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需要层次论在髋关节置换术后病人康复期心理护理中的应用

时间:2022-09-01 12:50:38

浅谈需要层次论在髋关节置换术后病人康复期心理护理中的应用

【关键词】需要层次理论 康复护理 髋关节置换

中图分类号:R4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0)11-237-02

需要层次论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的主要理论成果之一,在心理学和护理学的发展过程中有很重要的地位。他将人的需要从低到高分为:①生理需要;②安全需要;③归属和爱的需要;④尊重需要;⑤自我实现的需要。人的五种需要一般在人身上是无意识的。对于个体来说,无意识的动机比有意识的动机更重要。对于有丰富经验的人,通过适当的技巧,可以把无意识的需要转变为有意识的需要。[1]他认为每个人都潜藏着这五种不同层次的需要,但在不同的时期表现出来的各种需要的迫切程度是不同的。人最迫切的需要才是激励人行为的主要原因和动力。[2]

随着康复护理和心理护理的发展,心理护理已经贯穿康复护理的全过程。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指征主要为股骨颈骨折、脱位、损伤性关节炎,或者是骨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无菌性坏死等关节结构破坏,以及65岁以上的股骨头下骨折的老年病人也可考虑作髋关节置换手术。髋关节置换手术本身就对病人造成很大创伤,病人早期进行康复锻炼对今后的肢体功能恢复十分重要,在此期间运用心理学理论对患者进行心理等各方面的指导,以心理康复促进肢体康复受到越来越多的医护人员重视。

1 康复期护理工作中需要层次论的应用

在病人进入功能恢复期后,护士应对病人进行评估为下一步治疗护理做准备。护士可以根据病人的年龄、性别、生活背景、文化程度、受伤及治疗过程等,对病人的身心状况、需要阶段及其对较高层次需要的渴求程度进行评估,为今后的治疗、护理及康复工作提供有效的依据。进行髋关节置换手术的病人大多数都是怀着渴求型的心理来就医的。他们大都希望恢复自己受伤前的肢体功能,渴望实现较高层次的需要。需要是个体和社会的客观要求在人脑中的反映,表现为人对某种目标的渴求和欲望。[3]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可以概括为生存需求和发展需求,生存需求包括生理和安全需要,发展需求包括社交、自尊和自我实现等需要。护士可以通过信息护理法来收集资料,运用IIFAR方案,其步骤包括初始核对(Initial check),信息交流 (Information exchange),最终准确性核对(Final Accuracy check),反应(Reactions)。护士在与病人接触之前参阅病历等资料了解病人的基本情况,将自己要对病人提出的问题编排成4~5个“信息包”,然后选定恰当的时间对病人进行提问。护士在与患者谈话结束时,护士应问患者为护士提供信息时的想法和感觉。然后,护士与患者进行探讨,帮助患者发现第一反应,倾听、帮助患者表达情感并给予支持。[4]大多数患者做完手术进入康复期后会面对很多问题。护士在此期间就是要帮助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满足患者当前的需要。心理护理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病人的表现、理解力、适应性和忍耐力。不同人格特征的患者在遭遇同一问题时,所激起的心理反应和采取的行为方式各不相同。[5]护士可以通过爱森克人格问卷从内外向、神经质、精神质、掩饰度四个方面了解病人的性格特点,进行有的放矢的心理指导。

1.1生理需要生理需要被认为是人类的基本需要,只有当它得到满足时才会产生更高层次的需要。此时由于骨折、疾病以及手术等原因造成的疼痛给病人带来身体和精神上的痛苦,经常表现为焦虑不安、忧虑恐惧、烦躁不安、失眠头痛等,严重影响其休息和情绪。护士应耐心听取病人的感受,对其主诉表示认同,可以运用情感护理方法。情感护理就是旨在帮助患者感觉到更舒适,体验基本照护关系的行为,促进情感的过程。[6]护士应选择合适的环境,让患者感到安全,不受打扰,通过明确、自然地接受个人情感而促进交流,允许情绪和情感的表达,倾听并易化分享情感,尽量产生情感共鸣,使病人对医务人员产生信任感,正确引导心理沟通,稳定患者的情绪,使其心情平和促进睡眠。同时适当采取有效的镇痛方法和药物,遵医嘱摆好适当的,减少疼痛刺激,分散病人的注意力,保证好患者休息。

1.2安全需要安全需要包括物质经济上的安全和心理上的安全。当患者因疾病或创伤等各种原因造成伤害需要进行手术时,他的安全也受到了冲击。首先在经济上,由于髋关节置换手术费用昂贵,对于许多家庭来讲是一个沉重的经济负担。其次在心理上,患者希望达到最好的手术效果,有能力和信心应付今后的工作和生活。每一个现实生活中的人,都会产生安全感和自由的欲望。当人受伤之后,这种欲望会更加强烈。针对髋关节置换术后的病人,由于术后机体抵抗力下降及生活不能自理,容易受到术后感染的威胁,同时由于长期卧床容易导致褥疮的发生。在治疗护理工作中,护士应当遵守操作规程,协助病人做好生活护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在术后早期,由于病人经历了手术、麻醉等刺激,护士应当注重病人的生存需要,帮助病人顺利度过这一阶段。由于受伤部位特殊,患者很容易想到术后会留下后遗症,精神压力较大,护理上要求医务人员必须及时、耐心的做好患者的心理疏导工作,帮助其解决一些实际性的问题。[7]

1.3爱与归属需要在康复治疗过程中,护士不仅仅要满足病人的生存需要,更应该注重病人的发展需要。发展需要可以激励病人发挥主观能动性,追求更高的治疗效果,进行系统的康复训练。爱与归属需要也叫社交需要,是指个人渴望得到家庭、团体、朋友的关怀爱护理解,是对友情、信任、温暖、爱情的需要。它包括归属感和社交欲。高昂的手术费用给病人家庭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容易使家庭成员之间以及病人和家属之间造成摩擦和矛盾。病人承受身体、精神和经济的多重负担,对长期的康复治疗失去耐心和信心,产生抑郁和悲观的心理,变得沉默寡言不愿意与人交往。护士应当在这个时候有效协调病人及其家庭成员之间的紧张,充分发挥家庭的情感、经济和健康照护功能,使家庭承担起责任进行适应性改变。[8]护士应主动接近病人,了解病人在治疗及康复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以及病人产生的负性情绪,采取相应的心理干预措施,为病人营造一个更人性化的环境,缓解病人的压力,让病人心情愉快的进行康复训练。

1.4自尊需要满足患者的自尊需要可以使他自信及适应性增强克服自卑心理。通过朋友式的交流可以使病人获得被尊重的感觉,在语言上给予鼓励,在行动上给予支持,增强病人的安全感,深化其自我概念。相信自己具备自己或他人期待角色的能力是自尊的4个前提之一。由于髋关节置换手术对病人造成很大的创伤,所以在康复治疗期间病人在心理和生理上都容易产生依赖性,日常生活活动容易依赖他人,容易使家属产生反感,造成不必要的矛盾。护士应正确指导病人克服畏难心理找回自信,相信自己的能力,同时做好家属的思想工作保护患者相对脆弱的自尊心,对患者提出的合理要求不能满足时要给予解释,避免损害患者自尊,在自尊心得到维护的条件下,患者可以更好地配合医疗及护理工作,最终通过训练帮助病人达到预期治疗效果。

1.5 自我实现需要进行髋关节置换手术的患者大都希望通过手术恢复自己的肢体功能,回归社会承担起自己应尽的责任,实现自己的价值。他们对手术及康复治疗效果要求很高,往往在康复训练中表现出急功近利的心理,希望很快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在康复治疗期间,护士应该注重健康宣教,让患者了解康复训练的方法、过程及意义,强调康复训练是肢体功能恢复的基础,是自我实现需要得到满足的前提。针对不同的患者以及他们对治疗效果的要求程度,应按照尽早、规范、持之以恒、循序渐进的原则制定康复训练计划,并根据患者的术后拍片效果、伤口愈合情况及身心状态等因素制定动态的康复训练计划,帮助患者实现自己的治疗目标。

2 针对老年患者需要层次论的应用

进行髋关节置换的病人主要以老年为主。每个人在不同的年龄段有不同的特征及特定的发展任务,在这里我们结合艾瑞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学说针对老年阶段病人的心理特点运用需要层次论进行分析,并进行有效护理。运用艾瑞克森学说,护士可根据危机的正性或负性解决指标评估病人的表现,分析在其相应的发展阶段上的心理社会危机解决情况,然后给予正确的指导。[9]

2.1 老年病人康复期心理护理 艾瑞克森分析在老年期的心理社会发展的主要危机是完善对失望,他们的正性解决指标是感到一生值得,能乐观对待死亡,而负性解决指标是失落感。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容易出现骨质疏松、身体情况差等临床症状,同时他们大多数人都会有力不从心的感觉,所以老年人髋关节置换手术后的康复治疗时间长,卧床时间长,他们在心理情绪上更容易产生波动。由于在现代社会中竞争越来越激烈,子女往往将事业放在生活的第一位,忽视了对老年人的关心,因此有的老人从内心中感到孤独。曾经有学者调查显示患有躯体性疾病的老人发生抑郁症的可能明显高于非患者。[10] 还有学者通过对1240例老年术后患者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有200例患者发生了POP(术后精神功能障碍),占手术人数的16.1%。[11]护士在对老年人进行心理护理时更应该注重其爱与归属的需要,做好病人和家属的工作,使家属应尽可能的理解病人,站在病人的角度来理解他的行为和语言,进行换位思考,罗杰斯教授将其称为“移情性理解”。医务人员应在生活和治疗护理等各个方面关心病人,帮助其尽快度过康复治疗期恢复健康。术后我们在做好日常治疗生活护理的同时及时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取得家属的配合尽可能抽出时间来陪患者,使其感到家庭的关心。

3 体会

随着护理理念的不断更新发展,康复期的治疗护理工作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康复训练是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护理重点。康复训练效果受病人的主观能动性以及护理指导方法和沟通技巧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护理人员运用好需要层次论,帮助病人满足各个阶段不同层次的需要,发挥病人的积极性,取得康复治疗的良好效果,为病人追求高层次需要创造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1] 汪明,孟勇等.中外心理学简史[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7,284.

[2] 姜乾金,护理心理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24.

[3]胡佩诚,主编,医学心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2000,47.

[4] 尼科尔斯著,刘晓虹,吴箐译.临床心理护理指南[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117.

[5] 胡永善.新编康复医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71.

[6]尼科尔斯著,刘晓虹,吴箐译.临床心理护理指南[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163.

[7]王晓敏.雷军莉.徐海燕.老年骨科病人26例康复护理体会[J] .中华中西医杂志.2005,1(6):2.

[8] 徐燕.庹炎.康复护理高级教程[M].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06,220.

[9] 潘孟昭.护理学导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71.

[10] 周成超,徐小超,马岁岁等.老年人躯体疾病与抑郁症患病率分析 [J].中国公共卫生,2006,7(22):7

[11]马长松.老年术后精神障碍的临床观察与分析[J].中国自然医学杂志,2005,9(7):3.

上一篇:基层医院常规检验标本采集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下一篇:腹壁横切口腹膜外剖宫术胎头娩出困难205例临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