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巷深处》“高大美丽”的母亲形象

时间:2022-09-01 03:16:17

浅析《小巷深处》“高大美丽”的母亲形象

摘要:生活中点点滴滴爱的故事是平凡的,但它却折射出耀眼的光芒。在《小巷深处》中,母亲卑微甚至丑陋的外表下,却有一颗高大而美丽的心灵,这体现在母亲的形象之美和细节之美中。

关键词:母亲;品读;形象美;细节美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9-0122

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曾经说过,“教学上这法那法,研读不透教材就是没法。”著名语文特级教师余映潮先生也曾说过,“语文教师要学会把玩教材。”为了更好地教读《小巷深处》这篇美文、更好地研读教材,笔者深入地把玩、品味了文本。

《小巷深处》是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叙说了一位瞎眼的母亲收养了一个弃婴,并含辛茹苦把她养大的故事。歌颂了母亲对养女真挚、博大、隐忍的爱,塑造了一位可亲可敬的伟大无私的母亲形象。

本文让笔者感受最深的是文章的形象之美和细节之美。

散文是讲究形象的,形象是感情的依托。母亲黝黑的脸、粗糙瘦弱枯竹似的手、黯淡的眼睛、挺拔的身形、充满憧憬的神态,被作者用类似于电影“特写镜头”的手法一而再再而三地渲染、强化,还有村旁那长长的路,路旁那长长的小巷,巷里那根长长的竹棒,那竹棒后蹒跚着的长长的、长长的人影;总是坐在太阳最毒的地方守着的瞎眼婆姨……这些深深地定格在我们的脑海里,沉淀为这位伟大母亲的形象。虽然这个母亲的外形是渺小卑微的甚至是无比丑陋的,但是却丝毫不影响她所能激荡的深刻的美感。而且,作者在渲染强化的同时特别注意肖像的描写,因此每次的审美效果各不相同。

文章中有很多细节是值得我们好好品味的。当“我”因为母亲的瞎眼和家的贫穷而很少回家时,“有人向她问起我,母亲依旧满面春风地回答:‘莉学习忙呢!哪会在家耗时间。’”盲母自然明了女儿真实的内心状态,但是她隐藏了自己深深的落寞和感伤,“满面春风”地给别人一个完美的掩饰,这不是虚荣,而是为了顾全女儿的颜面,尽管女儿看出了她的落寞。这些精妙的语言和神态描写刻画了母亲高大的形象,看似微小,表现的恰恰是博大的胸怀和深沉的情感。

最精彩的、最让人称道的是文章的第13段:我终于下定了决心,转向母亲,吞吞吐吐却异常清晰地说:“妈……您……以后别……如果没急事的话……不用去找我……”“为什么?”好长好长时间的沉默,终于,她点了点头,顺手取过她那根不知啥时已从角落里拿出来并已磨得又光又亮的竹棒,叩击着地面向厨房走去。“您……”我上前扶住她,可她轻轻地推开我:“我去帮你弄点好吃的,食堂少油”……

“我”因为不安所以在提出无理要求时吞吞吐吐,但这样的露骨的表述还是让母亲在顷刻间惊住了,她当然始料未及,所以惊异地问道:“为什么”,后是“好长好长时间的沉默”,这时的沉默是痛苦的思索、是悲楚的回忆、是艰难的抉择。最终,“她点了点头”,不是“点了头”,点了头也可以表示答应,而“点了点头”,是一个不再犹疑的肯定,对母亲而言,这不是一个轻率的决定,而是历经沉重的思考、历经翻江倒海的情感争斗后郑重的近乎残酷的承诺,对母亲来说是长达三年孤独的守侯的开始。她当然明白女儿的嫌弃,所以在“我”要扶她时,“她轻轻地推开了”,“推开”表示拒绝,母亲是有自尊的,当她洞悉了女儿的嫌弃和虚荣时,拒绝了女儿的扶持和安慰。但她无法拒绝自己对女儿无私深沉的爱,于是她依然选择了给女儿做好吃的。母亲内心的确有千般委屈,以母亲的性格,是不能容忍别人的轻视的,这可以从人家说我不美她便骂上半天和教师夸我有出息时她居然哭了的情节看出来,可是当不屑和轻视是来自女儿时,她选择的是无言的承受。这样的爱因博大而让人感动,这样的母亲因隐忍而让人怜惜、让人崇敬。

《小巷深处》就是通过生活琐事,通过渲染强化不同侧重点的肖像描写和典型的细节描写,细致入微地刻画人物的心理,表现人物的性格,揭示了一种至纯至深的母爱。这样的爱不是轰轰烈烈、气壮山河的,但这样的爱却温婉细腻、感天动地。因为有了这样隐忍博大的爱,这位瞎眼母亲便高大而美丽起来,形成一个很有感染力的艺术形象矗立在读者面前,坚定而挺拔。

七年级学生刚刚离开家,离开母亲,对于母爱的温暖有很深的体会,因此以“母爱、亲情”为主题的文章,他们很感兴趣。我们要充分把握这种兴趣,并把它引导到阅读课文中来,理解文章是如何表现母爱和亲情的。我们要创设各种感人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感悟母亲对养女始终如一而又点点滴滴布满全篇的深沉与伟大的母爱。

生活中点点滴滴爱的故事是平凡的,但它却折射出耀眼的光芒,让我们感动,让我们铭记。《小巷深处》中的母亲在卑微甚至丑陋的外表下,却有一颗高大而美丽的心灵,这体现在母亲的形象之美和细节之美中,让学生对文学作品中感人的形象和细节进行品味,进行欣赏,使学生进行一次读爱的学习历程,养母的爱心溶于生活小事,养女的感情变化,在母爱的洗礼中不断成长,唤起学生的爱心,涵养学生的心灵。

(作者单位:河北省保定市顺平县实验中学 072250)

上一篇:《新京报》评论 等 下一篇:基于实践取向的教师教育课程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