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流域的蚕桑丝绸文化

时间:2022-09-02 04:31:38

太湖流域的蚕桑丝绸文化

中国最早饲弄蚕桑,丝绸有“东方艺术之花”的美誉。

中国吴地则是中国丝绸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湖州南郊钱山漾新石器遗址的下文化层中出土一批丝线、丝带和一小片没有碳化的绢片,经测定,确定绢片的年代为4700年前的良渚文化早期,是目前世界上发现并已确定的最早的丝绸织物成品。

魏晋时期,南北文化的交流促进了太湖流域吴文化的发展。五代吴越时期,吴地稻作文化和蚕桑丝绸文化得到极大发展。南宋时期,临安(杭州)成为全国经济文化中心,吴地成为丝绸文化最发达的地区。明清之际,吴地的丝绸文化随着海上丝绸之路影响东亚,乃至全世界。

太湖流域原先的桑树称“荆桑”,也叫野桑,根须发达,但桑叶既小又薄,出叶率不高。宋时,太湖流域的蚕农从黄淮流域引进了经嫁接的鲁桑,桑叶既宽大又厚泽,但根须不够发达,吸收养分的能力逊于荆桑。先民们通过荆桑与鲁桑的嫁接,培育出了一种新的品种―湖桑。湖桑,吴地俗称“家桑”,兼具荆桑与鲁桑的优点,成为一种优良的桑树品种。

元朝,太湖流域的蚕农改良了北丝车,用南丝车缫出了比北丝车缫出来的“肥丝”要精细得多的细丝。明代,湖丝声誉鹊起,赢得了“湖丝甲天下”的美称。其中“辑里丝”更是细丝中的翘楚,它质地细匀白韧,随海上丝绸之路漂洋过海,享誉海外。辑里村,又名七里村,是位于南浔与乌镇之间的一个小村镇。该地“穿珠湾,水澄清,取以缫丝,光泽可爱”。到了近代,“辑里丝”名声与日俱增,以细、圆、匀、坚和白、净、柔、韧为特色,曾在南洋劝业会、巴拿马博览会、国货展览会上频频获奖。连清室的龙袍、凤衣也指定用“辑里丝”织造的丝织品裁制。太湖流域的蚕农纷纷效仿辑里人的方法,缫出细丝,也称辑里湖丝。

“无丝不成镇”,丝绸业的兴盛,带动了工商业的繁荣,南浔、菱湖、双林、乌镇、盛泽等市镇成为重要的丝绸集散地,发展成“烟火十万人家”的江南雄镇。江南丝绸业小城镇上最早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明清时期,吴地的蚕桑业、缫丝业和丝织业均十分发达。双林的“倪绫”是明代朝廷大臣“奏本”的专用绫。

苏绣是苏州地区刺绣产品的总称,具有图案秀丽、构思巧妙、绣工细致、针法活泼、色彩清雅的独特风格。清代是苏绣的全盛时期,流派繁衍,名手竞秀。沈寿便是近代苏绣名家中的佼佼者。

沈寿(1872―1921),原名云芝,字雪君、雪宦,别号天香阁主人,菱湖竹墩人。她从小随父寓居江苏吴县,学习刺绣,十五六岁已名满姑苏。1904年,沈寿绣了佛像等八幅作品,进献清廷为慈禧太后祝寿。慈禧极为满意,赐“寿”字,她遂易名为“沈寿”。同年,沈寿受清朝政府委派赴日本进行考察,交流和研究日本的刺绣和绘画艺术。回国后被任命为清宫绣工科总教习,自创“仿真绣”,在中国近代刺绣史上开拓了一代新风。

1914年,近代实业家张謇在江苏南通创办女红传习所。沈寿应聘来到南通,担任了所长兼教习。在教学中,她主张“外师造化”,培养学生仔细观察和表现人事物景的能力。7年内,传习所培养了众多刺绣能手,使南通成为名播江浙的刺绣之乡。南通的绣品也逐步形成了“细”“薄”“匀”“净”的风格,畅销海内外。

蚕桑丝绸生产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能消化吸收太湖流域丰富的劳动力资源,让劳动力转化成财富。南宋陈《农书》所述,吴地蚕乡,不少蚕农“唯藉蚕办生事”。经他测算,十口之家养蚕十箔,可抵十四亩四分七厘优质稻田的收益。陈指出:“中小之家,只此一项,自可了纳赋税,充足布帛也。”明末清初的张履祥在《补农书》中通过计算得出结论,同样一块地,用于栽桑养蚕比用于种稻麦,收益要高出四五倍乃至十几倍。

蚕桑生产周期短,收效大,俗谓“四十五天见茧白”,“上半年靠蚕茧,下半年靠种田”,“养蚕用白银,种田吃白米”。然而,旧时蚕宝宝特别难养,据《吴兴蚕书》载:“蚕自小至老,须刻刻防其疾病。俗称蚕为忧虫,受一分病则歉收一分。”蚕农们认为冥冥之中有神灵在掌管蚕事,便虔诚地崇拜蚕神。

蚕神崇拜是中国丝绸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早在殷商时期的甲骨卜辞中,就有“蚕示三”的记载。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农桑是国家之本,史书上都有皇后亲蚕、祭祀先蚕的记载。菀窳妇人、寓氏公主、伏羲、嫘祖、蚕丛氏都充当过蚕神。晋代干宝《搜神记》中的《太古蚕马》是一则“白马化蚕”的蚕神神话。

1000多年来,“白马化蚕”这一远古神话传说仍在吴地广为流传。在20世纪80年代进行的民间故事、歌谣、谚语全国普查中,仅嘉兴和湖州两市就搜集到近十则“白马化蚕”的民间故事,“扫蚕花地”等歌谣也唱“白马化蚕”等内容。“白马化蚕”这一古老的神话作为中国蚕神崇拜的文化记忆,仍在吴地口传身授,成为一种活态的文化记忆。这一民间传说还演化成了一种“轧蚕花”的民俗事象。

吴地清明轧蚕花庙会在明清时最为鼎盛,各种府志、县志、镇志都有记载。清道光初诗人沈焯的诗就描述了含山清明轧蚕花庙会盛况:“吾乡清明俨成案,士女竞游山塘畔。谁家好儿学哨船,旌旗忽闪恣轻快。”

含山西侧宽阔的含山塘是上演各种水嬉项目的理想场所。其民间文体节目主要有抬阁船、标竿船、船拳、踏白船等。踏白船,俗谓“快船”,是由农用木船临时改装的,一般用八支木桨,对称排在两边。农船平时为单橹,快船为双橹,得在另一边再装上一橹。船艄上两边各自伸出一块木板,扯绑者就站在宽为尺许的木板上。两边各有两人摇橹。另有一人擂鼓或敲锣为号,协调行动。摇快船者为生龙活虎的小伙子,只有扯绑者有时为亮丽的“假小子”。含山水嬉最多的是“快船”,大家在含山塘里竞渡赛快,以宜田蚕。

岸上围观者“轧”在一起,就形成了“轧蚕花”的热闹场景。“轧蚕花”时,蚕妇们都争相购买蚕花来插在头上。相传,西施去越适吴时,途经吴地蚕乡,把一种蚕花分送给蚕妇,预祝蚕花丰收。那一年,果然家家蚕花大熟。相沿成习,吴地蚕乡的广大蚕妇就有了簪戴蚕花的习俗。所谓蚕花,是一种用纸或绢剪扎而成的彩花。蚕花形如月季或玉兰,插在竹制的花箪上出售。簪戴蚕花成了一种蚕妇的特殊服饰习俗。朱恒《武原竹枝词》写道:“小年朝过便焚香,礼拜观音渡海航。剪得纸花双鬓插,满头春色压蚕娘。”作者原有注:“纸花,号蚕花。”

(本文照片由作者和沈阔提供)

上一篇:谈高校教学档案管理 下一篇:在德国的网站淘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