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气象工作报告

时间:2022-09-02 07:16:37

市气象工作报告

同志们:

这次全市气象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领会和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全国、全省气象局长会议精神以及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的各项战略部署,总结“十一五”和工作,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科学谋划“十二五”气象事业发展,部署2011年重点任务,明确目标,制定措施,努力推动合肥气象事业全面发

展。下面,我代表市局向大会做工作报告。

一、工作总结

,是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央领导同志对气象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加快转变气象事业发展方式,深入推进气象事业科学发展的一年。全市气象部门紧紧围绕服务合肥社会经济发展和防灾减灾工作,坚持业务、服务和现代化建设齐头并进,各项工作取得了新成效、新进展。

(一)气象服务效果显著

1.重大社会活动气象服务与保障有力

合肥举办的重大社会活动多,其中第四届全国体育大会是合肥市举办的规模最大、涉及面最广、参与人员最多的一项重大活动,并有中央及各省市领导参加,气象保障任务重大。我局创新服务方式,做足事前准备、精心开展服务,受到中央及各省市领导的一致好评。

为做好气象服务与保障,我局专门组织人员到南京和苏州气象局学习,起草了规范的气象服务方案初稿,为省局编制统一《第四届全国体育大会气象服务实施方案》、《第四届全国体育大会人工消(减)雨作业实施方案》提供了参考。市局与省农网中心共同研发“四体会”气象服务网站,并链接在大会官方网站和合肥市气象局门户网站,及时为组委会、代表团、运动员、游客和社会公众提供最新气象信息,得到大会组委会称赞。

开幕式当天天气复杂,我局及早向市领导争取在开幕式指挥部设立气象保障组,由合肥市局省气象台首席预报员组成,派出应急气象服务车,进驻“四体会”开幕式外场,为组委会提供零距离现场气象服务。开幕式成功顺利圆满,气象服务中央省市领导满意。开幕式结束后,市长吴存荣、副市长张晓麟、杨增权发来短信,向气象干部职工表示慰问感谢。

通过这次服务锻炼了队伍,提高了服务水平,积累了经验,形成了重大社会活动气象服务的常态机制。“四体会”及“徽商

大会”的气象服务和保障工作均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先进单位”称号。

2.抓好决策服务,做好气象防灾减灾工作

3.做好信息,促进专项和公众服务

进一步完善了合肥气象预警短信平台和信息库,收录防汛责任人、中小学校长、乡镇长,村长,种养大户,党政机关,地质灾害处置负责人的手机号码6000多人。执行《合肥地区强对流天气气象短信分级暂行办法》,共计发送手机预警和服务短信50余万条。

充分利用报纸、电台、电视台、手机短信、电子显示屏等载体,及时将气象信息告知公众;通过传真、网络政务平台以迅速直报政府部门。专项服务范围涉及市委、市政府领导、农业、林业、畜牧、国土、水务、建委、教育、安监、供电等几十个单位和部门。年内还与市公安消防支队签订战勤保障协议,加强在火灾扑救和社会抢险救援过程中的战勤保障能力。

4.乡镇气象信息服务站建设进一步加强

认真贯彻落实安徽省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方案,市财投入60万,加强了48个乡镇气象信息服务站建设和50个城市社区信息员管理,为20乡镇气象综合信息服务站分别配发计算机。市局为肥西县重点示范村配备了10台气象电子显示屏。肥西县小庙镇等7个乡镇被评为省优秀乡

镇气象综合信息服务站,另外还有14名信息员被评为优秀信息员。肥东县马湖乡、肥西县花岗镇、长丰县杜集乡综合信息服务站确定为合肥市乡镇综合信息服务站示范点。

(二)基础业务质量稳定

1.加强业务管理,注重业务培训

市局制定下发了《合肥市气象局决策气象服务方案》和《合肥市气象局大雾天气监测、预警预报及服务方案》。

利用“安徽省气象局预报员质量考评系统”对台站和每个预报员的预报成绩的动态考评。安装了“短时临近预报业务系统”和“预警信号监控平台”,并进行了现场操作培训。对全市55套区域雨量站进行了巡检标校和故障维修、升级,对市区10套站进行了现场维护标校。6月份气象台开始试用省气象台业务推广的“梅雨资料查询系统、气候资料查询系统、台风相似路劲检索系统”,在汛期发挥了作用。9月份开始使用的“安徽省高速公路气象观测站系统”为大雾的预报、预警的和检验也提供了科学依据。汛前、汛中对各业务单位进行了5次查岗、通报。

5月召开全市气象探测环境保护工作座谈会;6月举办“asom台站级推广应用培训班”;雷达、卫星产品应用及单站预报技术培训班;组织召开上半年业务质量分析会和全年业务工作总结会;举办“安徽省第三届气象系统业务技能竞赛”合肥赛区选拔赛;组织参加全省人影作业指挥演练竞赛,并获得一等奖。

2.测报预报水平进一步提高

(三)现代业务体系建设进一步提高

1.加强综合观测网建设

市局争取市财政匹配投资80万元,建设了

气象灾害应急车载移动卫星通信服务系统,提高了应急服务能力。升级高清视频会商系统。

肥东局、长丰局完成gnss基准站建设试点任务。完成合肥、肥西自动土壤水份观测站建设,并开始对比观测。完成三个人影标准化作业点选址建设:肥东马湖、肥西花岗,长丰杜集“三站合一”。

2.完成场室改造

市局观测站和三县局自均按照省局的要求,完成了观测场值班室改造工作,各种标牌、公示牌、规章制度牌制作完成并已安装,观测场2米内硬化道路拆除,地温场全部按照新要求进行了整改,百叶箱砌筑的台阶被拆除等等。肥西县局投入86万,长丰县局投入30万对基础设施、工作环境进行改造,站容站貌得到进一步了改善。

3.科研创新工作取得新成绩

度,全市共5篇,三篇第一作者的论文分别刊登在《气象》、《气象与减灾》、《气象与环境学报》上。参加淮河流域第三届暴雨洪水学术交流研讨会,并获得优秀论文奖。承担省气象局下达的课题2项:能见度目标物图自动化制作系统和基于配料法的单站暴雨预报方法研究,一项通过验收,一项基本完成研究任务。还与了省气科所共同主持了“江淮一季稻高温热害发生规律及指标研究”课题。

(四)人才队伍建设步伐加快

局党组重视干部队伍及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坚持优先发展气象人才队伍工作,实行人才配置首保基层一线工作需要的基本原则。

注重人才培训。全面完成了中国局和省局安排的各类专业培训和远程培训任务。共有6人参加在职学历学位教育,其中送培硕士学位学习3人,本科2人,专科1人。

积极选拔人才。共招聘选调6人,分别进入市局机关、县局和事业单位,人才队伍得到加强。

人才队伍结构得到较好改善。截止底,在职60人。大学及以上学历 43人,占在职人员71.7%;具有大学专科以上学历占在职人员91.7%。

具有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58人,其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4人,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35人,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占在职人员65%。

(五)加大依法行政力度,优化事业发展环境

1.科技服务收入稳步增长

>

年内市局制定下发科技服务规范管理的等文件,举办了技术骨干培训班,以提高队伍素质,规范了防雷业务系统平台建设,使县局气象科技服务工作保持在全省县局前列。肥西、长丰县局分别为全省第一、第四名,肥东县局进入全省前十名。

三县局防雷审批及技术服务实现零投诉,未发生1起防雷等科技服务投诉违规现象,实现了防雷服务规范健康快速发展。

2.加强执法调研,探测环境保护

长丰、肥西县人大分别对气象部门进行气象执法调研。长丰、肥东县气象局探测环境专项保护规划得到县政府批准同意。针对肥西县观测场周边出现了影响观测数据的建筑障碍物,市气象局向合肥市政府行文汇报,得到江洪副市长高度重视和批示。经过多方努力,得到肥西县长李海鹰的高度重视并批示,限期拆除违法建筑。

3.履行气象社会管理职能,确保航空安全

加强市县气象窗口管理,全年办理行政许可项目审批件2500多件,均是即到即办,无一起投诉。

4.学习宣传《气象灾害防御条例》

12月1日,我局召开学习贯彻国务院通过的《气象灾害防御条例》座谈会,促进全市气象灾害防御工作和气象灾害应急联动机制。市政府办公厅副秘书长李博平在座谈会上称赞气象部门服务好,要求各部门加大配合支持力度,共同做好气象灾害防御工作。

5.强化计划财务工作

争取多渠道筹集资金,充分发挥计财工作的基础保障作用。 我局各类经费持续增长,在规划和项目的推动下,其中市财政投入200万增长27%,省级财政增加40%。

完善财务管理,做好中央、地方度财务决算,编制中央和地方2011年度预算。开展“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做好公积金、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的缴交、变更和年审。

深入推进“五统一联,县账市管”,充分发挥市局财务核算中心的审核作用,强化对县局资金支付行为的监督和财务收支的监管。

(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

加强党风廉政宣传教育,4月份开展了以“切实抓好反腐倡廉制度建设,不断提高制度执行力”为主题的宣传教育月活动,开展党组中心组学习和专题学习,举办了廉政党课,深入开展“学习《廉政准则》,规范从政行为,促进科学发展”主题教育活动,开展了学习征文活动,共收到26篇论文。继续抓住重大节日适时开展廉政文化活动,市局年初被省局授予“全省气象部门廉政文化示范点”荣誉称号。

根据合肥市纪委的部署,开展了党风廉政制度建设“执行年”活动,对县局科技服务九项规定、“三人决策” 、局务公开、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四项重点制度的贯彻执行情况进行了检查、考核。

12月我局到合肥市纪委汇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余小平副书记在我局上报的反腐倡廉工作总结上做出批示:市气象局十分重视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有思路、有重点、有创新、有检查考核,值得肯定。

(七)统筹党建创建工作,构建和谐文明单位

1.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抓好党建工作

自5月份开始,根据市委部署,在全局全体党员中深入开展了“创先争优”活动,成立了活动领导小组,制定下发了活动的总体方案,召开了动员大会和创先争优党员公开承诺大会,开展领导点评活动。在创先争优活动中,组织党组中心组党员干部集中学习,举办党课报告、知识测试。开展了向“沈浩同志学习”活动,组织观看“第一书记”电影。围绕纪念“七一”党的生日,开展多项党建活动,评选表彰了5名优秀共产党员,与桃花园社区开展党建结对共建活动,并培养1名入党积极分子。进一步加强对群团工作的指导,引导群团组织开展了丰富的群众性文体活动。

2.积极争创省级文明单位,抓好文明创建工作

积极开展文明单位创建活动,根据市文明办的布置开展“我评选我推荐身边好心人”活动和“文明交通”值勤、劝导活动,利用合肥气象科普馆资源,积极向社会开展气象科普宣传,接待了近千人的参观,在民防日、防灾减灾日组织职工上街宣传,树立良好外部形象,市局成功申报第九届“安徽省文明单位”。积极加

强气象文化建设,肥西县顺利完成基层台站气象文化示范站建设课题任务,单位环境得到改善,气象文化进一步提升,提高了单位的文化内涵和创建质量。肥东、长丰气象文化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

,我局先后荣获“第四届全国体育大会保障工作先进单位”、“第六届徽商大会保障工作先进单位”、“合肥市行风评议先进单位”、“全市信息工作先进单位”、“卫生先进单位”、全省气象部门“廉政文化示范点”等称号;市局党支部被授予“党建目标责任制考核优秀党组织”荣誉称号,荣获全省人影作业指挥演练竞赛第一名。

3.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抓好群团工作

充分发挥工会、群团组织积极作用,围绕元旦、春节、“三八”节等重大节日,开展了丰富的群众喜闻乐见创建活动。组织职工开展无偿献血,向玉树地震灾区捐款以及慈善一日捐等活动。积极参加省局举办的演讲比赛、廉政书画摄影比赛,参加市直机关的演讲比赛、乒乓球比赛、“五一”登山比赛,并取得较好成绩。局工会为每一位职工建立了生日档案,在生日当月给予祝贺,在汛期气象服务最紧张和最辛苦期间,购买慰问品看望在业务岗位值班人员。组织职工进行体检。

4.落实“两项”待遇,做好老干部工作

落实好老干部的“两个待遇”,春节前夕走访、慰问老干部,“七一”期间走访慰问离休老党员,组织老干部参观气象科普馆,重阳节组织老干部参观长丰县局、丰乐生态园。8月2日和12月10分别召开老干部工作座谈会、通报会,及时向老干部通报工作情况,宣传有关政策,传达并落实有关预发生活等文件精神。

同志们, ,全市气象干部职工扎实苦干、团结拼搏,取得可喜成绩,为合肥气象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在此,我代表市局党组向大家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二、“十一五”工作简要回顾

也是“十一五”最后一年,全市气象职工的努力拼搏为我市“十一五”气象工作划上了圆满的句号。回首“十一五”历程,我们在省气象局和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中央领导对气象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为指引,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抢抓机遇,奋力拼搏,以现代化建设为基础,以气象服务为重点,以人才队伍建设为支撑,以党风廉政建设和气象文化建设为保障,各项工作全面推进,较好地完成了“十一五”目标任务,分别取得了泰利台风、抗冰雪灾害、奥运圣火传递、第四届全国体育大会气象服务的胜利,

市县两级台站面貌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先后荣获全省气象部门目标管理第一名,合肥市抗冰雪先进单位,“四体会”气象服务保障先进单位等先进称号,全市气象事业发展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绩。

1.艰苦奋斗,基础设施建设迈上新台阶。市局以“合肥气象防灾减灾预警服务系统工程”为核心,带动了“一个中心、四个系统”的基础建设, 新办公大楼建成并投入使用,办公环境占地35亩,绿化美化工程同步完工,使市局基础设施建设一步迈入全国省会城市先进行列。-在省局的支持下,建成了全省最大的气象科普馆。三县基础设施也有极大改善,肥东、长丰两县局完成了办公环境改造,新建了职工宿舍楼。肥东、肥西县局在原址扩大征地5-7亩,新建业务办公楼700多m2。完成全省基础台站气象文化示范站建设任务,环境面貌焕然一新。

2.抢抓机遇,现代化建设取得新进展。市局加快气象现代化建设,提升了气象监测、 预测、预警服务水平和防灾减灾能力。先后建成了市、县气象卫星接收站,55个区域自动站,气象预报服务系统,气象服务预警系统和气象防灾减灾应急服务系统,购置装备了移动气象应急服务车,合肥市应急指挥中心信息系统落户我局,全面增强了我市气象服务和应急处置能力。科研成果的开发与应用,进一步提高单站预报准确率,并在全省观测、预报业务竞赛中均获得很好名次。

3.突出重点,气象服务保障取得新成效。五年来,全市公共气象服务、防灾减灾服务、领导决策服务、重大活动服务以及专业气象服务和为“三农”服务的各项服务理念不断强化,服务手段不断增强,服务方式不断增加,建立了以报纸、电话、传真、广播、电视、网络、手机短信等多种方便、快捷的方式组成的公共服务体系;制定了《合肥市重大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市政府下发了《加快合肥气象事业发展的意见》,建立了气象灾害预警应急系统和应急响应机制;先后与水务、建设、教育、国土资源、农业、林业、环保等部门建立了信息共享和预警机制,开展了地质灾害气象预警、空气质量预报、秸秆禁烧、有序供电、农业病虫害等专项气象服务;建立了市县乡三级农网组织,成立了市县农网中心,在所有乡镇建立了镇信息站。各项服务工作受到市委、市政府和有关部门的表彰与好评。的抗击雨雪冰冻灾害和奥运圣火传递气象服务,第四届会和合肥自主创新对接会气象服务,“四体会”和“徽商大会”气象服务均受到市委市政府的表彰。

4.

5.统筹发展,部门和谐氛围展现新面貌。气象执法管理逐步加强,有效保护了气象探测环境。科技服务迅速发展,为事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每年一个主题的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教育月活动和廉政文化建设,树立勤政廉洁的部门形象,保障事业的健康发展。扎实开展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和“创先争优”活动,机关党建工作进一步加强,并取得新成绩,连续荣获“市直机关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文明创建和气象文化建设不断加强,每年举办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体,活跃了单位气氛,丰富了文化生活,凝聚发展力量,营造文明和谐的发展氛围,市局成功申报了“第九届安徽省文明单位”。

在总结工作和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面对新形势、新需求,我市气象事业发展还面临着诸多问题。随着合肥“大环境、大建设、大发展”战略的的迅猛推进,气象工作的作用日益突出,社会对气象服务的期望和要求也越来越高。合肥气象事业发展离公众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城市综合气象探测体系还没形成,天气预报预警准确率和精细化预报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气象灾害防御体系不完善,科学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切实加以解决,充分发挥干部职工的聪明才智,集思广义,确保合肥气象事业全面发展。

三、2011年的重点工作任务

2011年是“十二五”气象事业发展规划的开局之年,做好今年气象工作,意义重大。今年合肥气象工作的总体要求是:紧扣一个主题,围绕一条主线,突出“五个着力”,抓好八个方面重点工作,为全面完成“十二五”期间的各项工作任务开好头、起好步。主题就是气象事业科

学发展。主线就是转变事业发展方式。“五个着力”就是着力推进气象现代化体系建设,着力加强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着力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着力提升气象事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着力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优质气象保障。八个方面重点工作是:

(一)加强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职工素质能力

人才强局战略仍是我市气象事业发展的重要支撑。2011年要继续加强人才队伍教育培训,提高职工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年内组织举办不同类型人员的教育培训,并积极组织干部职工参加中国气象局、省局以及地方的有关人员教育培训,全面提升职工队伍素质和工作技能。

加强人才选拔和引进,进一步充实基础业务、行政管理等人员紧缺岗位的人员队伍。充分利用成立法规科试点工作、大探分中心等机遇,进一步加强体制和机制建设,为选拔、引进人才开创空间。采取公开选拔、选调、借用、招聘、引进等措施,大胆选人、用人,保障基础业务人员队伍充实、稳定。

(二)加强基本业务,进一步提高观测预报能力

2011年各单位要以提高基础业务质量和提升气象服务能力本出发点,狠抓业务质量不放松,力争预报、测报等基础业务质量目标达是进入全省前3名。

进一步加强业务管理工作。针对少数业务人员岗位意识、质量意识不强的现象,2011年要继续严肃业务岗位值班纪律和交接班纪律,加大不定期视频和电话查岗、通报次数,将网上考试、交接班考核纳入百班验收内容之中,并适时开展业务质量评比活动。完成高清视频会商系统建设、市级网络防火墙和市县cmacast接收站建设以及县局预警信号质量检验平台的研发使用。充分利用高清视频会商系统,提高会商质量,加强上对下指导,促进全市预报准确率的提高,促进预报向精细化方向发展。实施预报员质量考核评定办法,力争在强对流天气预警、精细化预报两个方面有较大提高。市局要加强宣传工作的管理,进一步完善新闻发言人制度。

加强业务人员岗位技术、规范要求和规章制度的学习。开展业务技术工作的不定期研讨和培训,组织开展预报学习竞赛和选拔比赛,备战全省竞赛。汛前组织县局业务骨干到市气象台交流学习。加强灾害性天气的预报能力,根据要求灾害

性天气的预警。组织好观测员的岗位轮训工作。提高基层观测人员技能,确保观测业务质量。发挥中青年技术骨干的带头作用,组织业务需要的科研项目,推动科研工作,做好重要天气过程总结,开展城市单站预报研究和本地气候特征研究,提高发表科研论文的数量和质量。

抓好探测环境专项规划的实施与落实,严格执行观测场周边的建筑物行政许可审批工作。推进依法行政工作,结合省局单独设立法制科试点,争取出台政府规章性文件。年底争取市人大进行执法调研。进行市局观测站选址、勘察工作。

编制市级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力争上升为政府专项预案,督导县局完成该应急预案。完成中小河流治理、地质灾害防治和生态环境治理专项规划中自动气象站的建设。推进乡镇、行政村综合信息服务站建设,完成100%覆盖,每个站点有1名以上信息服务员。成立市级保障分中心,提升我市装备保障综合能力。开展定期区域站巡检、维护工作,确保区域站资料的传输质量和可用性。保障各类装备正常发挥作用。

适时农业气象服务材料。开展合肥、肥西自动土壤水分站对比观测,确保对比观测数据准确性。肥东、长丰土壤水分站对比观测力争早日结束,进入单轨运行。开展人影信息共享平台使用,进一步推进人影能力建设。完善第一批人影标准化作业点建设,开展第二批选址和各项建设工作。

(三)建设现代业务体系,提升城市和农业气象服务能力

切实做好气象防灾减灾服务。及时主动地做好防汛抗旱决策服务和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气象保障服务。认真落实《气象灾害防御条例》,完善市级应急预案,更新完善预警平台责任人,强化预警信息。促进多部门联动,进一步完善“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气象灾害防御机制,加强应急演练。着力加强城市、农业灾害性天气以及极端气候事件的监测预警。继续加强防灾减灾科普知识宣传。

进一步加强省会公共气象服务。按照公共气象服务业务化和提高科技含量的要求,切实提高电视、广播、报纸、网站、电子显示屏、手机短信等各种途径的公共气象服务质量,不断满足用户精细化和个性化需求,完善气象服务机制。

切实做好专项气象服务和重大社会活动保障服务。进一步深化与农业、林业、水利、交通、旅游、卫生、电力、安监、国土资源等部门的合作,扩大专项气象服务覆盖面,加强交通大雾天气的预警,提高专项气象服务精细化水平。积极为合肥市各项重

上一篇:校长在家长会上的讲话稿公众演讲 下一篇:社区计划生育工作工作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