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萨最古老的街 帕廓街

时间:2022-09-01 10:42:59

每天清晨当大昭寺的法号在帕廓街回荡时,当地的老居民都习以为常,正如他们早已习惯帕廓街上步履匆匆的转经者一样。不过,偶尔,那些老人会在清晨的第一缕阳光下,微眯着眼睛回忆过去的帕廓街。似乎一回忆,就要从很久很久以前说起。

帕廓街是拉萨古城的代名词

被人们惯常称作八廓街的原名实为“帕廓街”,因生活在帕廓街上的很多生意人是四川人,四川人在读音上将“角”和“廓”不分,所以又被很多人称之为“八角街”,这里甚至还被人误认为八角街就是有八个角的街道。其实并非如此,帕廓街是由帕廓东街、帕廓西街、帕廓南街和帕廓北街组成的多边形街道环,周长约1000多米,街内岔道较多,有街巷35个。

在一幅从前绘制,之后着色的拉萨全貌图上,不算那些零零星星的白房红庙,整座被河流和树木围绕的城廓只有两大部分:高踞于山巅之上、如英国人彼得·霍普柯克在《闯入世界屋脊的人》一书中所描述的,有着“火舌般的金色屋顶”和千扇红框窗户、数百级迂回阶梯的法王之宫_布达拉宫,以及右边仿若坛城之状的大昭寺。这幅具有传统绘画风格的拉萨之图,全然是一个在写实的基础上加以抽象化的二度平面空间,美若仙境,其实仙境也不过如此。

但在大昭寺的周围,从一群如蚊般大小的来自远方的商贾身上,总能让人看到那年那月一个充满着浓郁生活气息的热烈人间。

帕廓街的来历,还得从公元7世纪中叶说起。当年吐蕃王松赞干布为供奉王妃赤尊公主从家乡尼泊尔带来的释迦牟尼8岁等身像,在卧塘湖修建了大昭寺,同时在湖边四周修建了四座宫殿,供王妃大臣入住。四座宫殿成了帕廓街最早的建筑。

建成以后的大昭寺,由游僧和信徒逐渐踏出环绕大昭寺的“U”形小径,这就是帕廓街的雏形。‘许多虔诚的朝圣者在大昭寺朝拜后,便在周围住了下来。之后围绕大昭寺逐渐出现了18座家院式的建筑,为远道来朝圣或做买卖的人提供了落脚之地。

15世纪左右,大昭寺成为传播佛教的中心,庄严肃穆的大昭寺周围逐渐形成了人烟密集的闹市,僧人宿台、宗教学校、小寺庙之类的建筑相继建起,来自汉地、蒙古高原、克什米尔、尼泊尔、不丹、印度等地区和国家的众多商人、香客、游民开始在这里摆摊设店、经营手工艺品和特色产品。

于是,帕廓街就成了拉萨古城的代名词,它的概念不再只是一条不足五六米宽的环行街道,而是整个社会全貌的一个缩影。

有多少节日与帕廓街有关

这条街不仅仅是一条今天人们心目中的商业街,在很多重大的节日,帕廓街都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一席之位。

“默朗钦莫”传昭大法会

过去,最盛大的莫过于新年期间的“默朗钦莫”传昭大法会。那时候,大昭寺和帕廓街是法会和节日的中心,三大寺成千上万的僧侣来到这里,举行讲经、辩经、驱鬼、迎请弥勒强巴佛、供奉用酥油做的大型“朵玛”等等活动,各地的朝圣者也赶在这时像潮水一般涌入拉萨,无数的商人和小贩乘机聚集而来,云游各地或附近寺院的僧侣也蜂拥而至。

正月二十五日那天,为了祈请未来佛早些出世,由精心挑选的僧人将大昭寺内的一尊立姿的强巴佛像,恭恭敬敬地抬上装饰一新的四轮木车上,然后沿帕廓游历一圈,彼时万头攒动,群情激奋,祷告之声回响,可谓蔚为壮观。同样隆重的是在正月十五日,将巨大的彩色酥油浮雕供放在高高地竖立于帕廓街的木架上,当满月高悬天空,无数盏供灯齐放光明,天上人间,辉映成一片;由最干净的僧侣之手虔心捏成的酥油“朵玛”上,被安详的飞禽走兽和美丽的奇花异草环绕的诸佛菩萨栩栩如生,无比灿烂。

燃灯节

藏历十二月二十五日的“燃灯节”当地人称之为“甘丹安曲”,是为了纪念600多年前圆寂的一代宗师——宗喀巴。当夜,整个帕廓街上家家酥油灯,人人颂三宝,用来供祀的香草已经添满香炉,冲天的火光宛如更大的灯盏,许多孩子手提自制的纸糊灯笼,嘻笑着跑来跑去,在他们的心中,是宗喀巴大师送给了他们一个无比明亮的快乐之夜。

仙女节:又称“拉萨妇女节”

相传,大昭寺里的女神白拉白东玛因为长着一张蛙脸,所以平时总是用布蒙着,每年只有一天可以掀开来以供信徒们瞻仰。她的左边是三目圆睁、露齿而笑的女神白拉姆。虽然在藏传佛教的观念中,她俩都是万神殿中居首位的女护法、也是大昭寺乃至拉萨的大护法——“吉祥天女”班丹拉姆示现的不同法相,但在民间的传说里,她俩却是班丹拉姆的两个女儿。小女儿白拉姆聪明勤快,又十分孝顺,深得母亲喜爱,而大女儿白拉白东玛却不听话,偷偷地和护送文成公主所带来的觉阿佛像的力士赤尊赞相爱,令班丹拉姆大为生气,于是将赤尊赞从大昭寺驱逐到拉萨河的南岸,虽经女儿苦苦哀求,一年也只许相会一次。

于是,每年的藏历十月十五日,由大昭寺的僧人背着掀开了面纱的白拉白东玛绕帕廓一圈,当转至南边的拐角处时稍作停留,让背上的女神和河那边已经成为执掌气候的保护神的情人遥遥相对片刻。不知出于何种情由,这个名为“吉祥天女游幻节”的日子成了拉萨妇女的节日。在这一天,拉萨的女人们都要盛装以饰,手持燃香,口唱颂歌,跟在背着女神的僧人后面也绕帕廓一圈,然后回到寺院再行叩拜之礼。不过,如今背负女神绕行帕廓的习俗已被取消,但女神的面纱还是要掀开,拉萨的女人们还是会打扮一番,纷纷前来拜谒。

帕廓街的各个巷道里至今还有珍贵古迹

在帕廓街上沿着顺时针方向前行,这条铺设着石板路的古老街道,仍然有许多遗存的名胜古迹诱惑着众人:下密院、印经院、席德寺废墟、小清真寺等寺庙和拉康12座。还有看起来非常普通的两层高的小楼——曲结颇章,这里曾是松赞干布早年为自己建的一个行宫。

在帕廓街转经的终端,大昭寺南墙外有一处平坦、开阔的小广场,这是佛教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松曲遗址。过去大昭寺举行祈愿法会期间,这里便是佛教举行格西学位考试的地点之一。

在这条街上还有藏文创始人吞弥·桑布扎的宅邸,曾派驻过84任驻藏大臣的驻藏大臣衙门,原拉萨市治安机构及监狱朗子厦等等许多珍贵的古迹。

当然这里还有颇具代表性的百年老店:夏帽嘎布店的古玩、玛吉阿米酒馆的传说、雪域唐卡手工艺店的唐卡,这些也已融为帕廓街标志性的一部分。

漫步在今天的帕廓街,那些数不清的小巷深处依然透露出古旧的气息。半垂着白底蓝图的门帘里,一群人或者喝着甜茶笑逐颜开地说藏语的孙悟空降妖伏魔,或者津津有味地吃着汉族人带来的凉粉、回族人带来的拉面、尼泊尔人带来的咖喱土豆。

有时候,走着走着,旁边突然出现一个幽深的大杂院,门上挂着一块牌子,写着“拉萨古建筑保护院”,据说已有数百年的历史:往里瞧瞧,有搓羊皮的,有洗衣服的,有晒太阳的,显然是许多人家的安居之处。

有时候,又会突然看见一座庞大的废墟,颓垣断壁上的几根残梁笔直地刺向天空,跑来两个小孩,莫名地执意要领你去看废墟里紧靠在墙上的塑像。

于是,今天的帕廓街依然将历史与现实联系在一起,这条集宗教街、观光街、民俗街、文化街、商业街和购物街为一体的闻名于世界的街道就这样鲜活地铺陈在眼前。

上一篇:“在北京的金山上”响起来 下一篇:一座年轻的老镇,执守岁月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