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过程是中、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衔接的理论基础

时间:2022-09-01 08:29:21

工作过程是中、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衔接的理论基础

摘 要:教学内容是在对工作过程科学认识的基础上,对工作过程各要素所进行的合理抽象,是从教育角度所进行的重新建构和排序。工作过程之间存在并列、递进、包容的逻辑关系或组织关系,形成了不同的工作岗位以及岗位工作任务,并确立了具有不同职级的职业能力。它是我们进行专业衔接、教学内容衔接、选择和划分学习范围的基本依据;从而形成不同的学习领域课程,进一步形成了不同学习情境。课程衔接是相联系的教学内容在不同职业教育阶段进行界定或划分的基础上所进行的重新建构,使学生的职业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

关键词:中高职衔接;职业能力;工作过程;专业衔接;衔接模式

作者简介:王文毅(1963-),男,湖北襄阳人,襄阳汽车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经济管理、职业教育管理。

基金项目:湖北省职教中心课题“技能型紧缺人才形成机理与对策研究”(编号G2013C023),主持人:王文义;湖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以工作过程为经,以职业能力为纬,构建中高职教育的课程衔接体系”(编号2013B442),主持人:王文义;湖北省职教学会课题“中等与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衔接研究”(编号ZJZA201304),主持人:王文义。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6)03-0072-04

教学内容是在对工作过程科学认识的基础上,对工作过程各要素所进行的合理抽象,是从教育角度所进行的重新建构和排序。对青年学生而言,他们天天接触的社会环境只有学校,学校的生活[1]。因而,教学内容源于工作过程,高于工作过程,中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衔接必须以工作过程为理论基础。

一、从职业教育认识工作过程

工作过程是指“在企业里为完成一件工作任务并获得工作成果而进行的一个完整的工作程序”;是工作人员在工作情境中为完成一件工作任务并获得工作成果而进行的一个完整的工作行动的程序,是“一个综合的、时刻处于运动状态之中而结构相对固定的系统”。工作过程有对象、内容、手段、组织、产品、环境等6个要素;每一工作过程包括了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价这6个步骤。职业不同,6大要素所体现出来的工作过程的特征不同,6个工作步骤的具体内容也不相同;但是我们从具体变化的工作过程的要素中,把握其相对固定的步骤,从而使学生获得一个完整的思维能力训练,习得一个指导行动的思维方法[2]。

工作过程是“人”的活动过程,是人的脑力或体力劳动,反映劳动主体的技术技能活动,因而“工作过程”不是“生产流程”,具有人的能动性;工作过程指企业内部发生的某项业务从起始到完成,由多个部门、多个岗位、经多个环节协调及顺序工作共同完成的完整过程,因而具有程序性、动态性,如产品的加工操作过程;工作过程依对象、内容的层次不同而不同,表现为从抽象到具体、从宏观到微观、由上到下、由整体到部分的逻辑关系,因而具有一定的层次性,如产品的设计过程、内部管理过程;工作过程有其固定的要素和工作步骤,因而具有一定的结构性和稳定性;工作过程总是为了完成一定的工作任务,实现某项工作结果或工作产品,因而具有目的性,如制造某项产品,提供某种工作方案等。

“工作过程”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概念,其形式也是五彩缤纷的:如产品销售的商业运作过程、产品加工操作和质检的生产过程、形成解决任务方案的劳动过程等;其结果也是五彩缤纷的:有实体产品如最终产品、阶段产品,也有无形产品如工作计划成果、导游服务、产品保养维修等。分析工作过程依据常见的有:工作对象、工作内容、工作任务、操作程序、工作场所(生产线、工厂、车间)、设备或系统的结构、岗位、典型工作情境等。在分析过程中应按照最佳的逻辑路径进行工作过程分析。

工作过程知识是隐含在实际工作中的显性、程序化知识,与之相联系的过程性知识以及隐含在工作过程中或物化在产品和服务中的诀窍、手艺、技巧和技能等。显性、程序化知识化是可以“编撰知识”,可以通过理论教学来实现,但也要通过实践来检验、印证,更需要通过实践来强化、内化;过程性知识特别是隐含性知识、默会性知识则必须通过实践才能领悟、掌握,经过反复练习,成为“习惯”。无论是程序性知识还是工作过程知识,它们都是与一定的职业情境活动紧密相连,所以职业教育课程内容必须按工作过程的内在逻辑顺序进行序列化。

二、工作过程的基本模型

工作过程指岗位人员从开始接受工作任务到完成工作任务获得工作成果期间,所表现在时间上是一个变化和流动的过程,在空间上有人和物的位移,在行动上有人操作和物体的运动,在心理活动上有信息提取、加工、储存的过程,即工作过程的基本结构与环节是有规律可循的,是一种相对固定的结构。由于不同企业中工作任务的大小和复杂程度的不同,企业规模的大小以及产品类型的不同,其职业工作岗位的工作过程中时间和空间顺序则不同,采用的方式、手段和工具可能不完全相同,实现工作过程的结果和形式也不同。

同一企业内部,工作过程之间存在并列、递进、包容的逻辑关系或组织关系。相邻两项工作过程之间既不存在复杂程度差别,也不存在明显的相互依存关系,而是相互独立同时开始的关系称为并列关系或平行关系,如护理岗位工作中的门诊护理与住院护理,机械操作中的车工操作过程和钳工操作过程。后一工作过程需要以以前工作过程为基础才能开始工作即为递进关系,如体检中心护理中心的标本采集工作过程和体检资料的记录、保管工作过程;数控操作手动编程按设计一般零件的加工工艺,从确定设备、工装夹具、刀具、量具及切削参数,到编写简单的加工程序,再到录入编辑加工程序;会计报表的编制必须以会计凭证的编制、会计账薄的登记为前提。后一工作过程需要以前若干平行或递进工作过程为基础,则称为后一工作过程对前面工作过程的包容关系;病区治疗护理包含病情观察、标本采集与送检、护理文书的处理、心理卫生与精神护理等工作过程;机械组合体的装配过程、财务分析过程等。

正是由于工作过程之间存在并列、递进、包容的逻辑关系或组织关系,才在工作领域中形成了不同的工作岗位以及岗位工作任务,确立了岗位的宽度范围,决定了不同工作岗位的操作的复杂程度,提出了不同岗位应具备的知识、技能、态度的差异,指明了不同岗位应具有不同的职业能力。职业教育专业的“职业性”,体现为专业教学过程应与职业岗位的工作过程具有一致性。工作过程之间的组织关系,形成了职业教育领域同一专业的不同层次需求,并决定了中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衔接的宽度的范围、就业面向岗位衔接的形式、教学内容衔接的模式、学习范围难度的划分与选择。对工作过程采取不同的组合方式,从而形成了不同的学习内容和不同的职业能力组合,它是我们确定学习范围、划分学习模块的基本依据,从而形成不同的学习领域课程、不同学习情境。如我们可以对数控技术的相关工作过程划分为:(1)生产文件的识读;(2)金属切削加工过程的认识;(3)数控设备的操作;(4)数控加工程序的编制;(5)数控设备的维护与维修;(6)加工质量的检测与控制;(7)生产的组织与管理;(8)工时定额、材料定额计算;(9)产品营销;(10)售后技术服务等。可分别按相关的知识与能力要求组合成不同学习内容模块,从而实现不同层次的职业能力。我们还可对其中生产的组织与管理具体工作过程细化为文件管理、生产组织与调度、现场管理、生产准备、生产安全常识、职业健康安全风险评估等,其中文件管理、生产准备、生产安全常识构成学习情境一、生产组织与调度、现场管理、职业健康安全风险评估构成学习情境二等等。

三、依据工作过程,做好中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衔接

职业在社会劳动分工体系中具有特定的职业功能,职业不仅规范职业劳动(实际的社会职业或劳动岗位),也可以规范职业教育专业就业面向岗位(群)、培养规格、课程和教学的标准;职业教育专业教学的实施要遵循和模拟专业所涵盖的职业岗位的工作过程、工作任务和工作情境。

(一)专业衔接

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衔接最主要是教学上的衔接,教学衔接的前提与基础是专业设置的对口衔接。现行的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2010年)专业数321个,并列举了356个高职、198个本科继续学习的专业。现行的高职专业目录(修订一稿)(教职成司函[2014]71号)专业大类19个,专业类95个;专业709个,同时增设了651个专业方向。中职与高职专业目录各自分类、专业名称有一定区别,但中职与高职专业存在着对应关系。专业衔接是中、高职衔接的一个必要条件。同一个专业的中职毕业生可能面向多个高职后续学习专业(即“一对多”),高职同一个专业新生可能来自中职不同的专业(即“多对一”),其关系见图1。

技能的形成是一个多元统一的过程,在进行课程设置时必须将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作为重要的参考依据,课程的编排设置要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在同一专业中,高职教育能清楚地知道中职教育的课程内容,必须以中职为参考,否则容易造成课程设置上的重复、断档、脱节等问题。中职与高职专业的“一对多”的关系,要求中职在制定培养人才方案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兼顾就业、升学、能力拓展多重需要;在专业技术技能培养过程中,把专业通用能力的培养作为重点,为学生的后续学习和岗位迁移奠定基础。中职与高职专业的“多对一”的关系,要求高职在制定培养人才方案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不同学生的不同知识能力现状,文化课程、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起点要合理、进程安排要恰当、教学标准要适当。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办学效益,追寻教师、教学设备等教育资源的最大效率,符合效益最大化的原则,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进而促进职业教育的长足发展。

高职院校专业设置面的宽窄,直接影响着中、高职衔接的对口程度和衔接通道的宽窄,高等职教的专业设置是中等职教专业设置的纵向延伸和横向拓宽[3]。从教育部《现行的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2010年)》中列举的高职、本科继续学习的专业看,以相近或相似专业为主要衔接形式。湖北省从2015年技能高考的类别(专业)为:机械类、电子类、计算机类、建筑技术类、旅游类、农学类、学前教育、会计、护理等9个类别(专业)。由此可以看出,该省是以专业大类衔接为主要形式,而专业大类衔接的形式更符合中职生的发展要求。

职业教育的岗位定位是学生就业后若干年内能达到的预期岗位,而不是起点岗位,应与职业教育层次相适应,有一定前瞻性,引领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考虑到学校之间错位竞争的需要。专业岗位的衔接有并列式、包含式、交叉式等形式。并列式的岗位衔接适用于非相近专业的衔接;包含式的岗位衔接适用于相同专业和岗位职责要求“上移”的衔接情况;交叉式的岗位衔接适用于大类专业的衔接情况,其关系见图2。

(二)教学内容衔接的模式

工作过程是教学过程的基础,教学过程不是工作过程的影像,它要考虑教育价值、学生的能力发展顺序、教学组织的因素,是工作过程的合理抽象。坚持专业教学过程与岗位工作过程相一致的理念,教学过程要按工作过程知识的由简单到复杂或业务顺序构建课程体系,按照工作过程知识所涉及的业务环节的时间先后顺序化教学内容,反映工作过程间的组织关系。

与岗位衔接形式相对应,教学内容的衔接模式有纵向延伸模式、横向扩展模式、横纵延伸扩展模式等。对于并列式的岗位衔接方式,在教学内容上可采取横向扩展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学生随着专业的改变,职业岗位相应发生拓展,工作过程的具体内容随之发生变化,学习内容的范围不同,学习获得的是职业能力获得扩展。学生在前一阶段的学习中获得的技能和职业资格证书在层次上不一定比后一阶段所获得的低。在这类衔接模式下很明显继续学习得到的是职业技能范围的拓展而非同一职业范围内技能水平的提升,因此这种模式下对课程的衔接不要求太强的连贯性。对于包含式的岗位衔接方式,在教学内容上可采取纵向延伸模式。在这种模式下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学习相同或相近的专业知识、技能,学习内容不仅表现为复杂程度的加深,往往还伴随着范围的扩展,高等职业教育所获得的知识技能和职业资格要明显高于中等职业教育,表现为在相近的职业范围内级别的提升和能力的提高,对于学生的终身发展还是十分有利。这种衔接对技能要求高且训练时间长、技术含量高、操作需要隐性知识多、社会需求量较大、实行职业准入程度强的专业非常适用。对于交叉式的岗位衔接方式,在教学内容上可采取横纵延伸扩展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学生每次从低一级的职业教育向高一级职业教育的晋升不但意味着专业技能水平的提升而且意味着专业技能范围的拓展,这种模式是横向扩展模式、纵向延伸模式的综合。

学生在进入中职学校时年龄较小且对专业知之甚少,选择专业存在一定盲目性。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阅历的成熟、社会环境的变化,对原有专业的认识可能会发生改变,或对其它的职业、专业形成了浓厚的兴趣,导致需求的改变;也可能在中职学习过程中,培养了专业认同感,专业意识得到强化,职业观念到内化。教育心理学理论认为,个体身心的发展具有一定的阶段性,表现为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的变化;又具有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量变到质变的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4]。在课程设计时,必须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的顺序要求,寻找“最近发展区”,做到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具体到抽象,由低级到高级。中高职课程内容衔接时,应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不同的知识结构和认知特点,以及中、高等职业教育两个阶段的相对独立性和任务的差异性,科学合理地确定每个阶段应完成的培养目标和教学目标要求,制定出既与整体目标相一致,又能体现中、高等职业教育两个阶段课程体系的相对独立性和特殊性课程体系[5]。

(三)学习范围的选择和划分

职业教育课程与学科化课程的显著差异是在学习范畴中融入了工作情景要素,并一开始从总体上把握工作过程的特征,对技术或服务工作的任务、过程和环境进行的整体化感悟与反思,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的统一。工作过程作为一个整体为职教课程提供了一个基本框架。课程内容的工作逻辑顺序则是按照学生将来从事的工作过程的特点来组织课程内容,实现教学的逻辑顺序与工作逻辑的顺序的统一,体现连续性和顺序性。

在学习内容的确立及划分上,应根据工作任务的难度、复杂程度、综合力度等,将其设计成不同的学习领域和课程学习的不同情境,各学习领域和学习情境之间都是关联递进、交叉融合的,构成一个系统集成的整体[6]。对于较低级、浅易、简单,比较容易完成,熟悉和了解整个制作过程和步骤的“入门及概念性知识”,作为第一模块;对于具有一定系统的工作任务,能培养学生基本岗位职业能力的项目,即有了这个项目完成的经验和能力,学生就基本上能够完成行业领域的一般的加工任务,达到企业职业岗位一般的规格要求的“关联性知识”,作为第二模块;对于伴有“问题”的特殊工作任务,组合难度加大、综合性加强、复杂程度更高的学习任务,作为第三模块;对于综合程度更高的创新情境或迁移拓展情境,需要综合运用各项知识和技能特别是实践智慧解决的“不确定性”工作任务时,作为第四或第N模块。一般来说,中职阶段只要完成前两个模块的知识学习和能力训练就行了,后面的模块或综合性项目,留待高职再进一步深化学习;或者说中职阶段主要体现在与工作经验水平相关的操作能力上,以“知道做什么”、“知道怎样做”为主,达到“知其然”的水平;高职则主要体现在工作的技术应用能力上,以“知道怎样做”、“为什么这样做”为主,达到“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的程度。

参考文献:

[1]龙咏.浅论艺术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6):123-126.

[2]姜大源.世界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走势及其启示――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漫谈[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27):7-13.

[3]蒋新革,等.构建中高职一体化职业教育体系的探索[J].南方职业教育学刊,2012(4):31-35.

[4]代唯良,等.关于中、高职英语专业课程体系的衔接[J].职教论坛,2010(11):54-56.

[5]陈果.天津市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衔接的思路与对策[D].天津:天津大学,2008.

[6]张鹏顺.服务产业集群形成高等职业教育之特色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1(5):12-13.

上一篇:论中职―高职―应用型本科衔接的理论基础与实... 下一篇:基于数据挖掘的高职会计创业型人才培养对策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