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太尼、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胸科手术麻醉的临床观察

时间:2022-09-01 11:07:31

芬太尼、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胸科手术麻醉的临床观察

【摘要】静脉全麻在胸科手术的应用日益广泛。以往最大的顾虑就是药物蓄积,术后苏醒较慢的问题。现在新的芬太尼衍生物瑞芬太尼在临床应用。它的超短效、镇痛确切的特点,使其在临床有广泛应用。本文旨在观察芬太尼、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胸科手术麻醉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关键词】芬太尼;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胸科手术麻醉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30例择期胸科手术患者ASAⅠ-Ⅱ级。男性10例,女性20例。年龄35-70周岁。体重45-82Kg。其中肺癌15例,食管癌15例。术前无缺血性心脏病、无高血压、无糖尿病及精神障碍,无脱水和电解质紊乱。随机分为对照组(Ⅰ)和研究组(Ⅱ)每组15例。

1.2麻醉方法术前30min肌注长托宁1.0mg、苯巴比妥钠0.1g。入室后常规开放静脉后,输入乳酸林格注射液500ml,充分吸氧,然后开始静脉快速诱导。两组均静脉注入咪达唑伦2mg、芬太尼2.0ug/kg、丙泊酚1.5-2.0mg/kg、琥珀胆碱1.5-2.0mg/kg完成诱导和双腔管支气管插管。术中接欧美达麻醉机行间断正压通气。潮气量10-12ml/kg,呼吸频率12次/分,I:E=1:2,进胸单肺通气后,酌情增加呼吸次数,但潮气量不变。必要时行开胸侧CPAP通气。术中Ⅰ组吸入异氟醚维持麻醉,间断注入芬太尼。Ⅱ组以瑞芬太尼0.1-1.0uk/kg/min泵入,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TCI),靶控浓度3-6ug/ml及芬太尼间断注射维持麻醉。两组均以顺式阿曲库铵维持麻醉。术毕均用阿托品和新斯的明拮抗残余肌松药的作用。手术室温度维持22℃左右。术后出现严重寒战、躁动者静脉注射芬太尼0.1mg。

监测:麻醉前后连续监测ECG、NBP、HR、SPO2、鼻咽温度。记录诱导前后、插管后、切皮、进胸后30min、60min及术毕、拔管、拔管后30min的NBP、HR、SPO2。观察术毕的清醒时间和躁动及疼痛情况。

1.3统计分析对计量资料以单因素方差分析处理。计数资料以卡方检验,P

2结果

一般情况,两组病人的年龄、体重、性别、手术种类、手术时间、术前体温、术中出血、输血、输液等无统计学差异。

两组病人术毕鼻咽温度均较术前降低(P0.05)。Ⅰ组病人有3例术后躁动。术毕拔管时间、清醒时间Ⅱ组明显短于Ⅰ组(P>0.05)。且Ⅰ组有寒战1例需注射哌替啶50mg。Ⅱ组有1例需要镇痛治疗。

3讨论

芬太尼、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开胸手术与传统吸入麻醉相比有很多优点。首先,瑞芬太尼是由非特异性血液及组织酯酶代谢的强效、超短效阿片样受体激动剂,是一种新型强效镇痛药,镇痛作用比芬太尼强1.5-3倍,而且能较强地抑制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应激反应,使皮质醇的分泌减少,能有效抑制气管和手术刺激引起的心血管反应,维持麻醉手术中的血流动力学稳定,其疗效确切、药效强、起效迅速,剂量小而容易控制,毒性低,安全可靠,于1996年在美国被批准用于临床。目前,很多国家已将该药作为正规的临床用药。不受肝肾功能的影响,长时间输注无蓄积作用。超短效代谢为手术后顺利苏醒提供良好条件。因药代学具有超短效的特点,不论输注时间长短和剂量大小,一旦停药药效即能快速终止,在停药后(10-15)min自主呼吸即能恢复,很少因呼吸抑制而需要纳洛酮拮抗,但同时病人也很快就会感到疼痛,应当在停药前就给予其他的镇痛措施,[1-3]芬太尼有强镇痛作用,镇痛效果确切。异丙酚属超短效静脉,苏醒快,副作用少。芬太尼、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开胸手术,血流动力学稳定。术毕清醒较快,无躁动发生。病人能够清醒配合。提高了麻醉质量,减轻了麻醉师的工作量及病人的经济负担。与传统的吸入麻醉相比,麻醉可控性好,术后无躁动发生,疼痛较少,配合术中间断注射芬太尼,使病人术毕几乎没有疼痛发生。Ⅱ组有1例术毕疼痛可能与芬太尼注射量较少有关。但我们也应该清醒意识到瑞芬太尼有心率减慢等阿片类药的副作用。丙泊酚靶控启动时剂量较大,对循环影响较大,不能长时间输注等等,使用时需要注意。

参考文献

[1]Schuttler J,Albrecht S,Breivik H,et al.A comparison of remifentaniland alfentanil in patients undergoingmajor abdominal surgery [J].Anesthesia,1997,52:307-317.

[2]Dershwitz M,Randel GI,RosowCE,et al.Initial clinical experience with remifentanil,a new opioid metabolized by esterases[J].Anesth Analg,1995,81:619-623.

[3]Kallar SK,Hurt TW,Wetchler BV,et al.A single blind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safety and efficacy of remifentanil and alfentanil for outpatientanesthesia[J].Anesthesiology,1994,81:A32.

上一篇:碘化喹啉光度法测定水合氯醛的含量 下一篇:病区床位使用情况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