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课堂有效教学,关注学生科学前概念

时间:2022-09-02 01:33:51

提升课堂有效教学,关注学生科学前概念

摘 要: 有效的课堂教学已经成为每个一线科学教师重点研究和讨论的话题。教师只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参与者、学生合作学习中的成员、提供教学条件的服务者。在科学课上,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要关注学生科学前概念。

关键词: 科学课 概念 课堂教学

有效的课堂教学不仅要关注学生的认知发展,还要关注学生情感态度、品质的发展,以及教师自身素质的发展。小学科学课教学对于学生来说是件有趣的事,因为在课堂上可以“玩”一些有趣的东西,可以跟其他同学一起大胆说出想法,并把这些想法在实验中表现出来。这是每堂科学课教师所要面对的,也给一线科学教师留下了一个探讨的话题――如何提高课堂有效教学效率。

对于有效课堂教学,当今学者已有了很多方面的深入研究,以下谈谈学生科学前概念对提高课堂有效教学效率的一些看法。

1.前概念的形成

一个孩子从妈妈的肚子出来以后就在不断接收外界信息,在他入学前对世界万物已经有了独特的认识,这就是所谓的认知前概念。在这个认识过程中形成的前概念一般情况下可以分为两种:其一,在他不经意间形成的;其二,相关研究表明,学生科学前概念在形成过程中也有过思维的碰撞,大部分前概念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通过学生认知积累长期作用形成的。在平时教学中,我们可以发现学生的科学前概念存在一定的正确科学概念,对科学课堂教学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一些根深蒂固的错误科学前概念在课堂教学中具有不可低估的副作用。因为学生科学前概念中的成分大部分来源于自己的生活经验,只是凭借自己的感官对出现的现象、事物进行一些直观解释,这些解释往往停留在简单的感性认识水平上,没有对现象或事物进行严格的推理和通过实验证明,大部分学生只是借用同类事物表面类似的现象对事物进行解释。

2.学生前概念的特点

2.1学生的科学前概念具有独特性

其独特性主要表现在每个学生对事物、现象的认识都有不同的解释,影响其认知不同的原因主要有不同的社会环境、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教师在课堂上对于学生各色各样的作答不能下定论,而应该从他们不同的回答中挖掘、了解他们不同的生活、学习,只有更好地了解学生,才能更好地把握课堂教学目标的设定,完成课堂教学任务,使学生有不同程度的发展。一节课的教学目标不可能完全落实于每个学生,这一点教师必须明白,当学生的科学前概念发生改变时,不一定就是新知识结构的重新建构,在一定程度上只能说明学生还只是在接收正确科学概念。因为研究表明,即使在概念发生改变的时候,学生仍然保留了一部分原来的前概念,只是新的知识抑制了他们原来的概念,想让他们完全抛弃错误的科学前概念认知,应该给学生一个时间和实践的过程。每一节科学课,教师应该尽可能地让存在认知差异的每一个学生有一个不同的跨度,至少让新概念停留学生的大脑中,让其在平时学习、生活中对前概念有一定的碰撞。

2.2学生的科学前概念具有发展性

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的科学前概念不是固定不变的,他们的科学前概念在没有课堂教学之前也会有新旧交替,这主要是由于随着年龄的增长,所处环境的改变,接受事物的改变等变化。

如问题:小草生长最主要需要什么?

某学生三年级时回答问题:需要水、土壤。

同一学生四年级时回答同样问题:水、土壤、阳光。

同一学生五年级时回答同样问题:水、土壤、阳光,但最重要的是需要太阳,没有太阳什么都没有。

从以上这个学生不同时期对相同问题的回答可以发现,学生的科学前概念是在不断发展的。在发展过程中,一般情况下会偏向于形成正确的科学概念,但不能否认部分学生的前概念在发展过程中也会越来越偏离正确的科学概念。

2.3学生的科学前概念具有一定的延续性、稳定性

曾经听过这么一节课,教师在情境导入中出示一根接力棒,问学生这样一个问题:这跟接力棒一头涂上了油,教师请班里力气最大的同学握住涂油的这头,让力气比他小的同学握住另外一头,猜猜看,谁会把接力棒夺过来?为什么?学生回答:力气小的同学,因为另外一头很滑,抓不住。学生的回答让教师很满意,接着就开始导入课题运动与摩擦。下课前教师又问了5个学生,结果有2个学生回答因为很滑,3个学生回答因为摩擦力小。

以上这则例子明显说明,学生在接受新概念后,前概念在大脑中还有一个延续过程,而并非喜新厌旧,或者可以说喜新恋旧,而且这个喜新恋旧的程度由于学生的个别差异不同,新旧交替的时间不同,甚至会出现这样的情况:经过一个月左右的时间问以上同学同样的问题,学生的回答几乎相同,学生在课堂上建立的科学概念不一定能战胜自己原先所拥有的前概念。学生大脑中原有的前概念已经形成了一种固定模式,而这种存在的形式一般不是单一的,它也有一定的认知结构,学生的前概念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不仅如此,这种稳定性还导致学生对前概念有一个长期的延续,即使教师在课堂中大力强调正确的科学概念,也很难通过一节课的时间让正确的科学概念完全战胜错误前概念。

3.合理利用学生科学前概念

3.1课前调查

教师在上课前应该对本节课的重点问题进行罗列,根据这些问题对学生有简单了解,看看他们对这样问题大致有什么样的回答,然后根据他们的前概念设计比较合理的教学目标、教学提问、教具等。

3.2尽可能地让学生“表现”

在课堂上,教师应该尽可能让学生述说对问题的看法,使他们的科学前概念表现得淋漓尽致,这样教师才可以完全看清楚学生目前的认知。此外,教师还应该注重不要过早小结,要让学生与学生之间有个“对峙”的过程,让不同的认知呈现在教师眼前,这个过程其实就是学生间思维碰撞的过程,让学生间的讨论,影响他们的错误前概念。

3.3实践中检验真理

很多学生对于教师讲述性的知识一知半解,要想让这个新知识完全替代他们的前概念是不可能的,科学教师更应该注重实践活动,把教学中的一些知识通过各种实验摆放在学生面前。有条件的学校应尽可能地让学生亲自完成各种实验,这样眼前的事实更能战胜原有的错误前概念。

上一篇:简述即时评价在初中英语课堂中的作用与运用 下一篇:论幼儿教育中孩子创造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