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支持下构建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研究与实践

时间:2022-09-02 11:34:29

信息技术支持下构建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研究与实践

摘 要:近几年校企合作已成为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典型示范,但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许多院校都遇到了一系列突出的问题。如何解决关键问题,促进校企合作的良性循环发展,是摆在高校、企业和政府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现代信息技术具有“远距离、开放性、多媒体、网络化”的特点,将信息技术运用到校企合作中,能够一定程度上解决校企合作中遇到的问题,促进校企合作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以山东交通学院为依托给出了信息技术支持下构建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方案,并在初步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关键词:信息技术 校企合作 长效机制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1(a)-0008-02

校企合作的方式方法很多,国内很多高校都在努力探索校企合作的最佳模式,努力构建校企合作共赢的平台。一是“3+1”模式;二是“订单”模式的人才培养方案;三是校企共建实训基地模式[1]。目前,在实行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过程中,许多院校包括山东交通学院都遇到了一系列突出问题:

(1)学生“工”有余而“学”不足的问题。学生顶岗实习期间除了要完成实习工作任务外还要完成学习任务,但公司实习任务重、教师集中面授难度大、学校重视就业率等因素,导致常常会忽略学生的学习任务。在这种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虽然毕业后就可以胜任公司的工作,但从长期来看,学生适应面较窄,思维局限性大,认识不到知识之间的联系,缺乏从比较广阔的视角思考和处理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表现为工作后劲不足。

(2)学生憧憬的工作状况与现实之间差距较大的问题。目前在校学生中,家庭经济条件相对较好,独生子女较多,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自主能力较差,无法适应在顶岗实习期间的角色转换。在公司实习期间,学生要及时的进行在校学生与公司员工之间的身份转换,既要接受学校的管理又接受企业的管理。一般来说,由于缺少这种历练,他们往往难以接受企业的管理模式,总以为自己是大学生,受过高等教育,理论水平和技术都高。然而企业对员工实施的是“严管理、高要求”,由于在校学生眼高手低,无法适用人单位的“出效益,见成果,以件计酬,以产品计工作量”工作理念。

(3)实习学生难于指导与管理的问题。实习的学生一般会分散在不同的实习单位、不同的工作岗位进行工作与学习的。由于实习时间长,实习点分散,学校的指导老师不在实习现场难以对学生进行定期指导与考核,使得实习的管理和跟踪变得复杂与困难。

如何解决关键问题,促进校企合作的良性循环发展,是摆在高校、企业和政府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现代信息技术具有“远距离、开放性、多媒体、网络化”的特点,在信息技术支持下,可以构建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解决上述问题,促进校企合作的可持续发展。

1 我们的经验和实践

围绕着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如何构建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山东交通学院的研究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优化课程体系,降低实习期间学习任务的难度。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公司调研为依据,有知名专家学者、企业家参加的专业指导委员会,对课程体系进行优化。在课程设置时,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要两手抓,就目前来看,一方面,部分高校为了迎合市场需求,缩减专业的基础课程,更换为大量的专业课程,其结果是,学生学的理论知识因为学时不够,导致学科知识点欠缺,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论知识体系,同时也影响了后期的专业技术课程的学习;另一方面,也有部分高校重基础课程不重专业课程,尤其是实践环节,导致了学生毕业时无法满足企业需求。在满足课程之间的衔接顺序前提下,尽量将难度系数大的课程放在前六学期,为大四顶岗实习期间课程的学习减轻负担。

(2)制定规章制度,为学生适应实习环境构建缓冲机制。

有约束才有规范,有规范才有校企合作的健康发展。要保障校企合作的长效运行,需要从制度建设入手,分析学生、企业的利益需求,通过与企业充分沟通,明确企业和学校的责、权、利;同时防止学生实习期间企业过度用工的现象,为学生适应实习环境提供保障机制,为学生完成实习期间的学习任务提供时间上的保证。

(3)利用信息技术,建设学生实习期间学习任务顺利完成的保障机制。

实习作为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应用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学生毕业后“零距离”上岗的最主要措施,但应采取有效措施保障学生实习期间学习任务能按质按量完成,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结构,为学生工作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源泉。由于实习时间长,实习点分散等原因,学校教师无法集中面授,若由企业员工担任教师,则会增加企业成本,并且难以保证理论课程教学质量;若全靠学生自学,学习质量更是无从谈起。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远距离分散互动视频教学成为了可能。实时交互的情景教学系统是一整套提供实时教学服务的系统软件,它采用电话会议系统和视频交互系统,为教师与学生提供了方便、实时交流的工具。它是传统课堂面授在互联网上的延伸,突破了教室空间的概念,它把教师和学生紧密联结在一起。实时交互的情景教学系统不仅是先进的计算机科学和技术体现,更重要的是能够将优质教学资源最有效、最大化地利用。该类系统特点是:通过各种多媒体网络教育教学的交互手段,保证传统的授课教学模式以远程仿真手段得以呈现。并且该类系统操作简单,成本低,公司一次投入,长期使用,保证了经济可行性。

学生实习期间理论课程的学习任务可以借助实时交互的情景教学系统完成,对于理论课相应的实验环节,可以借助公司员工实践经验丰富的优势,由公司指定员工负责实验环节的实施。

(4)借助信息技术,对学生的实习进行及时跟踪、指导与管理。

由于实习时间长,实习点分散等原因,对于实习教学环节,学校无法抽调大批教师到实习基地蹲点指导。在山东交通学院多年的校企合作办学过程中,总结出来两种方式可以较好的解决实习管理问题。

上一篇: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第二课堂体系建设探讨 下一篇:管理类实训实习基地建设与本科生就业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