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的区域梯度推进模式探析

时间:2022-09-02 05:33:28

新农村建设的区域梯度推进模式探析

[内容摘要]汶川特大地震对四川乃至周边地区的小城镇造成了重创。因此,重建与改造地震灾区小城镇无疑是灾区重建的重头戏。对此,我们将科学发展观贯穿于灾区小城镇重建与改造规划之中,合理重构灾区城镇体系与产业布局,正确处理灾区小城镇重建与改造中的若干关系,努力重建与改造特色鲜明的新型小城镇。

[关键词]四川省;新农村建设;区域梯度推进模式

作者简介: 杜 漪(1966―),女,绵阳师范学院商学院(绵阳,621000),教授。研究方向: 城乡关系问题。

李玲鞠(1982―),女,绵阳师范学院商学院(绵阳,621000)。研究方向: 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

刘 鑫(1979―),女,绵阳师范学院商学院(绵阳,621000)。研究方向: 区域经济研究。

一、新农村建设区域类型划分

(一)问题的提出

四川全省辖18个市、3个民族自治州;43个市辖区、134个县(其中县级市14个);2772个乡 (其中民族乡93个)、1865个镇、239个街道办事处;50182个村(村民委员会)、4822个社 区(社区居委会);387793个村民小组。[1](28-29)各市县、乡(镇)、村情况复 杂,地 理位置、资源禀赋、经济发展水平、人民生活等方面都存在诸多差异,因此在新农村建设的 目标、路径选择等方面也不可能整齐划一。我们需从全省统筹的角度,探索我省新农村建设 的区域推进模式。对我省新农村建设区域推进模式的考察,需要从我省各地区农村发展现状出发,以各地区的 区位特征、资源禀赋、经济发展水平、人民生活等方面的差异为依据,区分出我省各地区农 村的不同区域类型或层次。为此,需要确定一个指标 该文为四川省“十一五”规划项目(2006)“四川省新农村 建设的区域推进模式” (项目批准号:SC06B085)的部分研究成果。 体系,作为区分我省各地区农村不同区域类型或层次的标准,并依据该指标体系建立一个模 型,以确定我省各地区农村不同区域类型或层次。

(二)新农村建设区域类型划分指标体系的确立

1.新农村建设区域类型划分依据

划分新农村建设区域类型主要是依据不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发展程度、资源禀赋等方 面的差异。新农村建设的主战场是在农村,但新农村建设又不能仅仅依靠农村,新农村建设 必须通过“内化”和“外化”两种方式,即城乡统筹的方式得以实现。[2]因此新 农村建设 类型的划分不能仅考虑农村地区的发展水平,必须兼顾农村地区所在城市的发展水平,从城 乡互动的角度进行类型的区分。

2.新农村建设区域类型划分指标体系的确定

根据上述划分依据,遵循系统性、实用性、可操作性、可比性与独立性的原则,分别从反映 城市发展、农村发展主要内容出发,从综合层、系统层和基本层3个层次,构建 出衡量城市系统与农村系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两套指标体系。[3](17-32)

城市指标体系,从经济、社会、环境3个系统进行构建,如表1所示:

农村地区指标体系主要从经济、社会与农业发展水平3个系统进行构建,如表2所 示:

3.评价因子权重的确定

本文采取层次分析法,并 结合德菲尔法确定因子权重。[4](18-19)

(1)通过专家调查确定各因子的相对重要性,采用1―9 标度法进行评判;

(2)列出各因子间相对重要性的标定值矩阵,计算各行特征值;

(3)计算各评价因子的权重值;

(4)对各评价因子权重值的一致性检验;

4. 获取评价因子的评分,确定综合评价值

本文主要采用线性加权法来确定城市和农村的发展水平,以市为单元首先用均值化对原始数 据进行无量纲处理。其变换标准化公式如下:

Yi = ( Xi ― Xmin ) /( Xmax-Xmin) (i = 1,2,…,p)

其中: Yi――标准化变量; Xi――原始变量; Xmin――原始变量的最小值; Xmax――原 始变量的最大值。

利用线性加权法,根据下面的公式确定城市与农村的发展指数:

其中: Z是城市或农村发展指数; xi为所选指标; wi为第i项指标的权重。

根据上述模型计算出的各个地区城市发展指数与农村发展指数的基础上,对其加权平均值进 行归一化处理,可得出各地区发展的综合指数,然后依据综合指数确定各地区的发展类型。 综合指数为1表示相对最发达的类型,综合指数为0为相对最落后的类型。

二、四川省新农村建设区域类型划分

按照上述原则与方法,根据所收集的四川省城市相关数据和农村相关数据①对全省辖18个 市 、3个民族自治州的城市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分别如表3和表4所示 。②

在各市、民族自治州的城市发展水平与农村发展水平的评价分类结果的基础上,将两者进行 叠加,并依据前面所述的与经济发展总体水平相对一致性原则,将叠加结果分为4种类型( 表5)。

三、四川省不同区域新农村建设模式探讨:以四川10县的实证分析为基础

从四川省农村区域布局看,各市(县)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程度也呈梯度状况。处在高梯度的 成都平原地区,经济发展条件相对充分;处在中梯度的丘陵地区,经济社会有一定的发展而 又发展不足;处在低梯度的山区或高原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条件相对不足。根据区域经济发 展规律,不同地区的资源禀赋、区位条件、发展水平等的梯度变化决定了新农村建设的梯度 推进。

(一)对10县新农村建设模式调查结果的分析

对以上10个县(区)新农村建设基本情况和典型模式的调查结果的分析显示,10县(区)新 农村建设的主要模式及其发展程度如表6所示。

对从上表调查结果的简单分析可以得出以下初步结论:

(1)处于不同发展类型区域的各县(区),按照从发达类型――落后类型过渡,其新农村 建设示范点总数依次递减,表明不同区域新农村建设程度和水平依次递减。

(2)处于发达类型区域的中江县和处于较发达类型区域的夹江、屏山、名山县,其新农村 建设多种模式并存,尤以特色产业发展带动模式和工业企业发展带动模式为主,表明这些县 (区)新农村建设也进入全面试点阶段。

(3)处于相对落后类型区域的阆中县和广元市利州区,新农村建设示范点的总数虽然也较 多,但模式相对单一且主要以劳务经济发展模式和畜牧养殖、特色产业发展带动模式为主, 表明这些地区新农村建设还处于重点示范阶段。

(4)处于落后类型区域的康定县、冕宁县、大英县、平昌县,新农村建设模式单一、示范 点较少,表明这些县(区)新农村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

(二)四川省不同区域新农村建设模式划分

依据以上类型划分结果,我省不同类型区域的区位条件、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发展程度、社 会环境等都存在较大差异,因此不同区域新农村建设的内容、重点、途径等都应有所不同。 1.发达类型区域新农村建设的全面推进模式

依据以上类型划分结果,处于发达类型区域的主要包括成都市、攀枝花市、德阳市等地区, 该区域主要位于我省成都平原区、浅丘地区(攀枝花市除外),这一区域经济发展总体水平 较高,地区经济结构较为合理,农业基础设施较为齐全,协作配套条件优越。农村地区非农 产业比重较高,农民人均纯收入位于全省的较高水平,城市化水平较高,小城镇发育比较快 ,城乡一体化程度较高。该区域新农村建设具有较好的基础条件和优势,也是我省新农村建 设起点和水平较高的区域。

近年来,这一区域新农村建设的多种富有成效的模式已逐渐涌现,诸如成都市、德阳市等地 区依靠大中城市辐射带动的城乡一体化模式下的都市休闲产业发展带动模式、特色产业发展 带动模式、工业企业发展带动模式等,这些模式仍将成为该区域新农村建设的主导模式。

2.相对发达类型区域新农村建设的由点到面逐渐推进模式

处于相对发达类型区域的包括绵阳市、乐山市、宜宾市、雅安市、自贡市和眉山市等地区, 该区域主要位于我省丘陵地区和盆周山区,经济发展略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工业化水平较高 ,第三产业也较发达,基础设施条件较好。农村地区非农产业有所发展,农民人均纯收入略 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城市化水平较高,但城乡差距依然较大。近年来,该区域所在的各市、 县,充分发挥各自的资源优势、经济优势和环境优势,探索出 了切合自身实际的新农村建设模式,诸如特色产业发展带动模式、工业企业发展带动模式、 休闲产业发展带动模式等多种新农村建设模式,这些模式仍将成为该区域新农村建设的主导 模式。

3.相对落后类型区域突出特色的新农村建设模式

处于该区域的主要包括广安市、泸州市、南充市、内江市、达州市、资阳市、广元市和阿坝 州等地区,该区域主要位于我省丘陵地区和盆周山区(阿坝州除外),该区域溪河密布、气 候温和、劳动力资源丰富,是我省粮食和经济作物主产区。但区内人多地少的矛盾突出,农 业基础设施薄弱,水土流失严重,工业化与城市化程度较低,经济发展迟缓,城市对农村的 带动作用较弱,农村经济中非农产业发展不足。 该区域的整体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所采用的新农村建设模式比较单一,主要采取了劳务经济 带动发展带动模式和畜牧养殖带动发展模式,这些也将市该区域今后新农村建设主要模式。 4.落后类型区域以脱贫为主的新农村建设模式

该类型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落后,农村非农产业落后,城镇化水平低下,农村公共设施、基础 设施条件较差,农村居民生活贫困。该类型绝大部分地区基本不具备新农村建设的基本条件 ,其现阶段的主要任务在于发展农村经济,早日实现脱贫。该类型农村经济的发展主要在于 选取适宜的主导产业,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和生态旅游业。

四、四川省新农村建设的区域梯度推进模式设计

四川省新农 村建设需要分阶段、分层次、分区域,由点到面、由局部到全部地向前推进,即探寻出一条 区域梯度推进模式。本文所设计的四川省新农村建设的区域梯度推进模式包涵以下几个层次 :

(一)目标选择上的分阶段区域梯度推进

由于我省各区域资源禀赋、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新农村建设规划的目 标须分为总体目标和区域目标、长远目标和阶段性目标。总体目标要站在全省的高度,统筹 规划。统一设计新农村建 设的投入机制、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乡镇机构改革、农村金融改革、培养与帮扶农村致富带 头人等方面的相关政策与各地可选择模式等。区域目标必须以各区域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总体 水平、资源特征、区位特征等为依据,量力而行。

按照国际经验,城市化率至少要达到70%,农村剩余劳动力才可能被有效消除,新农村建设 也才能取得实质性进展。四川城市化率要提高到70%,按照“十五”期间年均提高1.26-1. 4 个百分点的经验,也需要大约30 -26.5年。四川的新农村建设从全局看,不可能搞 ,须经历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因此必须制定长期目标和阶段性目标。

(二)路径选择上的分类别区域梯度推进

新农村建设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与工业化,城市化互动的庞大系统工程 。从促进农村全面发展这一基本目标出发,从各地农村的资源禀赋与产业选择的角度分析, 实现这一系统工程的路径与战略可概括为下图所示的“三化”:“异化”、“进化”和“退 化”。

1.异化

指旧农村“异化”为新型的城市,采用城乡一体化战略。位于城乡结合部与工业集中发展区 (包括矿区与资源富集区)的农村,逐渐异化为原有城市的一部分或新城镇。一是把扩大到 城镇来的农民就地转化为市民,二是把进城务工的农民工群体(及其家庭)大部吸纳消化为 新市民。通过这种“异化”,以大中城市为核心的卫星城镇不断向外扩展形成城市圈,连接 城市与城市之间的则是美丽的乡村,这种城市与乡村的和谐共生便形成了英国学者霍华德笔 下的“田园城市”。[5]我省发达类型和较发达类型区域的各市县的城郊接合部就 可以率先通过这种“异化”,实现城乡一体化。

2.进化

即旧农村“进化”为新农村,采用以农业生产规模化、农产品市场特色化、农业组织企业化 为特征的现代化大农业战略。我省处于发达区域和较发达区域内靠近大中城市的粮食主产区 、畜牧养殖集中区、农业大县等地区,就可以通过这种“进化”方式建成以现代化农业为支 柱产业的新村庄。

3.退化

即旧农村“退化”为生态环保化的田园,其战略是发展生态环保产业。我省不少区域的农村 ,资源条件不好,不适宜进行农业生产,甚至不宜人居;有些地方,虽有资源,出于生态环 境保护等需要,也不宜农。在国家“十一五”规划中的禁止发展区与某些限制发展区的新农 村建设就应走“退化”之路。这些地方的传统农业要转型为生态环保产业,包括生态环境的 维护、花木药材、旅游以及手工艺品,农民则要逐渐退出种养农业,旧农村自然成为“空壳 村”甚至自然消亡为顺应自然规律的生态化田园。

(三)区域产业规划的分层次区域梯度推进

如果根据四川自然资源、区位特征以及县域经济的不同特点可将全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分 为5大区域:成都平原区27个县(市、区);丘陵地区68个县(市、区);盆周山区33个县 (市、区);攀西地区22个县(市、区);川西北高山高原区31个县(市、区)。成都平原 区在地理位置、工业化和城市化基础、第三产业、人力资源、公共基础设施等方面都具有独 特的优势,是我省新农村建设近期目标的重点区域,也是我省新农村建设全面推进的首选区 域。丘陵地区、盆周山区、攀西地区和川西北高山高原区则应充分发挥各自区域的资源优势 ,重点发展特色产业、劳务经济和生态旅游产业等优势产业。

五、结 论

从全局看,四川的新农村建设不可能搞,将经历一个相当长的历史过程。因此,四川 省新农村建设需要分阶段、分层次、分区域,由点到面、由局部到全部地向前推进,探寻出 一条切合自身实际的区域梯度推进模式。

不同发展类型区域应该选择不同的新农村建设模式,发达类型区域的新农村建设要加快建设 步伐,推进农村向城镇化方向发展,由旧农村“异化”为新城镇,或进化为新村庄;相对发 达类型区域应根据自身实力分阶段有重点地推进新农村建设,由旧农村“进化”为新村庄; 相对落后类型和落后类型区域主要是大力发展生产,加快脱贫步伐,同时根据需要实现“退 化”,建设生态田园,并逐渐实现旧农村向新城镇、新村庄的转变。

注 释:

①数据来源于:四川省统计局,四川统计年鉴(2007)[R].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7.

②限于篇幅,各项指标所涉及的原始数据处理过程在此省略。

主要参考文献:

[1]四川省人民政府.四川农村年鉴(2006年卷)[R].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 7.4.

[2] 李 萍.统筹城乡发展中的政府与市场[J].理论与改革,2005(7).

[3] 崔 明等.我国新农村建设类型划分与模式研究[J].城市规划,2006(12).

[4] 杨定海等.岳麓山风景名胜区景观资源综合评价研究[J].福建林业科技.2004,31( 1).

[5]杜 漪.构建和谐城乡关系的经济学分析[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7.6.

上一篇:汶川地震灾区小城镇重建与改造的思考与对策 下一篇:中国封闭式基金的生存偏差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