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文化批评常态化的语态构建

时间:2022-09-01 08:17:53

电视文化批评常态化的语态构建

前段时间对相亲类电视节目的批评,需要广电行政管理部门、业界认真总结,更需要学界从中国电视文化建设的角度反思:应该以怎样的语态构建中国电视文化批评的常态化?

社会主义电视文化的繁荣和提升,需要构建常态化的电视文化批评。在我国,电视文化的发展速度远远超过发达国家,电视业界表现出了在理论和实践方面的盲从。

常态化的电视文化批评已经成为民族电视文化繁荣的短腿。其表现:一是电视文化批评对我国电视文化如何弘扬民族文化道德,适应大众审美情趣的引导不力。在理论和实践上,遇到重大问题时失语。二是电视文化批评对电视文化的特性常态化的探索不够,缺乏前瞻性。往往是业界在探索中出了偏差时,要么封杀,要么横眉指责,整体表现为“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状况。三是电视文化批评习惯于从“喉舌”、“工具”的属性监督电视媒体,少有与业界的交流性探讨,以致语态失常。

电视文化批评的语态,应表现在对社会主义特色的电视文化规律的敬畏和对电视文化主流的引导上。作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电视文化,应该全力承担社会主义思想文化价值体系的传播和营造的社会责任。我国电视文化长于传达政令、政策宣传的工具职能,在向大众文化传播的角色转变中,出现一些非主流性的思想、艺术偏差在所难免。荧屏无小事,严格的导向恪守应该是业界的自觉。对探索中的问题,电视文化批评既要从导向方面监督,又要尊重电视传播的规律,引导电视工作者对电视文化传播特性的把握和探索,共同探索社会主义电视文化刚性职能与电视文化传播柔性有机结合的表现形式。

回顾对相亲类节目的批评,确有一些言论不经意地表现出了对电视传播特殊性的淡漠,缺乏批评的客观性。如一网站,仅仅剪取了一档电视节目的一个小片断,使原声脱离节目现场特有的环境,生发歧义,放大节目对个别消极言论传播的问题。一位姑娘一语不慎,被冠以“拜金女”,人身攻击的言论多见。长期以来,我国电视节目多为庄重有余,鲜活不足,业界探索小心翼翼。而批评界轻视对电视艺术规律的尊重,不善于从节目整体上把握良莠,习惯于究其一招一式。

江苏卫视的《非诚勿扰》,在制作中曾出现过一些探索中的困惑,但总体而言仍是一档可视性较强的节目。谁能说它在培育社会主义文化核心价值中没有作用呢?有一期节目中,男嘉宾是一名救援队队员。当嘉宾出场时,24位姑娘亮灯。一位姑娘说:“我表示对男嘉宾职业的尊重。在人民遇到危险时总有救援队的身影,他们给人民的太多太多……”姑娘的话不正是大众的声音吗?那名男嘉宾离场时告诉观众:“我虽然没有带过一位姑娘,但我在现场经历了一次思想、感情的升华,我为国家再参加一百次抢险都无怨无悔。”此情此景,笔者相信所有的观众都会被节目中男女嘉宾的情感、被节目营造的情境所感染。这正是电视文化的表现力。电视文化批评如果缺乏对电视文化传播规律的尊重,就失去了自身的高度和繁荣的基础。

常态化的电视文化批评,需要科学、温和的学术语态,这应该是一种学界与业界良好的互动和交流。长期以来,人们对电视政治工具化认识强于电视文化的认同,重视导向,轻视电视表现形式的研究,少有艺术特征方面的探讨,语态上多于指责。在对相亲类节目的批评中,过激的、失态的语言经常见于媒体。批评者是不是少了些宽容?为什么不能充满爱心地和业界良好互动?

常态化的电视文化批评语态,需要对电视观众鉴赏能力的尊重。在对相亲类节目的批评声中,一位长期收看《非诚勿扰》的78岁的老人,在出镜时讲:“我很喜欢这档节目,我客观地了解了年轻人的心态,节目教会孩子怎么为人处世。”显然,诚恳的老人不是作秀。笔者不刻意分析节目请出老太太的苦心,但赞同老人的包容大度。电视观众对电视节目的鉴赏是多元的,会以自己人生的长度和知识的宽度,对节目做出不同角度的评价。

《非诚勿扰》有可改进之处,但可以肯定它营造了大量电视艺术的情景,赢得了不同年龄段的观众,如“农民工专场”及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关注,赢得了4.23%以上的高收视率。迫于非常态的批评,《非诚勿扰》一度在原有的节目主持人、点评人中,再邀请一位党校教授做点评,这样做不免有些形式主义。对观众鉴赏力缺乏尊重的电视文化批评,也将失去自身的生命力。构建电视文化批评的常态化语态,是中国电视文化繁荣的必经之路,需要电视受众、电视业界和学界的良好互动和共同营造。

(作者单位:陕西陈仓广播电视局)

来源:青年记者2010年11月下

上一篇:传统媒体人应“重装系统”以策新生 下一篇:电视节目娱乐狂欢之悖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