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某础教育督导与评价问题的建议

时间:2022-09-02 01:18:53

对我国某础教育督导与评价问题的建议

【摘 要】教育督导与评价作为我国法定的一项教育基本制度,是保障教育稳定发展的必要环节。基础教育是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教育。对基础教育进行督导与评价,是促进基础教育改革,端正办学指导思想,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基础教育的改革始终受评价改革的影响,基础教育改革要有成效,应从督导与评价改革着手。

【关键词】教育督导;教育评价;基础教育改革

图分类号:G6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5)02-132-02

一、保障教育督导机构行使“督政”职责

(一)依法‘督政’

要使教育督导机构具有“督政”的职权,分析各地的经验,最重要的一点是依照法律规定明确授予其“督政”职权。特别是十八届四中全会对“依法治国”的全而深化改革,更加要求在教育层而要依法督政。具体做法有以下几种①:-种是由地方人大通过立法做出明确的授权规定。以广东省为例,2002年5月,《广东省教育督导规定》正式颁布,确立了政府教育督导机构的法律地位和“督政”“督学”职能,加快了省、市、县三级教育督导机构建设步伐,提升了督导机构规格,规范了督导运行机制,增强了督导效能。另一种是地方政府在职权范围内明确做出授权规定。在《广东省教育督导规定》的推动下,广东省各市、县政府教育督导机构不断完善,深圳等市、县颁布了地方《教育督导条例》。为更好地规范教育督导运行机制,近几年,广东省教育厅印发了《关于建立督导评估结果网上公示制度的通知》《关于建立教育评估工作情况反馈制度的通知》等一系列规范教育督导信息化建设、督导机构考核制度、督导公报和奖励机制等配套文件,从而切实增强了教育督导效能。再一种是由政府根据需要决定授权进行的专项督导检查活动。如广东省从2001年开始的“二级跳”式“督政”行动。从2001年开始,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由省政府教育督导室直接操作,先后启动建立了教育强镇(乡)、教育强县(市、区)、教育强市的督导评估制度,有效地促进了广东教育的快速发展。2014年12月21至25日,国家教育督导检查组完成了对广东省申报的41个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的督导检查。

(二)处理好与政府其他行政部门的关系

在处理同教育行政管理机构系统中其他部门的关系上,必须坚持分工协作的原则。教育督导机构与其他行政管理部门有着明确的职责分工,但是在整个管理工作中,又必然和其他行政管理部门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工作中既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又要相互配合,密切协作。如遇到工作上的矛盾,应从领导上进行协调。而在处理同被督导单位关系的问题上,在教育督导活动中要求督导者必须充分发挥民主、合作和帮助的精神,绝对不能以“钦差大臣”自居、以个人的好恶或主观臆断作为判断是非的依据和以蛮横的态度对待被督导单位;也绝对不允许。同时,也要求被督导单位根据督导要求,实事求是地提供情况,为督学的督导活动创造各种方便条件,并认真听取指导意见。

二、努力改善督导人员与教师间的关系

(一)做好教育督导评估者的心理调适

首先要提高督导评估人员的素质。在挑选督导评估人员时根据评估任务,尽可能地组织水平较高的人员担任评估工作,随后进行培训。在评估实践中,根据评估中及时研究解决发现的问题,通过评估实践提高评估人员素质。其次要健全人性化的规章制度。严格按照教育评估的程序进行评估,不疏漏教育评估的任何环节,也是防止不良心理倾向干扰评估活动的有效措施。最重要的还是要引导督导评估人员实行“心理换位”。即要求评估者不仅要客观公正地对评估对象进行评估,又要站在被评估者的角度,设身处地考虑问题。实践证明,“心理换位”方法可以使评估者消除亲疏好恶等类群心理倾向,推己及彼地进行合理有效的评价。

(二)构建教师积极性和努力的回报评价制度

为使教师评价作为教育评价制度的一环有效开展,以下的条件是必要的:②

1.直接进行教师评价时,评价应是客观的(保证透明性和公开性)。

2.应赋予教师对于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的知情权。

3.教师如认为评价不当,应有权申诉。

4.特别是实施与工资挂钩的教师评价时,必须事先与相关教师组织进行协商,获得认可。

对此,我们要谨记以功利为目的评价的失败教训――“竞争”式的回报奖励制度阻碍了有利于提高教师素质的“协作”式教育活动,将评价结果与待遇挂钩应该极其慎重地进行。

三、转变基础教育学生评价模式

(一)由相对评价向绝对评价转变

绝对评价即达标性评价、合格性评价。有学者认为③,基础教育的评价取向转向底线评价,是现实发展的选择。第一,在社会有可能也有条件普及义务教育的时代,由于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是义务教育制度的底线公平,转向选择底线评价就是维护基础教育的本分,这种本分要求我们坚守培养全体学生成为素质全而、人格健康的合格公民的底线。第二,基础教育不是选拔意义上的教育,而是生存、保障意义上的教育,它所培养的未来精英,与未来平民一样,在基础教育阶段都应当首先养成良好的平民素质。第三,具体培养目标应该是适应现代社会需要,也满足个人生存与发展需要的普通劳动者。第四,底线评价从程度看,应当是普遍可及的和普遍合适的;从性质看,应当是平民的基本品质的发展性评价、基本素质评价;从定位看,应当是对普通劳动者的合格评价;从内容看,应当是判断普通公民基础素质状况的评价。第五,把底线评价的全部内容实质性地纳入考试,切实满足精英必须首先是平民的目标。第六,让普通劳动者真正理直气壮地站起来,让“精英首先必须是平民”的理念真正普及开来。

(二)学生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相结合

评价类型是按评价的主体可以分为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他人评价是除学生以外的其他任何客体(包括教师、学生家长、本班其他同学等)对评价对象的评估,传统进行的学生评价主要由教师和标准化测试构成,这种评价是非常片而的。他人评价要多元化,教师、学生及同学参与评价,有利于调动各方而的教育力量,形成教育合力。而白我评价有利于调动学生本人的积极性,发挥他们在评价中的辅助作用,不至于造成评价的缺席审判。所以二者结合有利于优势互补,防止评价的单边化。

(三)分析评价与综合评价相结合

评价类型按评价的范围可分为分析评价和综合评价。分析评价是把评价的内容分解为几个项目,分别进行评价。如评价学生的心理素质可以从自强、自信、自控、与他人交往和合作等方而进行评价。综合评价是对评价对象的整体进行全而评价。当下由于高考指挥棒的存在,对学生的评价仅学业成就能引起学生的重视,其他德体美劳的评价则流于形式,教师评价时敷衍应付,学生也不当回事。2014年12月16日我国教育部《关于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加强和改进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意见》,前者规定在实行高考综合改革的省份,计入高校招生录取总成绩的学业水平考试3个科目,由学生根据报考高校要求和自身特长,在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中自主选择;后者提出,学校要为每位学生建立综合素质档案,包含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五个方而的综合素质评价,高校将参考评价情况招生录取。④说明高考指挥棒即将由单方而评价朝真正的多方而参考标准发展,其中建立综合素质档案,即要求分析评价与综合评价相结合,而要做到两者结合,则需要引入新的评价方法――表现性评价和档案袋评价。这两种评价方法都是通过收集和积累学生平时的行为表现记录、创作的作品和各种评价记录素材,以建立学生的综合素质档案,作为升学考试的一个参考依据。

注释:

①陈德珍加强教育督导是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J]中国教育学刊,1995(3)

②[日]田中耕治教育评价[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85

③杨启亮.合格性评价:基础教育评价的应然选择[J]教育研究2006(11)

④教育部公布高考改革两项重要配套政策――粤高中在校生不受影响三年后有三变化[N]南方日报,2014-12-17(A03).

上一篇:校院两极格局中院系就业工作的内容与体系探讨 下一篇:浅议农村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改进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