业教育提出更新和更高的要求。高职本科不仅应具有“高等性”,还必须具有鲜明的“职业性”,既不同于普通本科教育,又应该区别于高职专科教育。

(一)高职本科与一般本科的区别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的《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1997年修订稿)将第三级教育(高等教育)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相当于专科、本科和硕士生教育;第二阶段相当于博士生教育。第一阶段又分为5A和5B两类。

5A类属于理论型,包括硕士生、本科生两个层次,“目的是使学生进入高级研究项目或从事高技术要求的专业”。5A类的技术人才培养主要是针对地方和行业的,大部分毕业生的就业方向是到工矿企业的生产一线从事技术服务工作,还有一少部分复合型人才将从事研究、开发或技术管理工作。由此可以看出,普通本科教育是以知识文化教育为基础,以学科、专业为主体的教育体系,培养的是开发研究型的人才,同时以现代工程技术作为补充。5A类技术人才的培养目标为: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面向生产、管理等第一线的,获得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等基本训练的,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5B类属于实用技术型,应该包括高职本科生、高职硕士生两个层次。学习内容对应具体的职业和特定的技术岗位,“主要目的让学生获得从事某个职业或行业,或某类职业或行业所需的实际技能和知识”。由此可知,高职本科教育是以技术文化教育为基础的,强调的是职业性、技能型和岗位对接的教育体系。原国家教委在《关于积极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原则意见》中明确指出:“高职教育是属于在高中阶段教育基础上进行的一类专业教育,是职业教育体系中高层次,其培养目标是在生产服务第一线工作的高层次实用型人才,这类人才的主要作用是将已成熟的技术和管理规范变成现实的生产和服务,在第一线从事管理和运用工作。”所以,高职本科也应采用具有我国职业教育特色的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模式、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及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这四大模式也是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成功模式。

(二)高职本科与高职专科的区别

当前教育界较为成熟的观点是将人才区分为学术型、工程型、技术型和技能型四大类。对技术应用型和操作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在我国主要由高职高专院校完成。

高职专科人才培养过程是依照企业的某个岗位或岗位群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要求开发和实施人才培养方案,要求学生熟练掌握特定岗位的操作技能以及必备的专业知识,以够用为度。正如黄炎培先生所说的:“职业教育是针对取得某种社会职业资格的教育,这种教育对人才的培养与毕业生就业时的职业岗位联系很直接。”

高职专科人才培养目标是为一个特定的职业岗位服务,更强调所培养人才操作技能的熟练性,希望毕业后能与职业岗位实现“无缝”对接。那么,高职本科就应更加突出人才的现代技术应用性,将培养目标定位于技术应用型人才。学生应能达到为某一岗位群或跨岗位群服务的要求。高职本科培养的学生具有将工程设计图纸进行工程实践或转化为工业产品的能力,成为技术操作工和设计工程师的桥梁和纽带,同时还应具有一定的专业管理知识和技术开发、研究创新能力。相对于高职专科生,高职本科生所接触的是更为先进、智能化水平更高和经常升级换代的装备。生产技术的不断更新和工作环境的不断改善,都要求他们除了具有较强的专业技能外,还应胜任生产一线的组织管理工作,成为企业技术岗位上的“核心”人物,基层组织管理的“领导”人才。因此,高职本科生除了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不必达到普通本科的程度,更强调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之外,还应具备更熟练的职业技能、更宽泛的专业能力和更全面的综合素质。

高职本科的办学特色

强调应用性、服务生产一线,体现实践能力的培养,是高职教育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的主要特色,这是由职业教育本身的特色决定的。

(一)借鉴发达国家经验

世界上发达国家对高职本科的培养目标、定位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但都与高职专科有着明显的区别,在培养目标上体现为“两高一广”,“两高”即高层次、高素质,“一广”即专业适应面广,面向行业或职业群而不是某个岗位。

例如,德国的职业教育是随着社会经济持续增长而发展起来的,由于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生产工艺的不断精细化和复杂化,使得对技术应用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面向某一岗位或某一种技术培养的高职专科生,很难适应现代技术密集性和工艺复杂性的需求。因此,德国从上世纪70年代中期起,陆续将三年制的高职专科改为四年制的应用科技大学(University of Applied Sciences),从而改变了传统高职专科生仅为适应某一岗位需求而培养的目标,更加强调学生开发创新能力的培养,能够同时胜任多个生产岗位,还能不断引进新工艺、新方法和新的技术项目。

与普通本科大学相比,高职本科应更加突出应用性和区域性,更好地为地方的经济建设服务。与高职专科相比,高职本科应具有更强的适应性和系统性,不断拓宽专业口径,充分体现职业教育宽基础、强理论、重实践、多样化、综合性的特色,以良好的就业前景和高额报酬吸引广大学生报考。

(二)加强通才教育

就高职本科而言,由于培养的是高级技术型人才,这就要求高职本科不仅要训练学生的专业技能,而且要着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和能力,使他们具备持续学习能力和自我评价的客观态度,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有足够的心理承受力和适应性。不仅要求学生会“做事”,更应注重学生关键能力的提升(关键能力包括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使学生具备能够完成今后不断发展变化的工作任务的跨专业、多功能、不受时间限制的能力,具备不断克服知识老化从而能够持续地终身学习的能力。

实训教学是职业教育的关键环节,不仅是技能的训练,更是理论在实训中的检验,体现的是“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和创新能力的养成。在这一环节中,蕴涵了丰富的职业意识、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既是学生毕业后成为一名合格职业人的必要条件,也是学生人文精神养成的重要过程,同时还要从培育学生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入手,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质和职业行为。良好的生活习惯及做人的基本素质是养成良好职业素质的前提和基础,只有这样,毕业生才能具备直接上岗工作的能力,增强职业技能适应性和将来的发展后劲。高职教育改革趋势应体现培养技术型通才的教育理念,使我们培养的技术型通才不仅具有基础知识和理论之“通”,一般能力和方法之“通”,而且更突出地体现在具有技术与应用之“通”,创新与发展之“通”上。

(三)天津市高职本科建设的特色

发展本科层次高职教育的路径有许多,最直接的便是高职专科院校与相关行业的本科院校联合办学。天津市于2012年启动了四年制高职本科教育改革试点,开展联合培养技术应用型、高端型技能人才的工作。按照“政策引导、共同管理、分工实施”的原则,采取一所本科院校只对应一所高职院校的方式,招收在天津市参加秋季普通高考的考生,按照本科分数录取,学制4年。

我院与天津理工大学共同开办了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与合作院校按照本科人才培养的要求,与相关行业、企业合作,共同确定人才培养方案。天津理工大学负责教学质量监督、相关的教务管理和学生的学籍管理、颁发毕业证书和学士学位证书,达到相关职业技能标准的学生在通过国家职业技能鉴定后,还将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我院则负责教学实施、学生管理和学生的日常生活管理。

从教育部颁布的文件可以看出,国家已开始从制度层面主导高职专科与应用型本科衔接,引导高职专科院校与应用型本科院校合作育人。开展联合培养能充分发挥本科大学学科多、师资强、条件好、校园文化底蕴厚的办学优势,逐步解决高职院校学科意识淡薄、科研方向不够明确、学科带头人紧缺等问题,从而完善自己的层次结构。适度发展本科层次的高职教育,培养出社会经济发展所需要的技术精英,是天津市为积极推进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示范区建设,加快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而推出的新举措。

(四)专业设置与开发

高职本科开发的专业应根据社会需求,针对行业、企业的职业岗位或者岗位群,具有较宽的口径,而不是针对学科,不能像普通高等教育那样用专业目录规范和限制高职本科教育的专业设置。要结合区域经济建设的发展,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体现区域化的特色和社会职业的基本属性,根据高职本科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构建高职本科的专业体系。高职本科培养的人才应具有应用性与操作性,决定了职业教育方式不能忽视实践性教学,应充分利用高职院校现有的校企合作资源和实验实训教学平台,采取行动导向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方法,以工作过程为主线,以职业能力为基础,以工作实践为起点,建立起基于工作任务的课程体系,开发专业核心课程,明确专业核心技能,采用行动导向、任务驱动等具有中国职业教育特色的方法实施教学。要不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构建起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课程评价体系,注重过程性考核,将素质教育贯穿于教学全过程,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

参考文献:

[1]姚多忠.探索高职本科教育发展的规律[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0(13).

[2]彭秋发,孙占学.一般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模式研究[J].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

[3]叶华光,崔现强.高等职业教育本科与专科的主要边界研究[J].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2).

[4]李均,赵鹭.发达国家本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研究——以美、德、日三国为例[J].高等教育研究,2009(7).

[5]吕玉明.素质教育中“关键能力”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杂志(理论),2008(6).

[6]张秉福.本科高职实施通才教育[J].现代教育科学,2005(5).

[7]鲁武霞.院校协同:高职专科与应用型本科衔接的主体支持[J].职业技术教育,2011(31).

作者简介:

顾青(1959—),女,上海市人,工学硕士,天津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经管系主任,研究方向为经济管理、职业教育。

吕玉明(1955—),男,天津市人,天津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自动化技术、职业教育。

上一篇:高职《果蔬贮藏与加工》项目课程设计与实施研... 下一篇:以岗位能力需求为导向的动漫专业后期制作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