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健康教育

时间:2022-09-01 04:27:42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健康教育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健康教育

高血压脑出血为常见病、多发病,起病急,病死率和病残率高,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与盐的摄入量高,食物成分中脂肪和热量增加,饮酒、吸烟无节制,肥胖和血脂升高、情绪过度波动、季节变换、长期应用抗凝药物等多种因素有关。因此对高血压患者及家属做好健康教育,对愈后及提高生存质量起积极的作用。

1 入院教育

热情接待患者, 向患者或其家属介绍病房的环境、设施,主动介绍自己拉近与患者距离,向患者或家属介绍主管医生的姓名及联系方式,从而消除患者的陌生感,使其心理上得到放松,配合着为患者讲解高血压的一般防治知识,使患者敞开心扉,从而完成患者的入院全面评估,为日后的治疗和护理打下基础。

2 住院教育

2.1 心理护理 对于出血量小病情轻着应做好心理指导,由于高血压是慢性终身性疾病,同时又是引起脑卒中、冠心病和肾脏功能衰竭的重要危险因素。给社会家庭和个人带来承重负担。患者往往顾虑重重,甚至绝望,而使病情加重。这时,医护人员除了生活上关心患者外,更应从思想上给与疏导、安慰,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使患者认识到良好的心境使机体免疫功能处于最佳状态,利于机体康复的重要性。

2.2 饮食指导

高血压患者适宜低脂低胆固醇饮食,易吃新鲜蔬菜、 淡水鱼、牛羊肉等,不宜吃动物内脏、蛋黄盐腌制品等,避免摄入过多的盐分。每人每天摄盐量应少于6g,注意增加钾的摄入量,,禁烟酒,宜喝清淡绿茶,绿茶有抗动脉硬化的作用。肥胖者应节食,减少主食,增加新鲜蔬菜、水果,补充维生素、纤维素、微量元素,应多食低热能食品如:黄瓜、大白菜、冬瓜、菠菜、豆芽等。注意粗细粮搭配,粗粮中的纤维素有助于降血脂。

2.3加强患肢的功能锻炼

脑出血伴有肢体瘫痪者应将瘫痪者肢体保持各关节的功能位置,患病后只要生命体征平稳,神经系统不再恶化48h后即可进行肢体的被动功能锻炼。应遵循的原则是:被动肢体功能锻炼动作应轻柔,速度应缓慢,幅度有小到大,方向应有远端关节渐至近段关节,以促进患者肢体功能的早日康复,减少致残率。

2.4药物指导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压的控制尤为重要,不同的患者需用不同的药物治疗高血压。要因人而异,对证下药。对于使用的药物,护理人员要向患者及家属讲明药物的名称,服用药物的时间、方法、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及注意事项;告诉患者不能自行换药、加药或停药,以维持血压稳定。

2.5引流管的护理

保持引流管通畅;防止受压、扭曲、打折、脱出。引流管内注入尿激酶期间,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穿刺处应严格消毒处理;注入液化剂期间注意观察患者的意识及生命体征,如有高颅压情况应及时开放引流管;注意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和量,脑室引流管放置时间不宜超过7天,以免引起颅内感染。

3 出院指导

告知患者治疗 高血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降压幅度不能太大。告诫患者对于高血压要坚持终生治疗,避免再次发生脑出血。要学会自我检测血压,坚持服药,不要随便增减或停药;做好饮食疗法和运动疗法。高血压患者适宜有氧代谢运动,如:散步、快走、慢跑、打太极拳、游泳等耐力运动。运动要坚持有恒、有序、有度。个人要根据自己病情、年龄、等具体情况循序渐进地适度运动。避免激烈运动。如踢足球、打篮球等。肢体有偏瘫者应在康复师的指导下锻炼。过热和寒冷的气候要调整运动时间和运动量,运动后避免立即洗热水澡,保证充足睡眠,避免劳累和情绪紧张,如有不适及时就诊。生活要有规律,寒潮到来时注意保暖,防治伤风感冒,避免血压的突然升高。起居上也要注意,如睡眠要充足,睡前不要吃得太饱,。不宜突然变换,。起床时,先静卧半分钟,然后再坐起半分钟,在双下肢下垂床沿半分钟,然后下床活动。也不要玩麻将、看球赛,以防情绪过分激动诱发脑溢血。切忌久蹲用力排便,否则,可使腹压增加,血压突然升高诱发中风。保持大便通畅,每天清晨起床后喝一大杯开水,并多食芝麻、胡桃等润肠食物,多食含粗纤维食物,如笋、芹菜、菠菜、韭菜等。三天未大便者,可服用缓泻剂,以免大便在直肠内停留过长,经常便秘者可用胃肠动力药物通便等。总之,做好高血压有效防治能降低脑出血发生率提高生存质量。

上一篇:护理干预对心内科住院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 下一篇:肺结核合并肺癌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