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古代的孝教育

时间:2022-09-01 11:36:42

【前言】论中国古代的孝教育由文秘帮小编整理而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在肯定西周“亲亲,尊尊”的孝道思想上,对孝道作了进一步的论述,从而明确了孝修身齐家治天下的价值,提出了实施孝道的行为准则,使孝的内涵更加丰富。时至《孝经》《礼记》成书,儒家形成了完整的系统化的孝道伦理体系。 毋庸置疑,《孝经》...

论中国古代的孝教育

摘 要: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核心。孝的思想经过历代圣贤与统治者的大力宣扬和提倡,已经深深地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之中,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凝聚力的一块重要基石。

关键词: 《孝经》 孝教育 承继

一、孝的内涵

孔安国在《古文孝经序》中讲道:“自有天地人民以来,而孝道著矣。”可见孝的起源极早。据相关史料记载,孝源于母系社会时期,至西周时,孝便开始规范化、制度化了,并且成为了一种政治伦理,一种社会规范。后经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学派的推崇,孝的价值和内涵更加明确,从而形成了一系列的孝的行为标准。

孝的含义是什么?从文字结构上看,孝是由省写的老与子俩部分组成的;甲骨文中的孝字是会意字,意思是小子挽着长着长长胡须的老人;《说文解字》写道:“孝,子承老也。”《尔雅释训》则认为:“善事父母为孝。”孟子曰:“孝子之至,莫大于尊亲。”简单概括起来讲孝的内涵便是“亲亲”,即要善待父母,子辈要对父辈敬爱侍奉,对有恩于自己的父母要敬要养。《小雅》中写道:“哀哀父母生我劬劳,无父何怙,无母何恃?出则衔恤,入则靡至,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捋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富我,出入腹我。”父母生养我,经受了许多痛苦,付出了许多心血,他们爱护我,教育我,而我想报答他们的恩德时,他们已不在人间。不难看出诗中深刻地表达了子欲养而亲不在的哀思和愤怒。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在肯定西周“亲亲,尊尊”的孝道思想上,对孝道作了进一步的论述,从而明确了孝修身齐家治天下的价值,提出了实施孝道的行为准则,使孝的内涵更加丰富。时至《孝经》《礼记》成书,儒家形成了完整的系统化的孝道伦理体系。

毋庸置疑,《孝经》是儒家学派孝伦理的系统化。此书分为十八章,在《开宗明义》第一章中就指出:“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有心生也。”在深刻地论述了孝的价值、意义作用的同时,也对人们的行为进行了要求与规范。从《天子章》到《庶人章》更是列出了对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庶人这五种不同政治阶层人实行孝道的具体准则,是谓“五孝”。《孝经》中对天子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故天子至于庶人,孝无始终而患不及者,未之有也。”意思是说不管你是哪个阶层的人,只要你愿意便能够行孝,尽孝。孔子说能够爱自己父母的人就不会厌恶别人的父母,能够尊敬自己父母的人也不会怠慢别人的父母,以亲爱恭敬的心情尽心尽力地侍奉双亲,将德行教化施之于黎民百姓,使天下百姓遵从效法,这便是天子的孝道,故在《尚书・甫刑》中讲道:“一人有庆,兆民赖之。”在论及卿大夫的孝道时《诗经大雅》写道要从早到晚晚勤勉不懈,专心侍奉天子,认为老百姓的孝道就是孝养父母。孔子则认为孝道犹如天上日月星辰的运作、地上万物的自然生长,天经地义,孝乃是人类最根本的首要品行。是谓:“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他在《纪孝行章》中更进一步地指出孝子侍奉双亲要敬,要能至其乐,使父母高兴,亲病则忧,丧则哀,祭则严,如果不孝就会受到刑罚,是谓:“五刑之属三千而罪莫大于部孝也。”总之,《孝经》使人们知道了该怎么做,不该做什么,从而使孝的思想外化了形成了一系列的行为准则,此后出现的《女孝经》《酒孝经》《大农孝经》等书使得孝的规范更加具体化。

二、孝教育的推广

黑格尔在谈及孝文化时讲道:“中国纯粹建筑在这一种道德的结合上,国家的特性便是客观的家庭孝敬。”可见以孝为核心的人伦道德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显著特征。中国是一个教化的国家,这一点尤其显现在中国政治与文化政策的相辅相成。孝历经千年发展,这是与历代统治者的大力提倡与效仿是分不开的。

(一)古代社会的孝教育

1.礼法的约束为孝推广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

西周时期孝与宗法政治联系紧密,认为只有对先祖和父兄的崇敬和孝顺才有利于周王政权的巩固,因此统治者把提倡孝悌作为强化政治和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手段。春秋战国时期,王室衰微,背亲忘祖德现象时有发生,孔子为了进一步弘扬礼法,在西周孝德的基础上,对孝的内涵系统化、思辨化,将孝从单纯的家庭血缘的范围扩大为一种社会道德,进而将孝纳入礼法体系,此后孝一直受到国家礼法的维护。尽管秦朝崇尚法律,但也提倡孝道。据出土的《睡虎地秦墓简封诊式》记载:某家甲控告其子不孝,官府按其所告查办,将其子断足,迁蜀边县。魏晋时期法律规定“求留养亲,昌哀求任”以强制力量鼓励人们去尽孝。在北齐有“重罪十条”,其中第五条是“恶逆”,第八条是“不孝”,倘若犯了这不孝之罪,就是国公贵族也要严惩不贷。之后隋朝的开国皇律就效仿北齐的刑罚,并且把“重罪十条”改为“十恶”,将此作为封建立法重最基本、最主要的内容。而后各朝代的礼法中相继延续了这一规章,是称“十恶不赦”。孝由于受到统治阶层的需要,被纳入了国家礼法的体系,并以法律条文的形式规定了下来,这样社会就接纳了孝悌这一思想。

2.统治者以“孝言”“孝行”进行示范,进一步宣扬了孝的思想。

在论及古代君王天子的孝道时,《孝经》:“一人有庆,兆民赖之。”《诗经》说:“有觉德行,四国顺之。”《孝经广扬名章》写道:“子曰:‘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事兄弟,故顺可移于长。居家理,故治可移于官,是以行成与内而名立于后世矣。’”因此懂得以孝治天下的历代君王都不遗余力地推行孝,甚至亲身厉行,争做孝的典范。汉文帝是以孝仁即位,因以孝治天下而为世人称赞。据民间相关史料记载,汉文帝在其母簿太后卧病在床的三年中,一直是“无昼无夜侍左右,无冬无夏奉高堂;未曾问病已断肠,未曾进药口先尝”。在唐朝,唐玄宗更是亲自为《孝经》作注。历代天子的以孝行为典范的做法,对孝思想的传播,对孝教育的推广无疑起了巨大的作用。

3.在各朝代的选拔官员制度上也大力提倡孝。

隋唐以前,选官制度主要是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各个朝代的选拔标准虽不尽相同,但孝廉一直被视为其考试科目的重要内容。唐高祖时,设置童子科制度,“凡童子科,十岁以下能通一经及《孝经》《论语》卷诵十文,通者与官”。清雍正时期多次命举忠孝节义。可见,孝在各个时期都占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地方上以孝出名的男子都可以由当地长官推荐并且担任重要职务。西晋时期的李密学问出众,孝名远扬,晋武帝便召见他为官,但他却写下《陈情表》婉拒了圣意。天子能够批准他的请求完全是感于他的孝,不难看出当时孝子的社会地位是很高的。

古语有云:“上有所好,下必有甚者。”在历代统治者大肆宣扬孝行孝德时,各大家族有关孝的教育也盛行起来,这些孝的教育大多以乡规民约的形式出现。如范仲淹所制定的《范式义庄规矩》,王守仁的乡规,吕坤的《训俗简编》,等等。这些乡约民约的主要内容大抵都是宣扬孝道孝行,重要的目的还是维护家族乡里的稳定和发展。在民间也十分重视孝教育。人们所接受到的关于孝的教育都是以简单的故事、歌谣、图画为主,如《二十四孝》、《劝孝歌》、《百孝经》、《柳枝词思儿曲》等人们通俗易懂的书籍。此外,各种地方戏也是广大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这些和孝行孝德有关的地方戏出现在街头巷尾。至此,有关孝的思想便播散在中国的每个角落,成为了中国民众的普遍意识和行为规范。

(二)古代学校和家庭

中国古代的学校教育旨在培养学而优则仕的人才。学校的教学内容与科举选拔制度紧密相连。由于历代统治者对孝行的大力提倡,孝的教育便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各个阶段。儿童进入到小学教育阶段时,主要的学习内容是识字修身,但孝道是其进行伦理道德教化的最主要内容。蒙学教材重要是《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即所谓的“诗三百”)和弟子规。这个阶段教材大都是用简单通俗的语言讲述孝行孝德的故事,教育孩子懂得为人最基本的伦理道德,要懂得长幼有序,孝顺父母,使得他们从小懂得孝悌。在入县学、太学时,学生要学习儒家经典,学习圣人的孝德,深刻地体会孝的内涵与其价值所在。进入仕途考试时,《孝经》是必考科目。由此可见,学校的孝教育贯穿了学校教育的各个阶段,孝的思想观念深深地根植于人们的内心深处,形成了中国人特有的伦理文化。

同时,孝教育还体现在家庭教育之中。对古代的家庭教育而言,最主要的内容就是关于孝悌爱长的教育。颜之推在《生子孩提》以文中写道:“师保固明孝仁礼仪,导习之矣。”林则徐写信给自己的儿子时说:“须孝顺奉母。”此外,古代的家庭教育尤为重视对女子的教育。它们的教育由两部分构成,即女红和孝悌教育。古人认为孝是女子的必备品德,女子必须恪守的道德准则。教育的内容大多源于故事,如《女诫》、《女孝经》、《女二十四孝》、《烈女传》等。这些故事对女子灌输男尊女卑、三从四德的思想,古人以女子被休为耻,所以在家庭教育中对女子侍奉公婆的教育尤为突出。

三、孝教育的承继

综上所述,我国古代对孝的教育是由社会、学校、家庭这三方共同协力完成的。历经千年,孝的思想教化已深入人心,内化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伦理品格。然而事物总是具有两面性的,关于孝的文化在自身的发展中也显示出了其消极、糟粕的一面。

由于历代统治者奖励孝子,有的人就弄虚作假,把孝道作为沽名钓誉的工具,有的人虽然真心尽孝,却措施不当,出现了种种愚昧的行为。根据史书记载,自陈藏器在其书《本草拾遗》中提到人肉能治病起,民间就兴起了割股肉为自己父母治病之风。让人不解的是这些荒唐的行为还不止一次地得到朝廷的嘉奖。如宋朝书籍中写道:“上以孝取人,则勇者割股,怯者庐幕。”又如《二十四孝》中记载的“孟宗哭笋”、“王祥卧冰”、“郭巨埋儿”等故事。这些行为在一定程度上不但违反了人性,而且构成了犯罪。究其产生的根源,主要缘于统治者为维护自身阶级地位将忠与孝单一的结合起来,曲解了忠孝的本义,从而麻痹了百姓的思想,致使社会上愚孝之风盛行。

传统文化往往都是精髓与糟粕并存的,我们应该批判地继承,汲取其合理的部分。在当代,孝文化和孝道逐渐被弱化,孝道缺失现象屡屡出现,这严重影响了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发展,因此重提孝道,对青年一代进行教育具有一定的意义。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孝教育人要爱惜自己的身体,珍爱自己的生命。《孝经・开宗明义章》指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古人认为身体是父母给的,保护自己的身体不受损伤就是践行孝道的开始。孟子也说:“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亲者,吾闻之矣,失其身而能事亲者,吾未之闻……”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如果毁伤身体,自身残疾,就不能尽到敬奉父母的责任,即使身体健全,但品行不端、名声有损,也是不能尽到孝敬父母之责任的。可见全身是事亲的前提,此外,很好地爱惜自己的身体也是为了不让父母为我们操心,减少他们的精神负担。

其次,学习孝文化能培养青年敬爱父母的意识,使得他们学会感恩。古语云:“孝子之事亲也,有三道焉。生则养,没则葬,毕则祭。”可见,赡养父母是孝的首要要求,但不是说只要赡养父母就是孝,孝更重要的是要敬爱父母。孔子在回答子夏问孝时说:“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以为孝乎?”意思是孝顺不但是奉养,而且要尊敬。

最后,学习孝文化能培养青年自强不息的精神。《孝经》云:“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孝之终也。”要想成就一番事业,首先要立志,要为理想而不断勤奋地学习各种知识和技能,事业上有所建树才是孝的终极目标,不难看出学习孝文化也是践行“刚健有力,自强不息”的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应然之意。

参考资料:

[1]中国孝古学会第一次年会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80.

[2]黑格尔.历史哲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232.

[3]任海燕.孝的历史演进及实践表现.安徽文学,2007,(12).

[4]宁业高等.中国孝文化漫谈[M].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5.

[5]肖群忠.《礼记》的孝道思想及其泛化[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上一篇:班级管理艺术:小故事大道理 下一篇:提高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质量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