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激励教育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时间:2022-09-01 08:39:31

浅谈激励教育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激励就是激发和鼓励,激励是持续激发人的动机的心理过程。激励教育不仅仅是教育方法,更是一种教育思想。它强调主客体的统一,内外因的统一,知与行的统一。激励教育以尊重学生为前提,以激发兴趣为先导,以开掘潜能为宗旨;通过各种外部诱因来满足学生兴趣、情感等的需求,点燃他们求知、进取发展的火花。使他们学好数学的基础知识,学会数学的科学方法及技能,真正使他们学得有趣、高效,获得成功和自信。

关键词:激励教育 分层次激励 激励性评价

新课程改革实施以后。我们发现,新教材在适应学生差异性方面很有特色:教材理论要求有所降低,删去了繁琐的计算题及多步推理的论证题,使每个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都能达到基本要求;同时拓宽了知识面,选入了能开阔学生视野,启迪学生思维,紧密联系现代生产、生活的习题有足够的数量。如何在教学中发挥教材特点,适应学生的差异,使教法改革与教材改革完美统一呢?我们应用如下方法,以达到教师的激励与学生的发展有机地结合。

激励就是激发和鼓励。从教育心理学来说,是指激发人的动机,诱发人的行为,使其产生一种内在的动力,朝着所期望的目标努力的过程,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调动和发挥人的积极性的过程。在实施激励教育过程中,教师必须把学生作为一个能动发展中的主体来看待,必须尊重他们的主体性和能动性;必须抓住教育过程中教师和学生这对主要矛盾;必须通过各种外部诱因来满足学生兴趣、情感等的需求,点燃他们求知、进取发展的火花。

其一,内部动力。即承认学生认识机能中的主观能动性,其中某一个性因素(如数学兴趣)发生变化,将引起其他部分及整体变化(产主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其二,适应与转化发展。“适应”即教学应适应学生现有心理状态、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转化发展”即变学生厌学为爱学,变不会学为会学,变无所作为为积极进取,求得每个学生学习数学的最佳心理状态。

实施激励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因此,必须始终把调动学生积极性,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发展放在首要位置。

激励教育着眼于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和道德内化机制的完善,因此,必须自始至终地强化对学生兴趣、情感、动机的分析、研究和调控。

激励教育的要素是由若干子系统组成的有机整体,因此,必须用整体的观点分析和解决问题,启动每个要素时,要产生牵一动万的综合效应。

激励教育的实施中,无论是教育环节还是激励要素之间,都是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依存的,因此,必须注意规范性和多端性的统一;既要严格按照激励教育的目标和要素去操作,又要从实际出发选择不同的操作切口。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确定每位同学的起跑线

先向学生宣传激励教学的目的。使每个学生真正认识到学习成绩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划分各层次的目的是为了划定每个学生现有的最近发展区,因材施教,最终缩小差异,达到班级整体优化。

二、分层次授课

1.备课设层次

备课时,教师认真研究教材,抓住问题的本质,了解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过程,设置合理的认知层次:形象记忆性内容设为第一层次,抽象理解性内容为第二个层次,知识扩展性内容为第三个层次。

2.讲课分层次

激励教学法在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一般讲课规律的基础上,在知识和时间的安排上做了较大的改进。就新授课而言,三个层次既独立成段,又前后连贯,以便三个层次的学生都明白自己在该层次学习中所扮演的角色,并对思维的发展起定向作用。

另外,课堂练习能异于常规教学。各个学习小组的练习内容和标准应有所不同。既要明确不同层次学生回答相应层次的问题,又要激励低组学生回答高组问题,完成高组的任务。教师还可将重点内容设置几个有层次的问题,交给学生讨论,以求自己获取知识。

三、分层次评价

成功感是人们顺利完成一项工作的重要因素。学习也是如此,在以上分层次授课的基础上,学生顺利完成了本层次的学习任务,而且经常超级答问和超级完成作业,这时,教师应进一步培养其信心,改革考查方法,让学生得到满意的分数。于是,我们采取如下考查方法:

(1)同一套试卷分两部分命题。(此种方法常用于综合考查)。

(2)题同评分标准不同。(此种方法常用于单元考查)。

四、激励升层

学生分层次达标后,能力得到了发展和提高,基础得到了巩固,部分学生升层条件日趋成熟;老师应在授课中有意识地创造升层条件,引导他们向上一级台阶过渡。同时,鼓励学生自觉申报升层。对部分不能升层次,以及个别由于骄傲而退步须降层次的学生,教师做好思想教育工作后,采取保级和降级措施。这种定期升层次教育活动,一学期一般进行两次,对个别超速发展的学生,可随时升层次。调层次后,老师订出新的目标,使学生有新的奋斗目标。

五、激励性评语

评语本来是班主任的特权,那么任课教师不时地在反馈内容或形式上(作业、试卷、问卷等)给出适当的评语,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收获。

恰当的评语不但能给学生亲切的感受,而且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他们学习的动机,使学生感到老师对他们的关心,对他们的学习充满希望,从而逐步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当学生作业出现计算、观察、分析的错误时,可以利用眉批式的评语注解进行指导,让学生明白正确的解题思路。特别是解决实际问题的练习题,学生对数量关系的理解不明确而产生错误时,如果能在评语的引导下,学生有的能很快明白自己失误在什么地方,从而改正过来,真正明白某种类型题的一般解题步骤老师的几句批语在这里就是一种解题的指导。

总之,激励教育在实践素质教育过程中,我们要做好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评价、教育管理等方面的改革。具体表现为在教育思想上,更新教育观念,理论联系实际;在教育教学方法上,从学生实际出发,以学生为主体,开展师生双向活动;在教育教学内容上,面向全体学生,切合实际;在教育教学评价上,进行激励性评价,增强学生自我意识、自我评价、自我教育能力;在素质结构关系上,加强中介性素质——学生心理品质的训练培养;在具体的实践中,制定了系列的实施方案,逐步确立了相应的教学,教育目标和原则。所以激励教育体现着素质教育思想,是一种素质教育,我们应该不断地探索和实践,使其更加完善。

上一篇:浅析高中化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下一篇: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化学教学的几点体会