棋例改革面面观①

时间:2022-09-02 04:39:15

棋例改革面面观①

1999年版《象棋竞赛规则》问世已经七年多了,它对象棋的普及与提高都起到了积极作用。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它原有的一些规定已跟不上时代的脚步,改革势在必行。尤其是广大棋手、裁判员密切关注的第四章棋例部分的改革更是引人注目。

从2005年起,中国象棋协会几次发文,对比赛中出现的有争议的棋例,统一裁决尺度,同时对一些棋例也进行了改革。相信不久的将来,新版本的《象棋竞赛规则》一定会在大家的期盼中诞生。

近两年来,我参加了20多次各种级别象棋赛的裁判工作,接触了许多棋手与裁判员。在棋例改革的动荡时期,一提及棋例,人们普遍有畏难情绪;也有的认为棋例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但都在盼望新的棋例规则更加合理,更加完善!

下面我以一名亲身经历这一时期的象棋裁判员的身份,谈淡这一时期的感受,谈谈有关棋例的改革,倘有触动同仁之处敬请见谅。

谈“片断论”被突破①

说起“片断论”,我在2005年出版的《图说象棋规则详解》一书中,曾做过完整的阐述:即一次完整的子力交换过程就是一个片断。一个完整的子力交换片断中,它只能有照将、应将及吃子(不含吃未过河的兵卒)三类着法。一旦其中有一方停止了这三种性质的着法,走出了“杀”、“捉”、“闲”,该片断即为结束,对片断结束后的着法,因是隔一步的事不予考虑。

图1,红先兵一平二,车8平9,兵二平一,车9平8,双方着法循环反复三次。

红方兵一平二与兵二平一,两次平兵,均构成“打”。黑方车8平9,貌似走闲,其实也是捉。因平车盯牵边炮后,有马踏中相白得一相的棋。对此,一些人会提出质疑,倘若黑方于下一着马踏中相,则红方先走兵二平一用炮攻车,待黑车避捉后,再从容飞相吃马,这样黑方用一马仅换一相,该不算捉吧!

按《1999年象棋比赛规则》判,该交换片断应是马3退5,相三进五,车9进6,黑方多得一相是捉。若依照质疑的着法推算,该片断只有马3退5吃中相一步棋,因兵二平一只是捉着,它不是照将、应将,也不是吃子,故不能计算到该片断中去。

然而,时过境迁,按现在改革的精神,黑方车8平9要裁决为闲,因这着棋无实际作用,预计马3退5吃子后,会立即被红方兵二平一攻车追回。兵二平一虽然是捉,也列入到完整子力交换过程中,也就是说有关子力交换的片断论开始被改革的浪潮冲破!

这个改革的讯号源于今年4月19日,这一天中国象棋协会下发了“关于象棋竞赛若干注意事项的通知”,在第六条中公布了如图2的待判局面,并对其进行了裁决。要求中国象棋协会技术委员会、裁判委员会、各棋院、棋队、象甲联赛主场裁判长,严格遵照执行,类似棋例以此尺度判罚。

图2,红先马二退四,车7平6,后马进二,车6平7,双方着法循环反复三次。

中国象棋协会的原文只有一句话,“红方退马,并无实际意义,判闲。”只此一句话,它突破了完整子力交换的片断论,它将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引起系列效应,人们将重新审视“隔一步杀”、“隔一步捉”,以及“兑”与“献”的定义。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把红方马二退四的裁决,由打变成闲呢?只因为预计红方下一步前马进五踏象后,会被黑车7退1捉死。在这之前,象棋裁判界普遍认为,车7退1那是隔一步的事,不予考虑。

图3,红先马二退四,车7平6,后马进二,车6平7,双方着法循环反复三次。

如图3,是同仁在中象协发文后找来的一则实战待判局面与我研讨的图例。这是1973年沪粤象棋对抗赛上,沪队的胡荣华与粤队杨官磷弈战22个回合后的形势。

同样是马二退四,我们认为本例应裁决为捉,这是因为预计下一着前马进五踩象后,黑方并无后续手段扳回损失,红方白吃一象,当然是捉了。

图4,红先车八进一,炮7退1,车八退一,炮7进1,双方着法循环反复三次。

这是2005年8月17日全国象甲联赛中,河北张江与湖北李雪松对局时出现的一则待判局面。红方进午、退车均为闲。黑方炮7退1捉车是捉。如何裁定黑方炮7进1的走棋性质,是关键之所在。

主场裁判长裁决炮7进1为闲。双方没有发生争执,服从了裁判长的裁决。但事后河北队向仲裁委员会提出了书面申诉,并在网上发表,这样在象棋界引起轰动和争议。

今天再重新审视这个待判局面,大家一致认为黑方炮7进1是捉,因为从下一着起黑方可以炮3进7白吃相,黑炮吃相后,既不致立即被捉死,又不致在其它方面遭受损失。

综上所述,红方是二闲,为允许着法。黑方是长捉,为禁止着法。应由黑方变着,不变判负。

图5,红先车八进一,炮7退1,车八退一,炮7进1,双方着法循环反复三次。

这是由图4演变出来的又一则待判局面。其中有两点变化:一是红方六路仕角炮移到了四路;二是黑方3路过河卒变成了红兵。正因为有了上述两点变化,黑方炮7进1的走棋性质也由捉变成了闲。

若问何故,按今年4月中国象棋协会“关于象棋竞赛若干注意事项的通知”第六条精神,黑方炮7进1,若于下一着炮3进7打相,会被红方车八退七捉死,既使黑炮再打一仆,也仅能用一炮换一相一仕,黑方构不成得子,因此裁决黑方炮7进1为闲。

值得提出的是,若按《1999年象棋竞赛规则》本例中的炮7进1仍然是捉,因红方车八退七捉炮属于隔一步的事,不予考虑。

图6,红先车八进一,炮7退1,车八退一,炮7进1,双方着法循环反复三次。

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未隔一个月,类似的待判局面又出现在9月3日于杭州举办的“二环杯”公开赛上,上海林宏敏与江苏邢毅重操故技,令裁判大伤脑筋。前有车,后有辙,裁判只能依葫芦画瓢把此例判成二闲对一打一闲,双方不变判和。执红棋的林宏敏却不愿作和,强行变着,结果惨遭败局。

上一篇:左右闪击 鱼跃龙门 柳暗花明 下一篇:擂台赛呼唤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