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限效应 第10期

时间:2022-09-01 10:42:42

超限效应 第10期

据说,马克・吐温听牧师演讲。最初,他感觉牧师讲得好,打算捐款;10分钟后,牧师还没讲完,他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些零钱;又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决定不捐了。在牧师终于结束演讲开始募捐时,过于气愤的马克・吐温不仅分文未捐,还从盘子里偷了2元钱。这种由于刺激过多或作用时间过久,而引起逆反心理的现象,就是“超限效应”。

如果你在做一场演讲,开始的3分钟很重要。你必须在3分钟内进入主题,必须在3分钟内以你的魅力抓住听众。整个的演讲过程要逻辑清晰,层层推进。演讲过程中要设计语调的变化、意境的变化、力求在“中场”也能产生“3分钟效应”。在大型的论坛上,更要控制好自己的时间,用好3分钟和30分钟,重点内容要在30分钟内讲到,主讲内容控制在40~50分钟。时间一长,听众会疲劳,注意力也会分散。

超限效应,对做广告宣传也有启示。一个创意很好的广告,第一次被人看到的时候,令人赏心悦目,第二次被人看到的时候,会让人用心注意到它宣传的产品和服务。而一旦这样好的广告要在短时间内大密度轰炸,就会令人产生厌恶之感。所以,广告宣传需要有一定的密度,即使需要从多维度刺激消费者的感官,也要适可而止。

第一次挨批评时,学生的厌烦心理并不太大,但是在第二次,往往使厌烦度倍增。如果再来个第三次、第四次……那么批评的累加效应就会更大,厌烦心理就会以几何级数增加,说不定因而演变成反抗心理,甚至达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除非是个乐天派或个性特殊的人,否则,一旦遭到批评,总是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恢复心理的平衡。遭到重复批评的学生的反抗心理会高亢起来,他心里会嘀咕:“怎么如此不信任我?”这样一来,学生的挨批心情就无法复归平静。可见,教师批评学生不能过度超量。

所以,教师应注意“度”。如果“过度”就会产生“超越效应”,如果“不及”,又达不到既定目的。因此,我们一定要掌握好“火候”“分寸”“尺度”,避免“物极必反”“欲速则不达”的超限效应。在课堂上或者在听讲座时,如果对某个你还算感兴趣的问题,教师宣布“针对这个问题,我们有3点要讲”的时候,你会认真听,甚至会试图记下这3点,然而当教师宣布“针对这个问题,我们有10点要讲”的时候,你便顿时失去了听下去的兴趣!

同样,如果一节课教师让你学习10个单词,可能你还会认真地学习,并试图掌握,但如果让你学习50个单词,恐怕你连试图记忆的兴趣也没有了。之所以出现这些现象,也是因为超限效应的原因。即人在接受任务、信息、刺激时,存在一个主观的容量,超过这个容量,人就不愿意认真对待这些任务了。因此,当向学生或者孩子讲述某个知识、道理以及布置作业时,在时间以及任务数量上要注意不要超过学生可接受的限度,否则不仅达不到教育的初衷,而且会适得其反。

上一篇:隔辈溺爱:温柔的痛 下一篇:青少年的心理矛盾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