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班幼儿打击乐器演奏教学

时间:2022-09-02 12:24:45

浅谈小班幼儿打击乐器演奏教学

德国音乐教育家卡尔・奥尔夫认为,打击乐器是现代社会中儿童最容易掌握的乐器,也是幼儿园音乐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幼儿在玩乐器时可以得到一种满足,满足感又建立了孩子的自信。但小班幼儿年龄小,如何发挥打击乐教育的潜力,让孩子的敲打变得有意义,以下是我在打击乐教学的一点尝试和体会:

一、熟悉各种乐器

小班的孩子刚入园,大多未接触过打击乐器。如何让这些会发声的“玩具”走进小班幼儿的生活,让他们喜欢上这些乐器呢?基于小班幼儿的心理特点,我首先在班级音乐角投放了一些幼儿日常能见得着的物品,如玻璃瓶、竹筒、洗衣板等通过简单地敲打就能发出声音的物品,让他们感受到生活中能“唱歌”的“乐器”其实就在自己的身边。有了前者的铺垫,接着我们开始将打击乐器如:圆舞板、铃鼓、三角铁、小铃投放到区角中,让幼儿在自由地敲打探索的过程中认识这些小乐器,在敲敲打打中,他们会感受到这些乐器会比以前的生活乐器发出的音响效果更好,使其对这些乐器产生更浓厚的兴趣。这个自主探索发现的过程能给幼儿带来更大的快乐。在幼儿成功的喜悦中,教师适时地采用游戏的口吻及时纠正幼儿在演奏乐器时姿势和方法上出现的问题,在愉快的玩乐器的活动中,初步学习乐器的演奏方法。这种自由敲打乐器的小游戏很适合刚入园不能很好掌握有规律打节拍的小班孩子。实践证明,这样更有利于激发幼儿对乐器的兴趣,提高探索的积极性。

二、建立打击乐器演奏活动的常规

打击乐器演奏活动是具有很强操作性的活动,在培养乐器常规方面,我们并没有硬性规定小班的孩子不许这样,不许那样,而是通过在有序地敲打和随意敲打两种情境的比较中让幼儿感受不同的音响效果,幼儿通过亲身感受,明白了应该怎样做。接着我和孩子一起商量了打击乐器常规的具体内容:

1. 看老师手势取放乐器;

2. 乐器拿起后或打击乐停下时放在腿上;

3. 看指挥的手势演奏不同的乐器;

4. 演奏时眼睛应该时刻看着指挥;

5. 演奏乐器时应相互倾听。

三、利用多种途径开展节奏活动

节奏是音乐的重要要素,没有节奏就没有音乐,一切音乐活动都离不开节奏。而节奏感是音乐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们打击乐的教学中对幼儿进行节奏感的培养,显得十分必要。

1. 在生活中寻找节奏

生活中、大自然中处处充满着节奏。要让幼儿理解节奏,可从幼儿现实生活入手,寻找节奏。如:小鸡叫叽叽叽叽、下雨“滴滴答答”等。我们引导幼儿从这充满声音的世界中不断地倾听、感受,慢慢地,孩子们发现这些声音是变化着的,是有规律的:有快、有慢、有清脆、有沉闷的……我们告诉孩子,这些有规律的声音就叫做节奏。我们发动幼儿去大自然中、生活中寻找节奏、倾听节奏,模仿简单的节奏,让幼儿逐渐形成节奏意识。

2. 运用身体动作感受节奏

有资料表明身体动作是感受音乐节奏的生理基础,它对幼儿节奏感的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而,在学习节奏的过程中,可以让幼儿运用身体动作来表示节奏,在节奏型X XX XX XX―中我让孩子边听音乐边做吹号、打鼓、开枪的模仿动作,在 XXXXXXXX节奏型中,让幼儿做兔跳的动作等,通过愉快的模仿活动,幼儿就自然而然地掌握了以上节奏,而且还感受了音乐的性质及音乐的特点。在用模仿动作学习节奏的同时,我还让幼儿开动脑筋,想出各种不同的拍手,拍肩,拍腿,跺脚等动作。经常进行有节奏的身体动作能大大促进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

四、学习初步的演奏技能

幼儿打击乐的主要形式是听音乐齐奏和轮奏。小班幼儿注意、协调能力及对音乐的理解能力欠佳,而轮奏则有轮流演奏及等待的要求。依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们选择那些具有具体动作变化、有内容、有意义的律动音乐,以借助幼儿对原来律动的掌握情况,来帮助幼儿理解、分辨音乐,根据动作的变化进行乐器演奏的变化,从而达到轮奏的效果。

当幼儿有了初步的节奏能力后,我就选择合适的音乐材料,让幼儿在音乐伴奏下的有规律的打击乐器演奏活动。

1. 选择节奏鲜明的乐曲,引导幼儿学习齐奏

如“我是小兵”“小小蛋儿把门开”“找朋友”“我自己”等,这些曲子幼儿虽已耳熟能详,但让他们拿上小乐器伴奏,却能使幼儿产生一种新的感受和体验。在唱唱打打的活动中,幼儿不但初步感知了乐器演奏与演唱的关系,体会到了自由敲打与随音乐有规律敲打的不同,而且还逐步学会关注同伴的活动,初步感知自己敲打的声音与集体齐奏效果的关系,从而逐步使乐器齐奏声趋向协调。

2. 选择律动音乐,引导幼儿学习简单的轮流演奏

小班幼儿记忆、注意、协调能力及对音乐的理解能力均欠佳,而轮奏则有轮流演奏及等待的要求。为此,我们就选择那些有具体动作变化、有内容、有意义的律动音乐,以借助幼儿对原来律动的掌握情况,来帮助幼儿理解、分辨音乐,根据动作的变化进行乐器演奏的变化,从而达到轮奏的效果。

在小班开展打击乐器演奏的实践中,我们发现了打击乐器演奏活动不仅能帮助幼儿初步掌握乐器演奏的一般知识和技能,发展节奏感,而且还培养幼儿基本的合作意识,促进幼儿独立性的提高。

一年的实践探索证明,只要教学方法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并采用灵活的游戏化教学形式,在小班进行打击乐教学活动是切实可行的。在今后的打击乐教学中,我们会继续重视活动价值的挖掘,促进幼儿艺术素养的不断发展和提高。

上一篇:家园共育的信息化管理模式 下一篇:运用趣味画教学激发小班幼儿对版画活动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