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四项素质与就业能力关联研究

时间:2022-09-02 01:47:34

大学生四项素质与就业能力关联研究

摘要本文从探讨学生心理素质影响就业的因素,剖析近年大学生就业难的成因。以理论研究为基础,深入进行实证调查,用案例说明问题,支撑观点。将心理素质的提升与就业能力的训练有机结合,提出有效提升学生心理素质和就业能力的相应措施。

关键词心理素质就业能力

中图分类号:G479 文献标识码:A

Research on the Connection of College Student Four Kinds of

Quality and the Ability of Obtaining Employment

――Takes Psychology Quality As Example

LIU Biqing, LI Minyi

(Xinyu College, Xinyu, Jiangxi 338004)

AbstractBased on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student psychology qualit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reasons for the difficulty of college student obtaining employment. Taking theory research as basis, the author makes deep investigation and uses some cases to support his view. This paper puts forwards some measures about how to improve student psychology quality and the ability of obtaining employment by combining psychology training and skill training.

Key wordspsychology quality; the ability of obtaining employment

1 提出的背景

我国高等教育已实现了由“精英化”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战略转变,随着“大众化”教育时代的来临,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成为学生及家长乃至全社会普遍关注的“难点”、“热点”问题,就业形势日趋严峻,每年的就业率仅在70%左右。另一方面,许多单位又哀叹找不到合适的人才,这说明毕业生的就业能力有待提高。

处在社会竞争加剧的时代,大学生承载着诸多的压力和冲击,就业难与贫困生群体的增多,导致他们在严峻的形势面前心理压力骤增,造成就业恐慌,以致出现了大学生求职五年未果屡受挫折而火烧毕业证和北大生1元转让本科文凭的现象。可见大学生心理的问题日益凸显。因此,在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的基础上,还要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2 心理素质与就业能力的含义

心理素质是指在先天与后天共同作用下形成的人的心理倾向和心理发展水平。是人进一步发展和从事活动的心理条件和心理保证,包括人的认识能力、信心和情感品质、意志品质、气质和性格等诸方面。是人的整体素质的组成部分。以自然素质为基础,在后天环境、教育、实践活动等因素的影响下逐步发生、发展起来的;就业能力是指从事某种职业所需要的能力。包括一般就业能力和特殊就业能力。一般就业能力是指:(1)一个人的态度、世界观、价质观、习惯;(2)与工作有关的一些能力,主要是指处理与周围的人和工作环境的关系的能力;(3)自我管理能力,如对现实资源的利用能力及对学校所学课程与工作中具体运用之间的关系的理解能力。我们常说的就业能力通常就是指一般就业能力。事实上,用人单位越来越看重一般就业能力。

3 案例分析

案例一、一名幼师专业毕业的学生,在校期间性格内向,不善言谈,专业素质也只有一般,但毕业后的第二年就考上了市内一所最大的幼儿园。因连续两年考核排列末位,最终导致抑郁自杀身亡。案例二、一名数学教育专科班的男生,身材矮小,老实巴交且其貌不扬,平时说话也不是很流畅。但他毕业的当年就凭实力考进了市内一所小学。案例三、为提高学生学习《小学数学教育概论》的积极性,增强实践经验,本人在任教的班中,利用第三节课的一部分时间让学生上讲台试行片断教学,但初期仅有少数同学踊跃参加,究其原因:有的同学胆小不敢上讲台、有的怕同学笑话讲不好、有的根本不当回事,无动于衷。而讲课的同学体会到:准备好了内容,但站上讲台就头脑一片空白,一时难以镇静下来,语言结结巴巴,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

案例一中的女同学专业素质不够过硬,心理素质也欠佳、面对激烈的竞争,觉得自己这也不行,那也不如别人,自卑心理使得缺乏竞争勇气和自信心。一旦多次受到挫折,便缺乏心理上的承受能力,更觉得自己确实不行。这种心理障碍是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走向成功的大敌。案例二中的男同学尽管个人身体素质显弱势,但凭着较好的心理素质和专业素质,实现了顺利就业。从案例三和现在一般的课(下转第245页)(上接第233页)堂情况可看出当前大学生的总体课堂表现宁人担忧。课堂上学生大多各干各的,有的睡觉,有的玩手机或是看其它书刊等,迟到早退现象时有发生。有的学生在没有他人施压的情况下把学习抛于脑后。故教师要随时警醒学生,找好自己的专业定位。

综上可知:大学生毕业就业的过程,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心理变化过程。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面对众多的竞争对手,大学生要获得成功就业,没有充分的心理准备,没有良好的竞技状态和专业素质将难以在激烈的竞争中取

胜。

4 对策研究

根据本课题的问卷调查统计,有26%的学生对完成学业“信心不足”或“没有信心”, 仅14%的同学经常锻炼身体,仅42%的人认为社交能力较强,81%的人认为大学生应具备沟通能力,11%的人对就业前景比较悲观,57%的人从不会找老师进行心理辅导,17%的人认为自己有心理问题。事实上,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的厌学情绪大、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差、网络及游戏成瘾、学习成就感弱,从而导致就业能力低。而这些问题往往得不到及时、实质性地疏导,导致问题积蓄越来越多。总体来说,大学生就业期的心理问题主要有挫折心理、羞怯心理、自卑心理、依赖心理等,为了帮助毕业生更好地认识这些问题,为就业做好心理准备和心理调适,应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以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实现顺利就业。

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的方法和手段,普及大学生心理健康常识,优化个人品质,增强心理调适和适应社会的能力,促进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心理健康教育的预警和矫治功能在现实应用中是不可或缺的,心理健康教育引导人们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有效的心理疏导,将使学生具有良好思想品德和健全的人格,面对各种问题都有宽容、博大的胸怀。

通过制定心理健康教育实施方案,建立心理健康教育长效机制,构建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成立心理咨询室,运用教育网页或心理网站、心理信箱、QQ群、BBS等网络资源,实现师生心灵互动,帮助大学生了解自己在心理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使其更好地认识自我。

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因此,教师将心理健康教育寓课堂教学之中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应创设民主、平等的和谐氛围,通过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引导学生塑造自己的人格。使自己既是学习“授业”者,又是心理“解惑”者,应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讲授一些心理健康知识,帮助他们解决心理困惑,促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充分利用学校的宣传媒体,广泛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学生对心理疾病预防的认识。重视第二课堂的开展,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勇于接受来自社会竞争的多重挑战。通过举行拓展训练和青年志愿者活动增强自强自律的生存意识、团结协作的群体意识,积极参与社会服务、奉献爱心、互帮互助,以塑造健全的人格,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和健康的心理。同时,训练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增强实际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体验交往的情感和人际关系和谐的愉悦,开阔心胸、培养情趣,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5 结语

心理学研究表明:只有在一定压力之下,人们才能充分、有效地调动体内的积极因素。因此,在社会竞争激烈、生活节奏加快的当今,大学生应保持乐观的情绪和良好的心境,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遇到悲伤和忧愁时学会自我调节,智谋地表达和控制情绪。科学合理地安排大学生活,不断拓宽提升心理素质渠道。

L芑金项目:江西?2009年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大学生四项素质与就业能力关联研究”(09YB031)

参考文献

[1]朱先奇.构建中国特色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J].光明日报,2008-04-09.

[2]赵天武.大学生创业能力提升策略[J].襄樊学院学报,2007(7).

[3]林必越.浅析基于素质教育培养的大学生创业教育[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6(10).

[4]余文森.当代课堂教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8.

上一篇:加涅学习结果分类理论对语文教学目标设计的启... 下一篇:日语教育中日语影视作品应用现状微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