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差异当做美丽

时间:2022-09-02 04:38:37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说:“教师要想从繁重的工作中解脱出来,就是读书,每天不间断的读书,跟书籍结下终身的友谊。”读书开阔了我的胸襟,拓宽了我的眼界,让我在教育教学中受益匪浅。

在书中,郑杰校长告诉我们:“照亮学校的将永远不是升学率或者其他名与利的东西,而是圣洁瑰丽的师道精神。”而我却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

还记得开学初的一天,第二节课是我的语文课,我提前进班,走进教室,看到黑板上还留着上节英语课老师写的单词,我立刻火冒三丈,因为身为班主任我昨天刚刚强调了要积极、及时值日,今天就有人以身试法。学生见我的眉毛拧在了一起,眼睛愤怒地盯着没有擦的黑板,个个低下了头,班上顿时鸦雀无声。这时,坐在最后的王一涵同学跑上来,迅速擦了起来。这是一个学困生,他的学习成绩总是班里后三名,老师们都不喜欢他。他认真地擦着黑板的每一个角落,我生气地批评道:“不仅学习成绩差,劳动也不积极。”王一涵低着头什么话也没说,默默地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这时,不知是谁小声嘟囔了一声:“今天不是他值日。”一个成绩优异的学生慢腾腾地站了起来,用几乎听不到的声音说:“今天是……是我……值日。”我愕然了,干咳一声,说:“你先坐下,下回注意。”这时,王一涵坐在自己的座位上低着头默不作声。我没有理会便开始讲课了。那一节课,我的心里总有一种怪怪的感觉。课后,我无意中听到学生的私语:“优生真好啊,不做值日,老师也不会责罚他;上次,我忘了擦黑板,就被罚了。”“谁叫你的成绩不好?老师就是偏心”……我呆住了,也陷入了深思中。

俗话说:“无爱不成师。”爱是最美的语言,是教育的灵魂。做到爱学生并不难,难的是热爱学困生。对于学困生,我们往往容易忽视他好的一面,如果在认识上形成偏差,情感上就会出现隔膜,在处理问题上就会有失误。

郑杰校长在书中又告诉我:“那些特别的孩子正是通过犯各种各样的错误来学习正确的;我们永远都不要绝望,因为只要我们充满期待,他们或许很有希望。”对此,我对自己的行为做了如下反思:

一、对于优秀生和学困生,要一视同仁

郑杰校长说:“真正美丽的人生,其实并不在于有没有缺憾了,而是我们有没有能力去欣赏缺憾。”很多教师认为只有学习好的学生才前途无量,所以对他们总是高看一眼,平时的态度和评价也是较为积极的;而对那些学习学困生则打心眼里看不上,认为他们根本不是读书的材料,将来也不会有大出息,因此对他们的评价也是消极的。这是认识上的偏见。对于我自己在这件事中,也因带了有色眼镜对待优生和差生,才导致引起学生的私语的;也影响了自己的教师形象。身为教师应一视同仁,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这才是正确的教育。于是,当天的自习课上,我马上采取了补救措施,当面表扬了王一涵同学,批评了那位缺少责任心的优生。在班级中重塑了自己公正公平的形象。

二、要尊重爱护学困生

美国作家爱默生说:“教育成功的秘诀在于尊重学生。”因此,尊重是爱的具体表现形式,是建立师生感情的基础。在学习中,学生的情感得到了尊重,他们潜在的能力得到充分的释放。尤其是对学困生的尊重更是对他们的一种最大的激励,也是给了他们一种向上的动力。教师的尊重和爱护会使学生感到温暖。案例中,我就没有做到尊重王一涵同学,在没有弄清事情的情况下当面批评他,让其他学生误认为学困生无论做什么有益于集体的事,都是不会得到老师的赞赏的,从而更自暴自弃了。幸亏我及时采取了补救工作,要不然我真会因一件小事而损失惨重。

三、应尽量发掘学困生的闪光点

和优生一样,学困生并不是一无是处的,每个学困生的身上都有自己的优点。学生是发展中的人,有较大的可塑性和矫正的可能性,我们要努力寻找并及时发现后进生身上的闪光点。我班的学困王一涵,他的闪光点很明显:关心集体,爱护同学,有责任感,体育好。从那以后,我就充分利用他的闪光点,委以重任,发挥所长,为班集体作贡献,在冬季长跑比赛时,他积极报名参加,虽然没有取得名次,但这也是他进步的体现。还有在那次体育加试中,他是体育上的尖子生,所以他不断地给大家介绍动作要领,在别人加试时,他在一旁热情地加油鼓劲。看到他的进步,我打心里喜欢他。

陶行知先生曾这样忠告我们:“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中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你别忙着把他们赶跑。你不要等到坐火车、点电灯、学微积分时才认识到他们当年是你的学生。”

我认为,教师的伟大不在于爱那些人见人爱的孩子,而在于爱那些“不可爱但需要人爱”的孩子。其实,学生就像是一只只孔雀,总愿意把美丽的羽毛展现给赏识自己的人。爱学生,你就会把差异当做美丽来欣赏,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努力关注并关爱学困生,使每一位学困生都能沐浴在师生的关爱之中。

(作者单位 河北省迁安市迁安镇第一初级中学)

上一篇:我与新课标的对话 下一篇:“疑似糟粕文化”在美术教学中的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