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转型时期高校竞技体育发展及演进态势分析

时间:2022-09-01 01:50:20

社会转型时期高校竞技体育发展及演进态势分析

摘要:以社会转型时期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改革为背景,从中国体育体制改革的一般动力入手,对影响高校竞技体育发展的关键因素,转型时期高校改革与发展构成、变化,以及在原体制、社会转型期高校改革与发展构成的差异及特殊性等,进行详细的分析。研究认为:我国高校竞技体育改革与发展,除受国家动力机制(政策,制度、体育资源等)推动外,同时还受高校改革环境、转型压力等相关作用力的影响,高校改革与发展表现为多个主体相互角力的系统,转型压力由虚拟状态逐渐转变为实质状态。

关键词:社会转型时期;高校;改革与发展;竞技体育

中图分类号:G8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590(2010)04-0101-04

Abstract:This paper carry on detailed analysis of the structure and change of university′s reform and development in transition period, and expects the difference that motive system in college constitute in the original system, the society transformation to the key factor that influences the competitive sports in university development, and special, submit to the conclusion: our university competitive Sports motive system, in addition to being subjected to the outside of the push of national motive mechanism, still is influence by the related function dints, such as reform environment and the transformation pressure...etc. in the meantime, motive system in university performance is several cubism are mutually wrestle of system, the transformation pressure is changed into substance appearance gradually by the virtual appearance.

Key words: transformation period; university; motivation system; competitive Sports

当今之世是一个变革的时代,处在社会转型期,而“社会转型期”的内涵包括许多方面,从政府的职能方面主要是指全能政府向有限政府的转型;从时间方面是指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等[1]。虽然这些转型不是同步的,但对变革中的中国影响深刻。而相对于我国体育来说,由于2008年奥运会特别需求,使得竞技体育体制,成为现阶段计划经济体制所保留的最后一块“自留地[2]”,其改革步伐暂时滞后于社会体制改革的进程,但目前国家已经认识到改革现行体育体制的必要性和必然性,明确了中国体育体制,特别是竞技体育的发展必须走向社会化,提出“鼓励其他系统、行业等利益集团兴办竞技体育,建立竞技体育队伍管理主体多元化的改革路径”。因此,在中国全面而深刻的改革背景下,作为社会领域的一部分,中国体育改革必然是社会改革的内容之一,29届奥运会,将成为体育体制改革的分水岭。而改革和发展都需要推动力和拉动力,因此,本研究基于我国社会转型期体制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对促进高校体育体制改革的改革与发展及演进态势进行详尽的分析。

1 中国体育体制改革与发展的趋势

1.1 社会转型时期我国竞技体育多元化发展趋势

在中国全面而深刻的改革背景下,作为社会领域的一部分,中国体育改革必然是社会改革的内容之一,其实质是体育领域内国家和社会关系的重新组合,核心是竞技体育体制改革。因此,社会转型时期体育体制改革具有必要性和必然性的特点,其改革方向必然走向多元化、社会化的道路。体育利益重新分布,最终导致不同的体育利益群体的出现,使体育领域中的利益主体出现多元化[3]。

1.2 体育体制改革的内部动力

改革就是一个解决各种社会集团利益冲突的过程,新的体制、新的规范、新的行为,必然和原有的体制、规范、行为产生冲突,而改革就在新旧矛盾的交织、改革与保守的较量、动力和阻力的抗衡中进行的。一些学者认为:中国改革的直接动力是民众的改革需求,其次是来自经济改革和发展的要求。”而另一部分学者认为:“以理性的知识分子、明智的官员和社会精英为代表的大众才是今后中国改革的推动者[4]。”更多讨论认为改革的动力来自多个方面,有内部因素和外部推动,其中,社会需要是促使体育系统改革的内在动力,因此,社会一旦产生某种需要,便会促使人们参与或从事某种活动,从而达到满足。所以,需要便成为个人、集体与集团乃至整个国家、社会内在驱动力,这种需要的无限性和广泛性,不仅是其成为动力之源的根据,也使它作为社会动力,具有不可遏制向前发展的趋势[5]。因此,社会对体育的需要作为体育系统的动力源,它驱动体育系统的运行,使其向满足需要的方向不断发展。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体育的发展需求:主要表现在体育与社会其它领域协调发展,在社会大系统中,体育和社会其它领域的关系错综复杂,随着社会的发展,体育早与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密不可分,因此,体育的改革不可能脱离社会其它领域而进行;第二,中国体育融入世界体育的需求:以奥运会为代表的体育全球化发展趋势越来越明显,中国体育要融入世界体育,必然要在体育体制、机制等方面进行相应的改革,才能与世界体育接轨,才能较好的发展;第三,体育行政体制改革的需求:中国改革根源于生产方式内部,而动因却是来自领导者对生产方式内部落后状况的认识和把握程度,行政权力是中国改革的动力,因此,体育管理体制的核心要素是体育行政权力,它为体育体制改革提供直接动力[6]。

1.3 体育体制改革的外部动力

根据系统论原理,环境影响系统的生长,系统生长是适应环境的产物,但对环境也有反作用[6]。体育体制作为一个系统,总是受到其环境因素的影响,这些环境因素主要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及社会环境,这些影响因素共同对体育体制形成一种外力,这种外力就构成体育体制改革的外在动力。我们知道,上层建筑的活动都是以经济为基础的,体育属于上层建筑,因此,也必然受到经济基础的影响和制约,经济体制改革是中国改革的“先行军”,经济领域的改革为社会其它领域的改革奠定了基础。新的时期,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是一次深刻的社会生产关系、分配制度和资源调控方式的巨大变革,体育作为上层建筑中的社会文化活动之一,必然受到经济基础的影响和制约,经济体制的改革也必然引起体育体制的改革。而在转型时期,体育体制的发展,其体育利益主体将具有多元性特征,但国家体系仍将保存利益主体的地位。每个主体的目标,都在努力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这样,体育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不同层次、执行不同功能的利益主体,形成新的利益结构、新的竞争格局,来推动体育的发展运行[7]。

2 高校竞技体育改革与发展演进态势

高校是为社会培养各种人才的基地,它不仅要为国家培养自然科学人才、社会科学人才,同样有权利与义务为国家培养优秀的竞技体育人才,因此走业余化、学院化相结合的集约化培养之路,是当今国际竞技体育发展趋势。所以,高校系统作为转型期竞技体育主体体系外的一支力量,是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该体系在多元化竞争过程中处于一个关键的地位。

2.1 我国高校竞技体育发展状况

2.1.1 “学训”矛盾突出

运动员的学习与训练的矛盾,一直是困扰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发展的主要问题,虽然近年来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各学校采取了延长学制、补课、减少训练等措施,但这一矛盾并没有得到本质上的解决,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各试点高校在招收高水平运动员时,其最重要的目的是希望运动员能在全国性或重大体育赛事中,发挥最佳水平,创造辉煌成绩,为校争光。一些高校片面强调运动训练的重要性,却忽视了文化知识的学习和掌握,运动训练时间不断增长,运动负荷逐渐加大,使高水平运动员把大部分的精力和时间都投入到单一的训练上,最终耽误了文化知识的学习和大学学业的完成。

2.1.2 “学生化、专业化”的制度尚没有形成

竞技体育人才培养学校化,“体教结合”,不同于现有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体制,有其自身的规律。但不论是体育部门还是教育部门,对“学生化、专业化”的培养模式的研究都是非常不够的。对学训结合的规律,适应学校化的竞赛体系、选拔输送机制和保障体制等,都没有一个制度设计。两种不同体系形成冲突,制约了高校培养高水平运动员的发展。结果,高校只是把现有培养模式搬进校园,而没有着力去构建适合我国实际的“体教结合”的竞训模式。体育部门也没有在原有体制外,为高校高水平运动员的培养提供一个促进其发展的政策、制度环境。

2.1.3 对高校高水平运动队“专业化”的投入不足

“体教结合”、高校办队道路暂时不能满足“奥运争光”的公共需求。鉴于这样的认识,体育行政部门没有转换现行竞技体育体制的决心,自然就缺乏构建新体制的规划,在“体教结合”、专业化的高校办队探索中,投入严重不足。有限的经费远远不能满足训练和比赛所需。

2.1.4 “专业化”水平不高

学校培养体系培养出的“学生运动员”竞技水平不高,还没有达到专业化的水平。他们长期游离于体育竞技比赛的主战场之外,既有体制限制了他们没有更多的参赛机会的原因,更主要的还是因为他们当中的绝大多数人的竞技水平确实比不上专业运动员。就目前来看,除了清华大学等少部分高校外,其他院校在竞技体育方面还相对较为薄弱。

2.2 转型期高校发展竞技体育改革与发展模型

在社会转型期,系统的运行动力分别来源社会需求和行政命令,通过计划驱动,运动员主体在赛场争金夺银。这是竞技体育与社会、经济和文化的互动模式,属于供给推动型模式:而由社会、经济和文化本身发展的需求所引发的刻苦训练、竞赛夺标,则属于拉动型模式。而在转型期,此两种外部动力模式都可能并轨存在。其次,转型时期高校运动队将承受的转型压力,是国家发展战略多元化的政策所致。高校竞技体育必须面临多个竞争主体激烈的市场竞争,由于高校动力系统由学校原动力、运动队能动力、运动员能动力的矢量和组成,而人的行为是千变万化的,随环境(文化、制度环境)变化,而培养运动员是一个系统工程,并且与制度相比具有一定的滞后性,所以国家在完成体制模式改革后,高校运动成绩的表现并不可能保证立刻比原体制有大的进步。但运动队管理者作为国家或学校的人,通过高校制度激励和约束训练体系,促使训练体系的动力加强,从而使运动技术水平得到提高。

2.3 转型时期高校竞技体育改革与发展的推动力

创建高水平的大学相应要创建高水平的体育,因为“体”从来就是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8]。“体教结合”是把本属于教育范畴的竞技体育“还本正源”,让竞技体育“回家”。因此,教育的本质特征和高校的历史使命是转型期高校改革与发展构成的重要因素。高等教育对于竞技体育教育的目标,应该是为国家培养高水平的大学生竞技人才,使得他们能在部级和世界级的各种体育赛事中争得荣誉,做出贡献。但目前我国高校的总体水平和实力,还远远不能和省市运动员抗衡,参与的大型比赛也仅仅是教育部组织的或者是学校系统运动会,几乎没有国家指令的夺牌任务,只是完成“为校争光”的目的[9],因此,动力源来源于高校自身内部的需要,分别是:学校职能部门、教练员及运动员、管理者、少数合作单位等。这些产生动力源的主体,可分为三个层次:微观层次主要是个体行动者即学生运动员;中观层次主要是指开展竞技体育的大学;而宏观层次主要是国家教育系统、国家体育事业。这三个不同的动力主体,产生各自不同的需要,构成了不同的大学竞技体育发展动力:其中,学生运动员的主要动力需求为获得高等教育机会,满足自我竞技体育需求,提高运动成绩等;学校的动力为:提高大学声誉,获得经费资助,完成大学办学目标等;国家教育部门的动力是:提高国家教育系统竞技体育水平,完成国家教育目标,为国家体育事业服务等。这些主体和动力受体,分别是高校的能动力源和原动力源。而其他高校外主体(俱乐部、行业及产业体协,以及原体制形式或者个人等),对高校体育资源的竞争力量非常弱小,似乎是井水不犯河水,但也对高校形成潜在的竞争压力,比如目前对生源的竞争。多个主体在转型时期相互角力,构成转型时期的改革与发展。国家主体,通过体制和制度激励约束各个主体,使其产生能动力。但由于目前,虽然国家对试办高水平运动队的高校给予一定的政策优惠,但却没有资金和其他相应配套制度和资源的支持,制度的激励措施也不够,造成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兴衰主要取决与学校领导等个体因素,而学校领导和其他职能部门的管理者等,都是人或“法人”,他们的行为是会发生变化的,特别是目前高校开展竞技体育,还是一个出钱、出力、而不出效益的事情,因此决定了开展竞技体育的复杂性和变性,但这种变性应该仅仅是改革中的一个“过程”。在转型时期,国家的政策指向,激励各个主体产生能动力,随着高校竞技体育的发展,竞技体育水平的提高,当能形成一个较为强大的竞争主体时,高校将就被纳入国家培养竞技运动员主渠道的系列之中,这时,高校系统边界发生了变化,国家制度将会对高校动力产生巨大影响,国家将成为高校改革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发展竞技体育的价值观,会逐渐由“局外”转变为“局内”,特别是国家为高校提供的外部条件发生变化时,“无形的手”和“有形的手”同时起作用,促使高校竞技体育快速发展。但是,由于体制的转变是一个渐进过程,国家不可能采取较激烈的激进式的改革模式,这时的高校改革与发展除含原体制时期改革与发展的全部元素外,最重要的是由国家将为其添加转型压力,转型压力主要表现在对高校高水平办队质量的要求、竞技体育训练规律与训练目标、任务差异等[10]。

外部动力在转型期也将有所变化:以前激励高校运动队的外部动力主要来自行政命令,训练领域内的人员往往只是被动地接受上级主管部门下达的竞技夺标任务,完成为所属部门争光的任务。在这一过程中,训练和竞赛是一种工作,教练员和运动员只受任务、计划和行政命令的驱使,只对计划负责。而在转型期,高校系统运行的动力源具有多元性的特点,将分别来源于社会和自身需求以及行政命令等,这是由竞技体育与社会、经济和文化的互动发展而形成的,并由此需求所驱动的刻苦训练、竞赛夺标的行动。其次,转型时期高校运动队将承受的转型压力,这是国家发展战略多元化的政策所致。所以,学校的原动力将得到大幅度的增强,而学校原动力激发运动队能动力,运动队管理者作为国家或学校的人,通过高校制度激励和约束训练体系,促使训练体系的动力加强。

2.4 高校竞技体育改革与发展的路径分析

自20世纪80年代,通过“体教结合”的改革思路和多项高等院校竞技体育发展规划,部分普通高校培养了为数不少的优秀体育人才,如:北京大学乒乓球队,清华大学射击队、跳水队,复旦大学排球队,上海交通大学篮球队。有些项目的训练条件甚至已超过了体校、体工队,个别省市体育局管辖的项目,已开始与高校通过资源共享进行了共建。据不完全统计,在校大学生运动员和运动员大学生约20余万人[11],这样庞大的运动员群体将为学校竞技体育的迅速发展,提供基础性条件。这样,高校系统在社会转型时期,将逐渐形成以训练主体、管理主体和投资主体以及其他相关主体的改革与发展,高校改革与发展的体系也将发生很大变化。首先,除训练主体和管理主体的动力在不同时期都存在外,国家及学校原动力由原来的“虚拟”(精神激励)状态逐渐转变为转型时期的“实质”状态,但因为国家一向奉行以稳定为前提的渐进性改革,其直接考虑是希望尽量不触动既得利益者,再开辟新的领域进行增量改革[12],所以改革的步骤是一个渐变过程,力的大小变化也是渐变过程,由原体制时期的直接作用于国家体工队(以计划形式),转变为部分作用于高校,转型压力从直接作用于国家原体系系统,转向部分作用于高校。例如:经国务院批准,自2005年起,教育系统将独立承担组队参加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的重任,这对中国体育事业,尤其是学校竞技体育的开展将会产生重大的影响;在教体艺[ 2005] 3号文件中,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同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普通高等学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的意见》,文件强调,学校是为国家培养高素质体育人才的重要基地,并指出普通高校建设高水平运动队的目的,是为国家培养全面发展的高水平体育人才,目标是完成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及国际、国内重大体育比赛的参赛任务,为国家《奥运争光计划》和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作贡献[13]。

3 高校竞技体育发展展望

由于竞技体育的特殊使命,国家目前必须保证原体系的稳定,所以改革的推动力不足,而高校体系由于自身财力和其他各方面因素,自身的原动力也不足。但我们从国际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发展趋势看,它却有着美好的前景,因为其核心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时代旋律,关注竞技体育人才的全面发展,同时遵循了体育与教育规律,能充分发挥大学的科研与教育优势,补充了举国体制培养人才中的不足,符合现代社会人们的求学、就业的价值取向[14]。所以,高等院校作为公共教育机构超越了“专业队”难以突破的单一发展,为竞技体育人才的成长提供“社会化”的公共生活领域。但由于原有体制的阻扰,以及改革中各方利益的博弈,大学高水平运动队遇到的问题和挫折将层出不穷,这是必然的发展过程。办队者必须要坚定信念,坚持不懈,并且要把这种信念贯彻到整个队伍,坚守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使命,认真研究和积极探索大学生运动员的成长规律,积极推进崭新的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学、训实践。但是,我们知道,培养运动员是一个系统工程,并且与制度相比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在短期内,由教育系统培养出大批的优秀运动员,难度还很大,也不现实。因此,只有在加快教育系统培养优秀运动员步伐的同时,整合高校建立适合优秀体育人才成长的环境和动力机制,才能加快转型期高校竞技体育的前进步伐,完成大学体育的时代使命。

参考文献:

[1] 田会.从转型对企业改革与发展的影响看国有企业的改革[J].管理世界,2006,(9):1-5.

[2] 唐建倦,邹卫国,周琥.我国竞技体育体制改革与市场机制的思考[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6,22(6):5-7.

[3] 张春合,陈中林,陈德林. “后奥运时期”我国体育体制改革动力系统及高校竞技体育发展战略研究[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8,22(4):16-18.

[4] 卢元镇,张新萍,周传志. 2008年后中国体育改革与发展的理论准备[J].体育学刊,2008,15(2):1-5.

[5] 张春合,吴金元,彭庆文等. 从他组织到自组织――论我国竞技体育体制改革的实施路径[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8,42(9):20-23.

[6] 樊炳有.农村体育发展的动力机制探讨[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5,39(11):21-23.

[7] 张新萍.中国体育改革的动力与阻力[J].体育学刊,2006,13(4):1-5.

[8] 冯卫.论体育市场经济改革与发展[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3,23(3):10-11.

[9] 刘成,司虎克.我国竞技体育与高校竞技体育互动发展之关系[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8,32(2):40-43.

[10]张春合,吴金元,谭红等. 转型期体育院校高水平运动队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军事进修学院学报,2008,27(1):114-117.

[11]邵斌,丁海勇,何志林等,我国学校竞技体育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6,30(4):70-72.

[12]池建.关于“高校试办高水平运动队政策”的解析[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3,18(4):75-77.

[13]虞重干,张军献.“体教结合”与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J]. 体育科学,2006, 26(6):79-84.

[14]陈希,仇军,陈伟强.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运动员来源与构成模式研究[J].体育科学,2005,25(2):3-5.

上一篇:学生体质下降与学校体育目标达成的辩证思考 下一篇:对CBA职业联赛赛场文化系统结构剖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