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高职现代学徒制的技能型大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

时间:2022-09-02 04:01:20

基于高职现代学徒制的技能型大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

摘 要:“互联网+”时代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了新环境,现代学徒制深化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动职业教育改革创新,服务新常态下行业企业。现代职业教育的重点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工程师、高级技工等专门人才。现代学徒制下教学模式下,高职大学生打破思维定式,培养发散思维,以独特的视角解决问题,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有助于技能型人才的培养。

关键词:大学生 创新思维 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7)01(c)-0228-02

在“互联网+”时代,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了新的环境,高等教育也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现代职业教育的重点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工程师、高级技工等专门人才,提升我国劳动大军就业创业能力、产业素质,加快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创新高职人才培养模式,从高职教育的本质属性出发,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现代学徒制是产教融合,校企深度合作,由企业和学校共同实施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对于高职大学生,就学相当于就业,在学校学习和在企业生产相结合,理论与实践并重,利于实践结合,是打通和拓宽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和成长通道的有效模式。在现代学徒制下教学模式下,也要求高职大学生打破思维定式,培养发散思维,以独特的视角解决问题,面向生产实际,提升应用技能。

1 现代学徒制为大学生提供个性化学习条件

2014年2月2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国务院总理部署了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职业教育的发展,对于促进转方式、调结构和民生改善就有重要战略举措。对职业教育进行改革,深度进行产教融合,培养具有较高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技能型专业人才。当代高职人才的培养具有人才层次的高级性、知识和能力的职业性、人才的技术性、培养手段的多样性等特点,因此,面向市场需求,探讨采用现代学徒制的教学模式。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是充分发挥了企业与学校双方的各自优势,在专业技术人才培养过程中深度相融。

现代学徒制制包含了职业教育中“做中学”的原则,通过大量的实践操作和反复操作达到“熟练”操作;现代学徒制为学徒提供个性化学习条件,强调了“以学习者为中心”。体现了企业对劳动力的素质需求,企业直接参与人才培养过程。校企双方通过结构化方式,提供高质量教育和培训,将专门的工作经验与相关理论。现代学徒制能有效解决传统职业教育中行业企业参与力度不足、工学结合缺乏紧密性和有机性、职业教育体系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能力不足问题的途径。坚持校企一体,实现产教深度六融合培养高徒名师,理论教学和技能培训相融合,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相融合”的产教深度融合师带徒高职人才培养模式。

2 大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需要紧跟时代前沿

大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需要紧跟时代前沿,要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而不能闭门造车。需要深入实际,深入群众,用建设性的态度,了解新情况,研究新问题,学习新经验,独立思考,以小见大,开阔视野,要培养以人为本,与时俱进,艰苦奋斗,开拓创新的精神,锻炼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学生主体地位要尊重才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要大学生养成良好的创新精神,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必须要尊重并落实好学生的主体地位,大学生从我要学,到我能学,并具有我会学的能力。要修改过去结论式教学为过程式教学,要遭良好的教学活动环境,充分利用技术形象直观的特点吸引学生参与学习。现代学徒制,可以变单向灌输的教学方式为多向互动探究式的教学方式,被动式的教学转化为让学生具有内在诱导思维式的教学模式,在学生学习需求的基础上开展教学,学生的学习兴趣被引发,学习动机得以调动。让学生在生产实践中得以了解到具体的需要和情况,也就有了研究和创造的方向,有利于创新思维能力的养成。

4 培养大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方法

创新精神是非智力因素,是创新主体对创新认识的在追求,由此产生的一种精神状态。要大学生具有创新思维能力,也要让大学生创新精神得以培养,从而实践能力的教育得到增强。教育需要多样化,教学手段化多样化,实施因材施教,教师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对应不同学科、不同特点的学生,切实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操作能力。教学内容需要与时俱进,教学方法不断得到改进,提升学生积极参与的主动性,增强素质教育方面的内容。

创新思维是基础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向复合思维的一系列转化过程。创新的产生来自创新激情,创新是否成功及其创新的水平碜杂诖葱滤嘉,但创新的基础取决于创新素质。创新能力是创新主体对已经掌握知识的获取、改装、整合、运用,研发新思想、新技术、新产品,追求创新的意识,积极探求并善于把握机遇,从而改变环境。

大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要遵循实践性原则、个性化教育、系统性培养。需要突破原有思维模式,克服自我评价,善用运用联系的观点、全面的观点、开放的观点、发展的观点、矛盾的观点认识问题。需要陶冶大学生情操,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养成创新的态度和自觉,激发大学生创新意思,进一步强化大学生的探索精神。

5 现代学徒制有助于培养大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创新的前提和根本来源于扎实的理论知识,理论知识又起源于课堂教学;创新往往源于生活,因此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创新能力培养过程中重要的环节。现代学徒制,包括以企业为主体的现代学徒制度模式、以学校为主体的现代学徒制度模式和“双主体”即企业主体学校主导模式,大学生充分利用实践,诸如实验、金工实习,生产实习,寒暑假社会实践的过程中,能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实践生产中提高创新科研兴趣、图文制作水平、文字表达能力、数据分析统计能力,尤其是通过企业的生产实践,有利于培养交流能力和动手能力,加强团队协作意识,培养勇于攻坚克难、实事求是的精神。

参考文献

[1] 大学生素质教育体系构建浅析[N].中国教育报,2006-03-07.

[2] 刘爱东.大学生创新能力提升研究与时间[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2.

[3] 张阳,王虹.现代学徒制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中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33):77-80.

[4] 梁佩莹,曹辉,蔡静,等.大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6(4):177-178.

[5] 谢利苹.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大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15(1):65-68.

上一篇:海口市小学生网络游戏成瘾应对分析 下一篇:超声冲击对AZ91D镁合金耐磨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