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住宅小区文化表达与生态景观设计探讨

时间:2022-09-02 12:31:46

现代住宅小区文化表达与生态景观设计探讨

摘要:小区景观的复杂性和综合性要求设计人员多角度、多层次地去思考和发现,运用多学科的知识,从更广阔的视野范围内来综合分析。文章结合实例,对现代住宅小区生态景观设计进行探讨,以供类似项目参考。

关键词:住宅小区;文化特色;生态原则;景观设计

中图分类号: S6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项目概述

规划地块位于嘉兴市南湖新区余新镇北,西临纺工路延伸段,东面临在建及规划拆迁安置房,北隔新四路与二期地块相邻,南面为规划醉里路。地块总建设用地为97703.12m2,西面为超大型规划生态园区,具有得天独厚的环境优势。本次的设计范围是该地块中的三期,用地面积为69226.72m2。

2居住区景观指导原则

居住区绿地是居民业余户外活动及与邻里交往的主要场所,小区绿地设计应充分考虑小区居民的实际需求,以植物材料为主,搭配适当的建筑小品共同构成不同的功能、变化丰富的空间,为居民提供各种特色的户外休闲活动空间。居住区应以植物造景为根本,道路系统为纽带,提高绿化覆盖率,利用植物划分组织空间,使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协调,从而提高居住区的环境质量,改善小区整体生态环境。居住区的文化内涵是丰富小区生活、创造居住区活力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小区公共组团绿地设计时,要充分渗透文化因素,创造一定的文化景观。

2.1生态性原则

①尊重原有地形。在开发利用过程中要尽量尊重原有的地形地貌,保护好原有的生态系统,因为破坏后再重建生态系统不但造成经济上的浪费,更重要的是破坏了原有地区的局部生态环境。②保留原有植被。植被一旦被破坏后,重新种植要经过很长时间的自然演替才能恢复到原来的状态,而移植大树的做法是对异地生态系统更大的破坏,且大树移植后,生态效益也会下降很多,存活率也不高,造成浪费。所以,保留原有植被十分重要。③保护土壤。土层被破坏后很难恢复,应尽量减少建筑用地。在相关建筑用地,应把表土收集起来,以后可用作屋顶绿化或回填。

2.2树种合理原则

在树种选择上应尽量使用乡土树种,少用外来树种,人为引种及利用外来树种进行绿化存在很多弊端,容易破坏原地的生态多样性、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因此,在树种的选择上,以保证种植成活率和尽快达到预期环境效果为主,且有好的景观效果。本项目在植物景观上,以生态学理论为指导,以乔木为主基调,力求做到错落有致、疏密有序,形成良好的植物景观效果。

2.3实用性原则

设计始终坚持“以人为本”,这是本项目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在遵守景观美学原则的基础上,同时在居住区中要设立老年活动区、儿童活动区、体育活动区、安静休息区等实用区,要充分满足居住区居民的身体和心理需求。

2.4文化特色性原则

文化是居住区景观的底蕴和特色。本项目充分发掘文化特色,将文化内涵转化为“文化符号”并融于景观之中,最终体现特有的景观特色和文化特色。如用小品雕塑以记述历史人物事件等,到处体现自然回归中的人文关怀,同时小区内建有健身广场、停车场等。

3绿地景观生态设计布局

3.1主入口区

小区的主入口是一个静水池,内置一个景墙,此景墙既是一个景观,同时又起到障景的作用,景墙后面是一条流动的水系,该水系用中国传统的理水手法做成,蜿蜒曲折、有开有合,水系两边栽有高高低低、错落有致的垂柳,置石的摆放增加了不少野趣。居民站在水系边可以产生一种自由、放松和回归大自然的感觉。小区主入口处道路同时考虑到行车和人流疏散的要求,道路相对设计较宽,并且设计有遮阴树和人行道。

3.2中心花园区域

中心花园区域沿着轴线由几部分组成,包括功能齐全,水体宽阔的室外泳池,廊架及广场,构思巧妙的下沉花园及跌水瀑布,蜿蜒的溪流等。室外泳池周边有充满趣味的喷水雕塑,营造出活泼,欢快的气氛;儿童戏水池与成人泳池连为一体,如一块巨大的碧玉镶嵌在花园中,从楼上望去,精致的水底拼花,让人赏心悦目。泳池一侧是长满了如梅花,海棠,桂花等开花树木及具有巨大冠幅的乔木的儿童游乐场及老年人锻炼的场地。瀑布,流水,蜿蜒的小径,良好的小气候给这个下沉花园带来了勃勃的生机,整个下沉花园还具有为地下室通风,采光的独特作用。

3.3次景观轴线

次景观轴线位于东西方向,由一条“枯山水系”和两个半圆形小广场组成,“枯山水系”的设计线条自由流畅,曲曲折折,与主景观轴线水系形成鲜明的对比。这种真真假假的园林设计不失为一种很好的园林表现手法。两个小广场上设有弧形花架,供人们休息和观赏对面的景观。广场上还设有部分儿童设施和体育设施,供儿童玩耍和居民进行体育活动。另外,小区内还设有休息、娱乐的活动场地,环境幽雅且相对安静,如老年活动区、安静休息区等休闲活动场地。

3.4建筑小品

建筑小品设计根据自然环境进行布置,做到适宜、美观、大方。建筑小品功能简明,造型别致,富有情趣,对环境景观的文化具有传达的作用,主要体现在精神方面上。因此,在居住区景观设计中适当地添加一些雕塑和园林小品,与景观搭配起来显得富有生活气息,内容丰富,在景观中起点缀环境,活跃景色,烘托气氛,加强生态意境的作用。

4种植设计

植物是创造景观的重点要素,是体现人居生态性的主导因子,在分析楼盘空间及土质条件的基础上,植物配置要充分体现生态文化,注重景观树种强化主题,将树花、草花、观叶相结合,融合景观设计的理念并提升景观意境,寻求自然活泼的风格与建筑景观与整体环境的融合,建造多层次的人工植物群落,控制良好的乔、灌、草比例,以降低日后的日常养护成本,尽量做到少投入,多产出。除满足小区居民对环境的物质享受与精神享受外,努力创造舒适、安全、健康、平衡的生态与文化型景观。为实现小区全年有景可赏,居住区的树种选择以三季有花,四季常青为准则,进行植物造景,并增加植物配置的密度。乔木、灌木、草本相互搭配,充分展示植物的自然美和生态美。

5基础设施设计

5.1道路设计

本小区的道路设计起到了疏导交通、组织空间的功能又具有观赏性。道路设计曲折变化,形成一系列连续的道路空间。小区绿地道路和路边的块石、休闲座椅、植物配置、灯具等共同构成小区绿地最基本的景观线。而且在设计时充分考虑了无障碍设施的建设,能够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特别是老人,儿童,残疾人),充分体现了人性化。本小区的道路铺装将尽量采用自然和类自然材料铺装。如由石板、装饰混凝土、卵石等。

5.2灯光照明设计

灯光照明设计的设计原则:安全性原则、美学原则、生态性原则。灯光照明的主要功能是提供照明,给人们以安全感。是创造夜间良好交往环境和景观的重要条件。设计时考虑了光源强度和光质以及灯具的造型。灯具的选择和放置合理,地灯和夜间植物、建筑景观照明采取了遮挡措施,避免对居民休息产生干扰。同时灯光照明考虑到了与植物的关系,尽量不干扰植物的正常生长,起到生态作用。

5.3相关配套设施设计

相关配套设施包括座椅、垃圾箱、报栏等,这些设计主要是便利小区居民的生活,对于邻里的交往和休闲也起着一定的作用。这些设施的设计原则为舒适性、便利性、美观性。

6结语

现代居住区景观设计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且居住区景观设计越来越受到广大业主的重视,在居住区环境中逐渐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生活质量,今后居住区的景观环境设计的发展趋势将是突出功能性、文化性、生态性、观赏性、经济实用性;更加强调植物景观的生态性和文化性。因为居住区景观的设计不仅要符合人们对返璞归真及更高生活质量的要求,让业主们都能感受到良好的生态、文化景观效果,更要强调居住区景观生态与文化的共享性。

参考文献:

[1]胡长龙.园林规划设计(上)[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2]黄晓鸾,王书耕.城市生存环境绿色量值群的研究[J].中国园林,1998,14(3):57-59.

上一篇:城市防震减灾工作之管见 下一篇:鱼群算法PID分段控制在空调冷冻水系统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