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宫产患者的护理体会

时间:2022-09-01 11:48:11

剖宫产患者的护理体会

剖宫产术是经腹切开子宫,娩出胎儿的手术。根据子宫切口的不同,分为子宫体和子宫下段剖宫产;又根据切开子宫的途径不同,分为腹膜内和腹膜外剖宫产。最常用的是子宫下段、腹膜内剖宫产。

剖宫产适用于产妇和胎儿方面因各种原因需要尽早结束产程的产妇,以确保母婴平安。产妇方面如:产道异常、胎盘异常、子痫、先兆子痫、心功能三级以上、疤痕子宫、35岁以上高龄产妇、胎儿较大的臀位;胎儿方面如:胎儿宫内窘迫、脐带脱垂、巨大儿、珍贵儿等。多有恐惧心理。医护人员不仅要重视对疾病的诊断和手术的方法,还要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和情绪变化,这直接关系到手术中母婴的平安。近年来,本院对200例剖宫产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取得良好效果,保证了手术成功。现总结如下。

1 术前护理

剖宫产患者突然得知胎儿宫内状态不佳或不能顺利分娩时,往往在思想上不能接受,因而情绪波动较大,表现出过度紧张、焦虑及恐惧心理,导致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医护人员应耐心地向患者解释手术的必要性,若不做手术会产生的不利后果,以取得患者的信任与配合,欣然接受手术。术前护理:做好卫生宣教,宣传母乳喂养,禁食水,听胎心,备皮,留置导尿,做好药敏试验,准备好新生儿用品等。

2 术中护理

2.1 进入手术室后 患者失去亲人的陪伴,面对陌生的环境,会变得更加紧张和恐惧。这时医护人员应体贴、关心患者,态度热情、和蔼地与患者交谈,如询问患者的职业、家庭情况,以转移其注意力,消除患者的不安情绪。

2.2 剖宫产手术时 需暴露女性身体的敏感部位,这会使患者产生害羞心理,医护人员应从每个细小的环节关心患者。在不影响手术的前提下,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暴露,一方面可以保暖,另一方面保护患者的自尊心,使患者感受到亲人般的关怀,有利于紧张情绪的消除。

2.3 术中 医护人员应动作轻巧、稳重,配合默契,做到不必要的话不说,更不能说使患者误解的话。当胎儿娩出,经台下护士处理脐带、吸痰后,应抱到患者面前,告知其新生儿很好,使其放心,这会给患者莫大的鼓励和安慰,以配合手术的顺利进行。

3 术后护理

与手术室护士及麻醉师认真交接班,详细了解术中情况,手术范围,有无特殊护理要求等。

3.1 一般为腰硬联合麻醉,取平卧6 h后改半卧位。

3.2 观察生命体征 回病房后立即测量脉搏,呼吸,血压1次;以后每半小时测量1次,直到血压平稳,出血量不多改为每天测2次。每天测体温2~4次。一般手术后,患者的体温可在37℃~38℃之间,并于24 h左右恢复正常。如果产妇术前经过试产,由于检查次数多、手术耐受差,手术后体温较未经试产者的体温高、发热时间也长。对术后体温>38℃、持续时间>2 d者,除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常规、加强一般护理外,还应做到如下几点:加强病室的空气净化、定时开放门窗通风换气;加强对产妇的皮肤黏膜护理;用消毒药物擦洗外阴增至2~3次/d;妥善处理污染物品,防止发生交叉感染。这样对预防和控制早期感染的发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3.3 术后6 h进流质,禁食产气饮食;术后48 h进半流质饮食至普食。

3.4 注意子宫收缩及阴道出血量,有些大出血患者宫腔积血排出不畅,需要按压宫底才能发现出血量多,如果产妇出血量多,要及时报告医生,应用子宫收缩剂。

3.5 保持尿管通畅、注意尿量和颜色的变化,一般24 h拔尿管。

3.6 使用镇痛泵的产妇,术后主诉疼痛不明显;有些产妇对缩宫素比较敏感,宫缩强烈时诉疼痛厉害,可减少缩宫素的量或停用。

3.7 保持会阴清洁,防止逆行感染。

3.8 母婴同室 产妇回病房后1 h,帮助产妇采取舒适的,让新生儿早吸吮,以促进子宫收缩,减少产后出血,并刺激乳汁的分泌。婴儿在母亲的身边,产妇精神上得到安慰,可以减轻术后不适,提早起床活动。指导并协助哺乳,产妇乳胀时,帮助其吸出乳汁,以防乳腺炎的发生。同时护理新生儿,洗澡换尿垫,保持脐部清洁、测体温、称体重。对产妇进行产后宣教。

3.9 多数患者术后因不能耐受子宫收缩疼痛产生情绪波动,甚至大声喊叫或放声大哭。这时医护人员应鼓励患者树立信心,战胜疼痛。可以把新生儿抱到患者怀里,看到可爱的孩子,患者的注意力会转移到孩子身上,逐渐耐受疼痛。另外,向患者宣传母乳喂养的好处、的护理、乳腺炎的预防等知识,转移其对疼痛的注意力,使患者顺利渡过这一难关。

总之,临床实践证明,剖宫产患者的不良心理会影响手术的顺利进行,使产后大出血发生率增加。因此,必要的护理对于保证手术的成功、母婴的平安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 考 文 献

[1] 傅莉.影响剖宫产率与剖宫产指征的因素分析.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3,19(7):405.

[2] Macara LM.The contribution of dystocia to the cesarean section rate.J Obstet Gynecol,1994,171(1):71.

[3] 乐杰.妇产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94-235.

[4] 凯伦,卡尔森,史蒂芬尼,等.哈佛女性健康全书.南方出版社,2000,469-471.

上一篇:肝癌患者的心理护理措施 下一篇:口腔患者牙科畏惧症的调查及护理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