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因子分析法的县域经济竞争力评价

时间:2022-09-02 06:43:37

基于因子分析法的县域经济竞争力评价

【摘要】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单元。本文在借鉴国内外已建立的评价体系基础上,结合新乡市县域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建立了新乡市县域经济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选取了能够反映县域地区综合经济实力、经济结构、经济活力、政府能动、人民生活和可持续发展6个方面的19个指标,运用因子分析法对新乡市县域经济竞争力进行分析评价,并提出了提升县域经济竞争力的对策。

【关键词】新乡市;县域经济竞争力;因子分析

近年来,新乡市各县(市)积极抢抓机遇、开拓奋进,县域经济发展呈现出速度较快、结构优化、活力和后劲增强的良好局面。2012年新乡市管辖的辉县市、新乡县、更是入选中部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30强县(市)。但是,新乡市县域经济基础还比较薄弱。各个县仍然是河南省县域的落后地区,而河南的县域经济在全国也处于较落后的发展水平,总的来讲,新乡市各县虽然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但经济发展还是比较滞后的。

一、新乡市县域经济竞争力评价指标选取

根据县域经济的内涵,在借鉴国内外学者有关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新乡市各县市区的实际情况,选取能够体现综合经济实力、经济结构、经济活力、政府能动、人民生活和可持续发展6个一级指标,对于每个一级指标下的内容,按照指标选取原则再选取适当的二级指标加以表征,从而建立起一个较为完善的评价指标体系。

二、新乡市县域经济竞争力因子分析

根据收集的基础资料,选取的19个指标用SPSS13.0软件进行分析。

从表2可看出前4个主成分方差的累积贡献率达到了90.917%,由此可见4个因子包括了19个指标的绝大部分信息。因此,选取前4个因子作为主成分,分别用Fi(i=1, 2,3,4)表示。

对提取的四个主成分建立主成分载荷矩阵表3

并以各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为权重,构造县域经济竞争力得分评价函数:

F=55.853﹡F1+13.866﹡F2+11.624﹡F3+9.574﹡F4

计算出各县市的经济竞争力的得分,见表4

排序的结果和新乡市县域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基本符合。从主成分的得分来看,新乡县本身临近新乡市,经济发展实力较强;另一方面新乡县在八县中人口最少,还不到长垣县人口数量的一半,这些使得新乡县在第一因子Fl和经济竞争力得分都是最高。第二因子F2主要反映县域经济总量。得分最高的是辉县市,辉县市是新乡市8县(市)中最大的县,县域面积最大,经济总量最大,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最大,财政一般预算收入最大。第三因子F3反映县域的经济结构。8县中在这方面得分最高的是卫辉市,卫辉市税收在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比重较高,这表明卫辉市的二三产业相对比较活跃,经济结构相对较好,经济发展活力较大。第四因子F4,其方差贡献率仅为9.574%,可见新乡市整体在节能、环保、安全方面重视不够。而在八县中这方面做的相对较好,排名第一的是长垣县,达到1.5771分。

三、提升县域经济竞争力的对策

(一)把经济结构调整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

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围绕特色优势农产品,推行标准化生产,加强质量安全监管,实施品牌农业战略,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市场竞争力。以大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功能健全的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为载体,抓好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生产,扩大基地认定面积和产品认证数量,打造一批知名品牌农产品。

在工业方面,加快推进工业化,使县乡财政实力增强、农民增收,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大规模地转入工业和城镇,这是县域经济发展的根本出路。县域工业要以民营经济为主体、中小企业为主角。充分发挥我市丰富的农产品资源优势,抓住大宗农产品深加工、主导产品精加工、副产品综合利用三大重点,做大做强农副产品加工业。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把加快发展第三产业作为促进生产、扩大消费、增加就业和提高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的重要举措。有力推进旅游业,发展生态休闲旅游、文化旅游、红色旅游。以南太行、牧野文化、沿黄生态三大旅游带为主线,打造万仙山、八里沟、关山、宝泉精品旅游景区和两城三区(新乡市、卫辉市历史文化名城,潞王陵、比干庙、百泉景区)文化旅游区,积极打造刘庄、唐庄、京华园、回龙等红色旅游线。加强旅游宣传推介,优化旅游环境,规范旅游市场,促进相关产业发展,增强旅游综合服务功能。同时加快发展旅游配套设施的建设,形成以旅游特色为龙头,通过文化,休闲度假,旅游购物等来发展第三产业,提高县域经济的竞争力。

(二)把壮大民营经济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根本出路

从县域经济发展趋势看,民营经济产权清晰,主体明确,机制灵活,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做强、做大民营经济是县域经济的发展之路。一是牢固确立民营经济是县域经济的主体、是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的主力军这种主导意识,县(市)要用抓大项目、抓结构调整的精神,毫不动摇地抓民营经济;二是县(市)要结合县域实际,因地制宜,促进民营经济产业集群的形成和扩张;三是发展县域经济,要与公有经济改革相结合,鼓励民营经济积极参与公有经济改革,逐步使县域经济民营化;要与新上项目相结合,县域新上的项目都要鼓励和动员民营经济参与,吸收民间资本并创造条件支持他们控股;要把民营企业的灵活机制与国有企业的资产存量和技术优势相结合,解决企业改制后缺资金、缺技术、缺管理等问题,增强民营企业市场的竞争力。

(三)把培育特色经济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向

各县(市)要解放思想、立足实际,正确把握县域经济的特色、优势和定位,适应形势、放大优势、培育优势。新乡县重点发展造纸及纸制品、振动机械和制药等行业;卫辉市重点发展异型水箱、特种纸品加工等产业,力争建成全国重要的水箱生产基地;辉县市重点发展以中药材为主的特色农业;大力发展新型建材、棉纺和汽车配件等产业;长垣县重点发展以特色瓜果、绿色食品为主的特色农业;在现有基础上做精做细起重、卫材等产业;大力支持防腐、烹饪等特色服务业。获嘉县重点发展以花卉为主的特色农业;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制造、化工、农机及机械制造、纺织等产业。延津县重点发展以花生、红花为主的特色农业;大力发展农副产品深加工、食品、纺织等产业。原阳县重点发展以大米、奶业为主的特色农业,打造原阳大米知名品牌;大力发展汽车零部件、建材、纺织、小商品加工为主的产业;积极发展以原阳大米市场为依托的商贸物流业。封丘县重点发展以金银花为主的特色农业;充分发挥毗邻长垣的区位优势,积极构建长垣-封丘起重行业联合体。

(四)把强力推进招商引资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新机遇

发展壮大县域经济,要紧紧抓住机遇,确立以项目拉动县域经济,以项目扩大招商引资,以项目调整经济结构,以项目增强发展后劲的整体发展思路。要以招商引资和项目带动为突破口,实现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千方百计吸引国外和东部企业到县域建立生产加工基地,使县域土地、农产品和劳动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逐步实现招商引资从数量到层次、从规模到技术含量的突破;实现招商主体由政府为主向企业、中介组织为主转变,由项目招商、产品招商向产业招商、园区招商转变。招商对象要内外并重,尤其要注重引进沿海发达地区的资本和企业。要把引进资金和引进管理、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紧密结合起来。县(市)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机制,落实招商引资各项责任制,下大力气招商引资,尽快形成千军万马招商引资、全力以赴上项目的氛围,使新乡市县域经济发展有一个新的突破。

参考文献:

[1]熊小刚,胡启开,翁贞林.县域经济竞争力研究及其发展.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12.03-05

[2]新乡市统计局,新乡市统计学会.新乡统计年鉴,2012

[3]洪楠.SPSS for Windows统计分析教程[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

[4]税伟.区域竞争力的宏观、微观理论与实证研究——以安徽省为例.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

[5]新乡市人民政府网,http://

上一篇:县域经济发展问题研究 下一篇:中国粮食安全新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