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枯竭煤炭企业产业转型模式探微

时间:2022-09-02 01:11:45

资源枯竭煤炭企业产业转型模式探微

[摘 要]煤炭企业是资源依赖型企业,要经历投产、稳产、衰退和关闭的生命周期,因此,煤炭企业应早开始实施渐进式的产业转型,拉长煤炭产业价值链,选准替代产业来接续煤炭产业,发展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产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保障资源枯竭煤炭企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资源枯竭煤炭企业 产业转型 模式

煤炭企业的生产对象是地下煤炭资源,地下煤炭资源的有限性和不可再生性决定了煤炭企业所拥有煤炭资源最终都将面临资源枯竭,要实现资源枯竭煤炭企业持续发展,只有进行产业转型。同志指出:“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这为我国资源枯竭煤炭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资源枯竭煤炭企业的产业转型,关系到国有大中型煤炭企业今后的发展方向,资源枯竭煤炭企业的产业转型模式选择也关系到社会的稳定与和谐社会的建设。

一、产业转型是资源枯竭煤炭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资源枯竭煤炭企业产业转型是指将资本、技术、劳动力等要素从衰退的煤炭产业向其他产业转移的过程,它的实质在于逐渐摆脱对煤炭资源的依赖,通过产业转型,培育出优势产业项目,形成多元化支柱产业,实现资源枯竭煤炭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我国是一个煤炭资源大国,我国大多数大中型国有煤炭企业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建立起来的,经过几十年的开采多数煤矿都进入了中晚期,煤炭企业在为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提供重要能源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因资源枯竭也引发了大量的社会和环境问题。主要表现在下岗人员多,再就业压力大,严重影响社会稳定;生态与环境问题突出;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受到严峻挑战等。煤炭企业的产业转型无论是从资源的经济性上,还是对于环境保护,甚至解决再就业问题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价值。在煤炭企业发展的中晚期,未雨绸缪,早做准备,及早规划,通过产业转型寻找新的利润空间以求得生存发展,是资源枯竭煤炭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最终的必然选择。

二、资源枯竭煤炭企业的产业转型模式

产业转型模式的选择必须从实际出发,依托现有煤炭产业的优势,结合资源枯竭煤炭企业的发展阶段,选择有利于形成竞争优势的多元化产业转型模式。

1.煤炭主导产业延伸模式

在煤炭企业发展的中期,充分发挥煤炭企业人才技术的动态比较优势,确立适合煤炭企业的主导产业,大力发展煤炭加工业,建立起煤炭资源深度加工和利用的产业群,利用煤炭资源优势,向上、下游相关产业或支持产业延伸,建立起新的煤电运、煤化工,煤建材等产业链,延伸产业主要有电力、建材、煤化工、煤矸石利用等,形成新的利润来源。这种方式在转型的初期能够充分利用企业现有的煤炭资源,同时上下游产业在生产、管理、技术等方面具有明显的相关性,优先发展在同行业中具有相对规模优势、技术优势,市场前景好、投资回报率高的煤炭资源深加工利用的产业,可实现规模经济效益。同时以培育和发展循环经济为方向,延伸煤炭加工产业链,发展高附加值的关联项目。

德国鲁尔重视煤炭生产及就地加工,延长产业链,促进经济综合发展,以煤炭为原料发展化工,产品之多和技术之精湛闻名于世。随着产业链的延伸,下游企业和配套服务企业的数量不断增多,培育起一批在地理上靠近的相互联系的企业集群,大量生产经营相关联的企业集聚所带来的专业化生产、低生产成本、低交易费用和完善的配套服务,将迅速膨胀企业规模,增强企业实力。从竞争的角度来看,产业链实质上是一条价值链,煤炭企业在这一价值链的源头已经拥有资源的优势,加上产业聚集带来的聚集经济,使得这一价值链具有竞争优势。

2.新产业的接替发展模式

这是最彻底的产业转型,即利用煤炭资源开发所积累的资金、技术和人才,在原有产业之外发展新的产业,使原有产业的比重相对下降,建立起基本不依赖原有煤炭资源的全新产业群,通过产业替代,实现资源重组,有利于资源从衰退的煤炭产业流向新兴产业。

在资源即将枯竭的煤炭企业,转变原来以采煤业为主导的经济模式,加快新产业的接替和发展。法国洛林地区采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根据国际市场的需要,重点发展核电、计算机、激光、电子、生物制药、环保机械和汽车制造等,大力提高机械、化工等产业的技术含量,提高产品附加值;制订优惠政策,吸引外资,使产业转型和结构调整与国际接轨。洛林经济转型花了30多年的时间,取得了很大成效,2000年就出现了汽车、电子、塑料加工3个重要转型产业。要实现高起点转型,应摒弃传统煤炭产业刚性束缚,根据市场需求,瞄准高技术和复合技术产业,在产业转型时注重传统产业向高技术产业或高附加值产业的转变,进行高起点的转型。这不仅为煤炭企业自身创造新的优势和利润增长空间,同时也带动企业所在区域经济的技术发展。实现这一转变的关键就在于依靠高新技术和技术创新。技术资源是保证煤炭企业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因素之一,国有煤矿基础好,队伍硬,企业内部储存着一大批工程技术人才,这些人员专业门类齐全,专业技能素质高,不仅有知识、有文化、有技术,而且接受新事物快,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宝贵财富,一方面利用高新技术对煤炭产业进行改造,通过产业链条的扩展,提高产品附加值与技术含量,从而发挥整个产业群体集约化生产的效应;另一方面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大力扶持发展一些具有特色有竞争力的高新技术替代产业群,进行产业替代,增强企业竞争力。

随着资源加工产业群的建立和发展,企业间的技术外溢和乘数效应日益加强,为高新技术替代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条件。矿区要利用这一条件,推动不依赖煤炭资源的新产业的发展,在这一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国内外重大技术创新和技术创新群的出现所带来的新的投资机会,进行产业升级和产业替代,逐渐降低对煤炭资源的依赖程度。

3.生态环境的恢复治理模式

煤炭企业由于其生产的特殊性,不可避免地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相当严重的损害。除具有一般性工业企业的污染外,还存在一些特有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包括:土地塌陷、煤炭的伴生物煤矸石废渣成山、水资源破坏等。因此,资源枯竭的煤炭企业在产业转型过程中,必须选择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道路,选择不污染环境的旅游、种植养殖、服务业等绿色产业。

法国的洛林地区,把煤炭转型同国土整治结合起来,成立国土整治部门,负责处理老矿区遗留下来的土地破坏和环境污染问题。矿山闭坑后迅速抹掉老矿区的痕迹,建居民区、娱乐中心、栽树、种草等,今日的洛林已成为景色秀丽、吸引外资最主要的地区。德国鲁尔地区为治理环境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措施,如制定了绿色空间计划,在废弃的煤矸石山培土、植树、铺草,塌陷土地和矿井辟成湖泊疗养地,在此基础上全区建起了300多个公园。

我国煤炭企业大多是劳动密集型企业,随着煤炭资源枯竭,在选择新产业时既要改善生态环境,又要将失业劳动力的再就业作为重要目标,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把经济发展、结构调整与生态建设、环境保护有机地结合起来,加强水利、生态、环保等基础设施建设。因地制宜,建立农、林、渔、牧、游的“大农业”和“大生态”系统。

一是开发农业资源,对于能复垦的煤炭塌陷区域选择种植附加值高的生态农作物,大力开发生态型的特色农产品,培育农产品开发的龙头企业,带动农业发展提升,实现农业产业化,形成新的利润增长点。

二是发展水域资源,在不能复垦的大面积煤炭塌陷区域进行渔业养殖,营造良好的渔业水域生态环境,并发展水上旅游和水上体闲产业。

三是开发旅游产业,煤炭企业可以地质生态和人文历史为特色,开展生态旅游等旅游项目,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获取经济发展、生态保护的双重效益。

4.发展第三产业模式

煤炭资源是煤炭企业最重要的资源也是其竞争优势的主要来源,当企业所拥有的煤炭资源逐步枯竭时企业必须重新定位,培育新的竞争优势,实施多元化发展战略,发展物流、建筑施工、房地产、商业服务业等第三产业,这样才能实现企业的再发展。煤炭企业的产业转型有一个先决的优越条件就是拥有强大的自主品牌优势,在企业产业转型阶段要科学地利用品牌资源,将品牌的文化力、承载力有机地转嫁到第三产业上,不仅达到可以综合利用资源的目的,同时还可以通过煤炭企业的品牌优势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迅速获得一席之地。

煤炭企业随着煤炭资源的开采进入中后期,必然造成大量失业人口的存在。在产业转型时应选择那些前景广阔、能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就业吸纳能力强的第三产业,切实解决工人再就业的问题。在第三产业中房地产业,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的就业吸纳弹性最高,增加就业的潜力最大;交通运输、物流仓储,社会服务业的就业吸纳弹性比较高,增加就业的潜力也较大。这说明第三产业中房地产和建筑业,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物流业、社会服务业的发展对于煤炭企业的就业增长具有较大的潜力,应成为未来煤炭企业产业转型的发展重点。 煤炭企业本身就是一个良好的社会品牌,所以煤炭企业的产业转型要在品牌上下功夫,不仅要抓住品牌发展的契机推动产业结构的规模化扩张,更要通过多元化发展有效提升煤炭企业品牌的含金量,提升转型后企业的知名度与影响力。

煤炭企业经过长期的经营,往往积累和维系了良好的外部联系,与地方政府的良好关系;与相关利益者如供应商、销售商、交通运输部门等的合作关系; 衰退煤炭企业可利用关系优势发展商业服务业、利用土地资源优势和品牌优势发展房地产、建筑、物流及社会服务等,现在城市征地价格昂贵,而国有煤矿占地面积大,可利用的废弃土地面积也大,无偿的土地资源优势为房地产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在建筑施工方面,国有大型煤矿在产业转型时可整和资源重组成立工程建筑公司,发挥技术、资质、品牌优势,积极承揽大型基建工程,并且进军隧道、地铁、桥梁、道路、山体爆破等建筑工程,为煤炭企业的建筑队伍和部分矿井的人员分流转产开辟新渠道,同时实施名牌战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具有地域和交通优势的煤炭资源衰竭企业转型时在此基础上积极探索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等现代流通方式,用现代流通带动现代生产,将物流产业做大做强,使之成为重要支柱产业。

资源枯竭煤炭企业转型方式多种多样,我国资源枯竭煤炭企业数目众多,分布广泛,自然条件、区位条件、资源条件等差异很大,各资源枯竭煤炭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选择和科学的实施,进而构建资源枯竭煤炭企业和谐发展的产业成长与产业转型的新模式,形成资源枯竭煤炭企业产业转型的长效机制。

上一篇:产业集聚理论研究综述 下一篇:公司法中的股东会决议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