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财政专项资金预算管理的问题及其对策

时间:2022-09-02 09:33:15

浅谈财政专项资金预算管理的问题及其对策

摘要:本文从财政专项资金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准确性出发,针对当前专项资金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对完善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切实发挥财政资金效益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专项资金;预算管理;资金效益

财政专项资金是指根据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或上级及本级党委、政府的工作任务和要求设立,为完成特定工作任务或发展目标,具有特定用途的财政资金。自财政部门编制部门预算工作开展以来,专项资金预算执行情况的好坏直接影响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其管理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的重视。

一、财政加强专项资金预算管理的必要性

财政管理的过程实质上是发挥财政职能作用的过程。要更好地发挥财政职能作用,必须大力推进依法理财,加强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加强专项资金预算管理,把握统筹兼顾的工作方法,精确、细致、深入地实施监管,是新形势下做好财政工作的必然要求,也是防止资金浪费、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的必要前提。

二、目前专项资金预算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项目预算执行单位的认识不足

项目预算执行单位对专项资金的预算编制工作仍不够重视。一是部门预算单位在上报项目时往往高报预算,认为“钱多好办事”、“有钱慢慢花”,先要到预算经费,再行打算的观念仍然存在。二是项目预算的编制上报工作一般由单位的财务人员担当,但财务人员对一些项目缺乏宏观把握的能力,与相关业务部门人员缺乏充分有效的沟通,易造成预算与实际脱节,执行偏离度大。

2.专项资金内容专业性致使预算很难做得非常准确

部门预算单位某些专项资金安排的内容专业性较强,财政部门难以界定定额标准和把握支付进度,从而准确的编制项目预算有一定难度。另外,由于项目资金预算编制仍存在一定的主观性,使预算数与实际使用数存在一定的差异,造成一些专项资金结余较大。

3.专项资金使用违规现象依然存在

近年来国家和地方政府在加强专项资金管理方面相继制定和出台了不少办法,但预算单位在使用与核算过程中仍有违规现象。一是挤占、挪用项目资金。一些预算单位将应属于公用经费支出范围日常支出的差旅费、交通费、会议费、招待费等列入专项支出。二是年底突击用钱。由于专项资金结余年底按规定应上缴财政或报财政批准在下年度使用。为了不上缴结余资金,单位在年底突击花钱、超进度支付专项资金。三是高标准购置现象。单位未从实际出发购买高配置的设备,导致利用率不高,造成设备闲置和资金浪费。

4.专项资金预算执行缺乏有效的绩效考核机制

专项资金使用单位拿到属于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之后,只是从本部门利益出发,对预算资金使用的合法、合规性负责,缺乏对各项事业发展的统筹规划,对项目资金使用所产生的结果也勿需承担责任。由于财政绩效评价工作一般进行专项资金的事后监管,事前和事中的前置管理力度不大,难以做到对专项资金的跟踪问效,处罚手段乏力。

三、深化专项资金预算管理的建议

1.转变观念、提高认识、进一步明确职责

部门预算单位要充分认识做好专项资金预算编制的重要性,尤其是相关的业务干部要主动参与,与财务人员真正做到有效协作、配合,这不仅是部门预算单位财务及业务人员的重要职责,而且关系到单位工作任务的完成,更是关系到财政资金发挥效益的大事。此外,财务人员应强化“资金流到哪,管理管到哪”的思想,参与到项目资金管理的全过程,保证专项资金使用的高效率。

2.通过定期清理专项资金结余,形成科学理财的氛围

及时清理整合财政专项资金,有利于财政各项改革向纵深推进,符合科学化精细化的管理要求。通过完善专项资金清理制度,建立结余管理的长效机制,对无法实施项目和已完成项目的资金由财政部门收回平衡预算。同时,规范项目结余资金管理,与下年度预算编制相结合,强化财政预算统筹能力。

3.改革信息化平台建设,深化对专项资金预算执行的监管

财政部门应建立统一平台共享数据资源,使专项资金从项目设立、申报预算、预算审核、预算调整、政府采购、资金拨付、资金使用、绩效评价到评价结果等全过程都能实现实时查询及有效管理。从监管专项资金运行的各个环节入手,及时掌握专项资金的分配、拨付、使用方向、结余等情况,对管理中发现的异常情况进行实地调查和追踪监控,加强分析,实现对预算执行全过程的监控。

4.推行项目库管理,实现项目支出预算的滚动管理

建立项目库是对财政预算项目进行规范化、程序化、动态化管理的科学手段。要探索建立健全财政项目资金滚动预算项目库。财政部门应对项目进行审核筛选,科学论证,按轻重缓急进行合理排序后设立项目库。同时,结合当年的财力状况与财政支出重点,采用择优排序的方法确定必保项目和备选项目分别纳入预算安排或作为调整预算和下年度预算安排的依据,滚动使用,使预算分配更加规范、透明。

5.切实推行专项资金使用的绩效评价,进行跟踪问效

财政部门应加强专项资金的监督检查和绩效评价,完善专项资金的跟踪问效制度,并对阶段性成果进行考核评价,充分利用绩效评价成果,建立相关预算项目执行单位责任追究制度。按照“谁审批,谁负责”的原则,对专项资金使用中存在违法违规或资金使用效率低的单位,要追究领导的监管责任,并督促单位完善内部资金管理制度,从而增强预算约束的刚性。

参考文献:

[1]中国财政基本情况.2009.财政部.2010(12).

[2]郑爱东:浅谈财政专项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现代商业.2011(8).

[3]陈 晶:加强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工作 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0(2).

[4]俞 征:深化财政专项资金管理的研究.杭州财会. 2012(1).

上一篇:李虎威:与家同行 与德为伴 下一篇: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西方经济理论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