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国商业银行应对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策略

时间:2022-09-01 09:32:04

浅析中国商业银行应对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策略

摘 要:利率市场化改革对中国商业银行提出了新的机遇与挑战,中国商业银行要适应利率市场化所带来的经营管理风险,须从制定合适的存贷定价机制、加强利率风险管理平台的建设、着力中间业务的发展、加强经营道路模式的创新、促进网上银行业务的发展、贯彻人才强行的战略等方面应对利率市场化改革。

关键词:商业银行;利率市场化;改革;策略

中图分类号:F830.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01-0052-02

一、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现状

随着中国市场化改革和国际化进程的加快,利率市场化成为下一步金融改革的必然要求,与国际上一些发达国家相比较,中国的利率市场化进程起步相对较晚,1993年党中央国务院提出利率市场化的大概框架:中央银行及时地按照资金供求状况调整基准利率,在这个基础之上给予各金融机构可以有限制的浮动利率的权利。其后中国的进入到改革的最重要的起步阶段,主要有四个环节:第一,1996年中国建立统一的银行同业拆借市场,并且逐步放开同业拆借的利率。在半年之后又对同业拆借率的上限放开管制。这个步骤可以说是中国利率市场化的重要的突破口,打破了原有的对利率的完全管制的状态,为之后的改革做好了基础。第二,放开银行之间的债券利率。1996年证交所以招标的形式将国债的利率市场化,国债的交易进入人民银行建立的银行间债券市场平台之后表现为回购交易和现券交易,其利率都实现了市场化。第三,本着放权的原则,给予金融机构自主定价权,先后放开了存款利率的下限和贷款利率的上限,央行管制的范围在逐步缩小,这同时也培育了金融机构的风险意识。第四,建立货币市场基准利率,这是非常关键的一个步骤,在2007年形成的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可以够较好的调节资金供求,发挥了关键的作用。

二、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主要影响

随着利率市场化的稳步推进,商业银行作为重要金融机构之一,利率市场化看似自增加了,其实经营管理的风险更大了,利率市场化对中国的商业银行主要存在哪些影响在:第一,从不改变目前的商业银行业务经营模式结构的情况来看,盈利的空间肯定会有所减小。目前,中国商业银行主要利润来源是利率差,银行业的利差收入占总收入的80%左右。这里的主要原因是利率管制索导致的,许多发达国家在实行了利率市场化以后银行业利润空间迅速收窄,本文认为,根据中国的特殊国情,银行业处于相对充分竞争的状态,其提高存款利率的动力不是很强烈,不会造成哄抬存款利率的恶性竞争。加上最近几年中国经济处于稳步增长的大发展时期,信贷需求还是比较旺盛的,不会出现像美日那样许多银行经营困难和破产等问题。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加速推进利率市场化对银行传统业务的冲击还是比较大的,商业银行在短时间也难以适应这种变化。第二,利率的敏感程度提高,商业银行在短时间内难以适应,其经营风险也会增大。在过去的利率管制体制下,银行的成本收益比较明确,一旦放开之后利率的可预见性较差,银行往往会遭受重新定位利率水平所蒙受的利润流失。在利率市场化以后利率水平会有所提升,会增加银行的信贷风险,可能造成不良贷款比例的上升。第三,实力较差的中小商业银行会遭受较大冲击,通常来说,许多中小商业银行由于资本充足率低、中间业务少、风险意识差,在利率市场化中受到的冲击要远远大于大型商业银行和外资银行。

三、商业银行应对利率市场化的策略建议

(一)制定合适的存贷定价机制

在利率市场化背景下,商业银行应积极推进存贷定价机制,适应市场对利率水平的判断。商业银行在获得定价自以后必须要考虑影响资金定价的真正因素,在存款定价方面,根据管理成本和自身的盈利水平设定保本价,做好资金管理的成本控制,努力在与同行竞争中处于价格优势方。在贷款利率方面,必须考虑客户的信用评级,制定好级差贷款利率,防止不良贷款率的提高。

(二)加强利率风险管理平台的建设

注重对利率走势的分析,完善标准的利率预测体系,一要对货币政策准确分析,判断利率的走势;二要有及时调整利率水平的执行力;三要密切关注国际金融市场利率走势的变化。当今国际金融市场上利率的波动随时都影响到中国的利率涨跌,加强部门利率风险的管理职责,加快推进利率风险管理平台的建设,建立基本的利率风险衡量、监测、控制和报告制度,有利于利率风险管理流程包括对利率风险的判断和控制。

增强利率风险防范意识,从根本上改变目前存在的忽视利率风险、防范意识淡漠以及等待观望的状况。强化利率风险管理在资产负债管理中的核心地位,合理配置和调整资产负债结构,降低差额风险。同时,灵活运用金融工具和手段,逐步建立起利率风险的防范与控制机制。

(三)着力中间业务的发展

发展中间业务的水平将是利率市场化后大型银行利润和市场地位的关键。中间业务不构成银行表内资产与负债,为商业银行提供非利息收益,但不承担利率风险,是商业银行规避利率风险和实现稳健经营的重要手段。大型银行应通过资源倾斜和管理政策引导,大力发展中间业务,逐步改变银行大部分的业务仍是传统的存贷款业务、经营收入主要依赖资产负债业务的现状。

(四)加强经营道路模式的创新

必须改变以前“一边倒”状况,不要盲目追求客户的数量和业务规模的增长,在利率管制的情况下这种粗放经营战略确实有些效果,在利率市场化不断推进的今天,必须实行集约化的经营管理模式。试图在金融工具产品和服务方面的创新上下功夫,充分考虑客户的真正需求,要提高服务水平,提升综合竞争能级。为了不陷入打价格战的竞争怪圈,必须实行差异化的经营策略,加快对优质客户的服务创新,以高品质的服务赢得高收益。努力在证券、保险等重点领域取得突破;开展以发挥协同效应为目的的各种整合与重组;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机制,逐步建立与综合经营相适应的全面、垂直、集中的经营道路。

(五)促进网上银行业务的发展

目前,中国电子金融服务在各方面的发展还相对滞后,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完善、利率市场化、金融自由化改革的进行,网上(电子)银行及其相关业务一定会得到快速发展,中国商业银行更应加大发展步伐,与国际接轨,努力打造资金交易、银行卡、电子银行、投资银行、现金管理、财富管理、资产托管、企业年金、外汇买卖、国际结算等新业务品牌;积极开发资产负债业务新领域,推进传统业务与新兴业务的融动发展,用创新手段提高各项传统业务的收益水平。

(六)贯彻人才强行的战略

知识经济时代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利率风险管理需要专业的人才,在行内,要制定好一系列培养该方面的人才制度,在行外要开展与高校密切联系,加强学术交流。对入行人员的专业背景和对风险的敏锐的判断力和控制力,做全面的考核,以人为本,培养利率风险度量和管理的高素质人才,这样才能在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

四、结束语

利率市场化是国家金融改革的重要决策,也是处于改革中心的各家商业银行所必须应对的重大变化。利率市场化的过程,实质上是培育金融市场由低水平向高水平转化的过程,最终形成完善的市场体系。同时,将有利于中央银行对金融市场间接调控机制的形成,对完善金融体制建设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商业银行必须努力适应利率市场化的大趋势,控制市场化带来的不利因素,抓住市场化带来机遇。对利率的市场化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和深刻的理解才可能不被市场竞争所淘汰。

参考文献:

[1] 易纲.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利率市场化进程[J].金融研究,2009,(10).

[2] 巴曙松.利率市场化对中小商业银行的挑战[J].中国经济时报,2012,(5).

[3] 陈昊.中国利率市场化的思考[J].东方企业文化,2010,(1).

[4] 张伟芹,张敏敏.浅议利率市场化下中国中小商业银行的发展[J].中国证券期货,2011,(6).

[5] 肖欣荣,伍永刚.美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对银行业的影响[J].国际金融研究,2011,(1).

[6] 陈鸿祥.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制度基础与路径安排[J].金融理论与教学,2012,(3).

上一篇:农村留守儿童道德教育现状调查与对策分析 下一篇:谈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